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分组,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测定血脂各组分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冠心病二亚组与对照组间血清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冠心病二亚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B、AⅠ/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显著异常(p<0.05或<0.01);其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较轻度狭窄组改变更明显(p<0.05)。提示上述参数可能对于区分冠心病患者有无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冠心病与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异常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对三种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作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的测定,以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脂质异常情况及异常类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正常对照组50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以聚乙二醇沉淀后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以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脂蛋白(a)、载脂蛋白E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Friedwald公式推算。结果发现三组的脂蛋白(a)、载脂蛋白B100和载脂蛋白E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和载脂蛋白A1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三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质异常检出率,以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含量增高者最多见,次之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者;在三组的脂质异常类型方面,以脂蛋白(a)含量增高者为最多见。以上结果提示:应重视血清脂蛋白(a)、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E含量的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下降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异常中的重要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增高是冠心病的一个预告指标。  相似文献   

3.
评价脂蛋白(a)及其联合其他血脂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546例怀疑冠心病患者(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354例,非冠心病192例)的临床资料,用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比较各个血脂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而两组间其他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其他血脂指标的异常率在两组无明显差别。脂蛋白(a)对冠心病的预测值及似然比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及似然比。在Logstic多元回归中,冠心病的危险性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不优于其他指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进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脂蛋白(a)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当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差异。方法检测了82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2例、稳定型心绞痛20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和2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比较各指标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差异。结果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4.8μg/L比42.3±17.9μg/L,P<0.05),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68.9±23.4μg/L比41.5±21.3μg/L和50.5±21.6μg/L,P<0.05);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5.58±4.32mg/L比6.94±1.93mg/L,P<0.05),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9.31±1.43mg/L比10.29±1.01mg/L和9.56±1.72mg/L,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46±1.11mmol/L比2.87± 0.82mmol/L,P<0.05),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3.64±0.85mmol/L比3.06±1.23mmol/L和3.40±1.35mmol/L);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46±1.11比2.87±0.82,P<0.05),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亦有差异(P<0.05)。结论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冠心病不同类型中有差异,可能为诊断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5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并分为4组(A~D),A组(0分);B组(1~20分);C组(21~40分);D组(>40分). 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呈独立负相关(OR=0.913,P<0.05). 结论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以及血清雄激素对血清脂蛋白、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血清雄激素水平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男性冠心病病人91例(冠心病组),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n=30)、两支病变组(n=33)和三支病变组(n=28),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男性43例作为对照组。入选病例均测定血清总睾酮、游离睾酮、去氢表雄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增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睾酮显著降低(P<0.001);游离睾酮冠心病各亚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冠心病各亚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单支病变组低于两支及三支病变组(P<0.01);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冠心病各亚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内膜—中膜厚度与游离睾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小于-0.5,P<0.001),与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呈显著正相关(r值均大于0.5,P<0.001)。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下降,游离睾酮通过影响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参与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血清胆红素、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57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确诊冠心病患者,又将其分为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照组为同期人院67例非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及血脂异常均与冠心病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则统计学意义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8月该院40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脂检验,比较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结果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糖尿病中的效果确切,可准确有效反映患者血脂水平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对于冠心病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 7例及非冠心病患者 6 7例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 ,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相关分析表明 ,血清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 低水平胆红素及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MALAT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人群(对照组)血清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亚组和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亚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lncRNA MALA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亚组血清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高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及血清MALAT1的表达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血清MALAT1表达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升高;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MALAT1表达水平。lncRNA MALAT1可能是潜在的冠心病预后预测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对17例冠心病(CHD)和1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其血胰岛素(IS)和血糖水平,并与1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发现,CHD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都有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HIS)和部分糖耐量减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IR和HIS较CHD组更为严重,且IS浓度呈持续增高状态。CHD组血清总胆固醇与IS水平呈正相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I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流行病学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血浆总 HDL 与 HDL 亚组分问并不都成比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 HDL 降低主要是 HDL_2的降低,HDL_3无明显变化。血浆 HDL 水平和 HDL 各亚组分的构成比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的变化及其与血脂和脂蛋白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和血糖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按所测指标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又分为高值组和正常值组,分析比较这些组间载脂蛋白A5的水平,并将载脂蛋白A5水平与这些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载脂蛋白A5水平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100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高甘油三酯组和正常甘油三酯组载脂蛋白A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高甘油三酯组载脂蛋白A5又明显低于正常甘油三酯组(P<0.01)。载脂蛋白A5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载脂蛋白A5水平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100水平有呈负相关的趋势,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有呈正相关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A5水平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载脂蛋白A5水平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载脂蛋白A5可能是甘油三酯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 90例 2型糖尿病及 6 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Lp(a)、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及TC、TG、LDL C与HDL C比值。结果  (1)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伴冠心病和单纯糖尿病亚组后发现 :①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亚组 [(2 3.78± 2 3.73)mg/dlvs (13.31± 10 .6 6 )mg/dl;P <0 .0 1]及对照组 [(2 3.78± 2 3.73)mg/dlvs (16 .2 8± 17.95 )mg/dl;P <0 .0 5 ];②糖尿病伴冠心病亚组血清Lp(a)水平与LDL C呈正相关关系 (r =0 .32 16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增高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及血清瘦素与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所有被研究者共100例,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两组.受检者过夜禁食14 h,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离心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备用,集中测定瘦素及CRP.结果 ①冠心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8.84±4.99)ng/ml和(5.81±3.30)ng/ml,P<0.05];②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清血脂、CR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CRP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瘦素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血清瘦素水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下降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测定,并与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和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冠心病组中,男性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的下降较 性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14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41例脑出血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的分布,并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 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对照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 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亚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男性脑出血组GA 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女性脑出血组不同基因型亚组体质指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脂蛋白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197例不同年龄段、性别、总胆固醇(TC)水平“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脂蛋白亚组分水平进行对比观察,以总结“健康体检”者血浆脂蛋白亚组分的年龄、性别及TC水平分布特点,为临床降血脂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97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垂直密度梯度离心(VAP)全自动血脂谱检测分离相技术测定空腹血清脂蛋白残粒胆固醇(RLP-C)、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极低密度脂蛋白3胆固醇(VLDL3-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2+1)[(LDL(4+3+2+1)-C]脂蛋白a(LPa)、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2胆固醇(HDL2-C)和高密度脂蛋白3胆固醇(HDL3-C)。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健康体检”者血脂亚组分水平。根据TC水平将197例“健康体检”者分为A组(TC<5.2 mmol/L)、B组(TC 5.2~<6.2 mm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亚组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24例冠心病患者和13例对照组血浆中脂蛋白的各亚组分:大而轻LDL(LDL1),中间LDL(LDL2),小而密LDL(LDL3,)的含量。结果①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LDL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组的亚组分LDL1的含量少,LDL3的含量多;对照组则相反,亚组分LDL1的含量多,LDL3的含量小;而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亚组分LDL2的含量两组几乎一样。结论LDL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LDL3测定仍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之一,也是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的AluI酶切基因型及内含子5的ApaI酶切基因型,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中内含子5均仅发现CC基因型。SR-BⅠ外显子1等位基因G、A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988、0.012和0.997、0.00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外显子1 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男性患者中,外显子1基因多态性变异组(GA+AA基因型亚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无变异组(GG基因型亚组)。结论 SR-BⅠ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易感性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但冠心病患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 A等位基因可引起男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