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潘艾春 《湖南医学》2000,17(5):399-399
  相似文献   

2.
莫军 《医学文选》2001,20(2):237-238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部血管闭塞性疾病。早期症状和体征不相称,极易导致错误诊断和治疗,延误手术时机,死亡率较高。现就本人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性,5-6岁,农民。因上腹疼痛3天,腹胀及发热2天入院。既往有高血脂症及慢性胆囊炎史。入院检查: T37.5℃,P86次/min, R20次/min, BP17.5/11.8kPa。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饱满,脐周有轻度压病,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弱。血常规:WBC12.0× 109/L,…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发病率低,极易误诊。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文鸿 《上海医学》1994,17(7):428-43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华东医院外科俞文鸿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MVT)于1935年为Warren和Eberhard首先报道[1],临床上非常少见[2]。MVT是肠缺血坏死性疾病中认识最少的疾病,本病可以...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张民英,刘津综述黎国屏审校附属二院外科(050000)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坏死;肠系膜血管梗塞自Warren和Eberhard[1]于1935年报告了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经确定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立即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2例,均治愈;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死于MOSF,其余治愈.平均住院天数12.8 d.结论提高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误诊原因及防止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9例MVT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6例,胰腺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囊炎、胆石症1例。结论: MVT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和临床医师的认识不足是易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选择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减少MVT误诊提高诊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82~2002年间收治的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总结其诊断、治疗的经验。结果 22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术前误诊14例,有9例行CT检查,8例确诊,17例行手术治疗,13例治愈,4例死亡。有5例没有腹膜炎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较易误诊,CT是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对诊断有积极的作用。坏死肠段切除要充分,应包括静脉阻塞的肠系膜部分,在没有腹膜炎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行溶栓,抗凝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 198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确诊的 16例AS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 ,总结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16例ASMVT患者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 9岁 )。主要症状有腹痛 ( 16 / 16 )、腹胀 ( 16 / 16 )、呕吐 ( 10 / 16 )、发热 ( 8/ 16 ) ,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 ( 16 / 16 )、腹膜刺激征( 16 / 16 )。误诊率 75 % ( 12 / 16 ) ,死亡率 4 4 % ( 7/ 16 )。结论 AS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早期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异常发现可对ASMVT做出正确的诊断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例 1 女性 ,46岁 ,于 3个月前因肝硬化并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行门奇静脉断流术 (Hassab术式 )。术后第 2个月即出现脐周部隐痛 ,阵发性发作 ,伴有食欲减退、腹胀 ,腹部透视为肠胀气 ,未见液平。诊断为肠粘连 ,口服解痉药物 ,效果欠佳。术后第 3个月 ,脐周疼痛加剧 ,为绞痛样 ,伴有发热、腹胀 ,呕吐多次胃内容物。体查脐周压痛 ,无包块 ,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有血性腹水 ,腹部透视示腹胀气。诊断肠粘连 ,肠坏死。剖腹探查 ,术中所见腹腔内血性腹水 40 0ml,小肠系膜及空肠肠管壁明显水肿 ,小肠系膜静脉第 2— 3…  相似文献   

11.
杨敏洁  魏雪峰  周恩平 《吉林医学》2010,31(18):2795-2796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平扫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平扫CT表现。结果:6例CT平扫均出现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增宽,其内出现高密度阴影等征象。1例可见腹水。结论:CT平扫对于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最终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检查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5.00%,检查满意度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血管成像能够清楚的显示患者肠系膜上的动脉夹层情况,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有极高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谢钧韬  叶建宇 《医学综述》2009,15(23):3591-3594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缺血性肠病,它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或体征,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甚至剖腹探查后才能确诊,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研究增多及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获得早期诊断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也有了明显提高。然而,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水平尚难如愿,应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分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1999-2006年间收治的12例MVT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12例病人中治愈出院11例,1例死于术后MODS,随访1-3年,1例病人死于原发疾病肝功能衰竭,10例无复发。结论早期MV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等影像学检查是获取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及时的抗凝溶栓治疗可阻止血栓蔓延,尽可能恢复肠血运。手术不可避免时,处理坏死肠管和取出系膜静脉血栓视为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确诊的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64层螺旋CT表现。结果 CT直接征象表现为平扫见管腔内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血栓,CT值约53~73HU,增强后显示病变段管腔内不同程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病变段管腔不同程度增粗,10例出现腹腔不同程度积液,14例出现肠管扩张积气积液,11例显示肠壁增厚水肿,3例出现肠壁及门脉积气,2例显示肠壁出血,密度增高,5例门脉期显示受累段肝脏灌注不良。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发现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早期确诊的最有效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0年7月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9例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经病理证实,初诊时多因表现为急腹症,症状与体症不符和缺乏特异性检查而误诊,18斧正手术治疗,其中15例治愈,3例死亡,另1例因误诊时间过长未能及时手术终导致死亡,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部CT是较敏感的检查。对诊断有积极作用。早期适当范围切除坏死肠段和术后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危险因素和诊疗现状。方法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3—2007年所收录的文献,选取有关MVT的临床病例报告107篇,提取文献中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7篇文献共计MVT978例,男∶女=1.9∶1,平均年龄47.9岁。最常见危险因素的构成比分别为:门静脉高压症28.9%(241/833)、脾切除18.8%(157/833)、血栓性静脉炎11.5%(96/833)。影像学检查确诊40.0%(391/978),剖腹探查确诊60.0%(587/978)。经外周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尿激酶溶栓成功率分别为83.9%(73/87)和90.0%(63/70)。手术治疗790例,术后未予抗凝或溶栓195例(24.7%),出院后仅34.7%患者口服华法令抗凝。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和血栓性静脉炎可能是MVT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经外周静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早期MVT的有效手段;MVT诊断意识和MVT手术后抗凝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CT平扫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24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平扫表现。结果2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CT平扫均示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增宽,管壁毛糙,其中19例肠系膜上静脉密度增高,20例见肠系膜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15例见小肠管壁增厚、密度改变,3例见肠壁积气,15例见腹腔积液。结论 CT平扫对于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3例AMVT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FA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AMVT组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3.5±8.8)μmol/L和(12.2±6.6)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Hcy水平与FA呈负相关(AMVT组:r=-0.42,P<0.01;对照组:r=-0.39,P<0.01)。MTHFR C677TTT基因型在AMVT组的分布频率(33.3%)高于对照组(17.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结论血浆高Hcy水平和低FA是AMVT形成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AMVT形成的一个重要遗传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