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6)
临床存在的问题:突聋病例常见的问题是诊断的延迟。证据提示治疗延迟可能会导致永久的听力损失,所以耳鼻咽喉科医师能迅速考虑和做出突聋的诊断是重要的。诊断:突聋患者常伴随强烈 相似文献
2.
王以仁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3,(4)
突聋可分为原发性与外伤性两类(Goodhill,1979),约占感音神经性聋的1%。美国每年有新病例4,000例(Jaffe,1973);Von Dishoeck等(1957)曾报告全世界一年发病115,000例;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加多倾向(Byl,1978)。双耳发病率占4~17%(Sheehy,1960;Jaffe,1967)。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螺旋器,特别是血管纹和盖膜(Shuknecht等,1973)。耳聋突发,70%有耳鸣,10%有眩晕(Mattox等,1977)。本病预后与治疗开始早晚有关。Simmons(1968)报告耳聋二天开始治疗半数可恢复正常,如三周后开始治疗仅5%恢复听力,但也有认为自然恢复者达50%(Graham,1978)或65%(Mattox等,1977)。糖尿病患者的突聋仅13%听力改善,而无糖尿病者听力改善的达53%(Shaia等,1976)。 相似文献
3.
4.
高压氧治疗突聋诱发急性中耳积液一例张志钢,李德坚,刘水莲患者,女,50岁。因双耳听力突然下降伴头晕、耳鸣1周入院。专科检查:双侧鼓膜完整,不充血,活动度良好。纯音测听:双耳气骨导均降至70dBHL左右,为重度感音性聋。双乳突及内听道X片示正常。入院后... 相似文献
5.
战世升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4,(6)
本文报告了发病二周以内收治的突聋,其中全频程听力损失85分贝以上的聋型突聋64例,以年龄、有无眩晕及其听力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疗效判定采用厚生省制订的标准。治疗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几乎均使用了类固醇、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等。结果:发病以30~39岁为高峰。伴眩晕者36例(56.3%),无眩晕者28例。64例中46例听力有改 相似文献
6.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突发性聋患者,将其分为单耳组(440例)和双耳组(40例),对2组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单耳突发性聋比较,双耳突发性聋更多见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并且年龄越大,发生双耳突发性聋的可能性越大。在双耳组中28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35%;单耳组中228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耳突发性聋和单耳突发性聋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预后,从临床上认识两者间的异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08例突聋预后多因素分析谢南屏,陈平雁突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此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108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多元逐步判别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84年元月~... 相似文献
8.
小儿突聋伴眩晕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突警较少见,更少伴有眩晕者。本文报告1992年以来,我科诊治的4例突聋伴眩晕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期临床时小儿突聋获得进一步的认识。1临床资料例1女,13岁。因感冒后右耳鸣、耳聋,3d后眩晕,视物转动,恶心呕吐,走路不稳。每天发作2~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神智清楚。在发病后第4d去当地医院治疗,3d后眩晕消失,但听力无好转。半月后来我科检查,听力曲线为感喜神经性聋,显示高频听力损失(1000Hz/40dB,2000Hz/55dB,4000Hz/60dB,800OHz/80dB)。眼震电图(ENG)正常。每天静滴低分子右旋糖研300ml加丹参注射液10ml,10… 相似文献
9.
10.
Hunt综合征重度突聋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nt综合征常有听力损害,而重度突聋得少见。本文报告在11年内收治的28例Hunt综合征,其中有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3例,重度突聋仅7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7岁,2例双侧耳聋和面瘫,6例伴眩晕,重度突聋7例纯音语频听力损失介于57~65dB,高频听力损失介于75~90dB,皆为下降型听力同线,用抗病毒及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3周,结果:听力均无明显提高,面瘫3例恢复,4例不全或部分恢复,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突聋的定义、发病、病因、并发症、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做了概括论述。认为突聋病因复杂,治疗较混乱,由于有较高自愈率,对远期疗效及预后尚难以估价。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治疗。相反随着现代先进检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可掌握突聋的多种发病原因而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唐敬达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6)
自1956年Halberg报道突聋是听神经瘤的初发症状后,对早期诊断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确实很重要。此后文献陆续有所报道、该作者根据日本Ehime大学医院1972~1990年111例经手术证实的听神经瘤患者病例,着重对突聋作为听神经瘤的初发症状和不同大小的肿瘤与突聋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肿瘤分为小肿瘤:主要位于内听道骨管内,其骨管外部分<1cm;中肿瘤:在内听道外部分为1.1~2.9cm;大肿 相似文献
14.
精神性聋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16岁 ,与家人口角后突然双耳听力陡降 ,急诊入院。体检 :步入病房 ,神志清楚 ,不语 ,双耳廓、外耳道无异常 ,对问话及动作指令无反应。双瞳孔等大等圆 ,视觉正常 ,双耳蜗瞳孔反射消失 ,睡眠时呼唤不醒 ,心、肺无异常。专科检查 :鼻、咽、喉正常 ,双侧声带运动良好 ,纯音听阈测试 (丹麦MadsenMM6 0 2 ) :双耳极重度聋 (平均听阈 >10 0dBHL) ,听性脑干反应 (丹麦MadsenERA12 6 0 ) :双耳反应阈均为 35dBnHL ;左耳 :波Ⅰ潜伏期 1.5 2毫秒 ,波Ⅲ潜伏期 3.4 9毫秒 ,波Ⅴ潜伏期 5 .5 3毫秒 ;右耳 :波Ⅰ潜伏期 1.5 … 相似文献
15.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9,(6)
补体系统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屏障,由约30种按特定顺序依次激活的蛋白质组成,其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补体C3是两种途径激活的中心环节。近年研究表明,补体不仅与炎症反应及免疫复合物病有关,亦可能是组织损伤的一个普通介质。补体激活与缺血和再灌注、... 相似文献
16.
17.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6)
对143例突聋的治疗情况和其预后进行了研究。治疗方法以类固醇药物(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为主,配合星状神经节封闭,LV(排性利尿药、维生素)疗法,高压氧吸入疗法等。疗效判定分为治愈:5个频率波段(250,500,1000,2000和4OOOHZ)中,听力水平恢复在20dB以内者,健侧听力稳定,愚侧不同程度改善者;明显恢复(显效):上述5个频率段的听力平均改善30dB者;恢复(好转):听力平均<10~30dB改善者;无效(含恶化):平均值<10dB者。对其结果行X‘检验及多变量分析。结果,143例患者年龄10~81岁,平均年龄47.9岁。男60例(… 相似文献
18.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4)
目的研究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全聋型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至今全聋型突发性聋病例48例,随机分为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两组治疗后250-4000Hz 5个频率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及治疗前后五个频段提高幅度(125-250Hz平均值、125-500Hz平均值、500-2000Hz平均值、4000-8000Hz平均值及250-4000Hz平均值)。结果 1.耳后注射组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为1.5(1.5),非耳后注射组进入香蕉图的频率数为0(0),P=0.0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29.25±5.14d BHL,29.67±4.36d BHL,26.50±3.60d BHL,26.00±7.04d BHL,26.99±3.75d BHL;非耳后注射组各频段提高值依次为14.00±4.66d BHL,14.77±4.38d BHL,16.52±3.77d BHL,12.28±2.93d BHL,15.40±3.63d BHL。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比较,125-250Hz平均值频段P=0.028<0.05,125-500Hz平均值频段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oin spongiform leukoence-phalopathy,HSLE)又称海洛因中毒白质脑病.1982年荷兰Wohers等[1]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蔡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7(2):75
患者,男,46岁。因突发左耳闭、耳鸣伴眩晕3天入院。耳鸣为持续性嗡嗡声,视物旋转,走路不稳。就诊后疑为“梅尼埃病”给予烟酰胺加液体静滴、西比灵口服治疗,眩晕症状停止,无自发性眼震,耳鸣仍无缓解,经纯音测听提示“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25~80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