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1986-01~1995-12、因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而行胃大部切除术163例。其中6例发生腔肿脓肿,均与引流有关、现将诊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21-45岁,平均375岁。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例、胃溃疡穿孔4例。穿孔至手术时间为5-12h。空腹穿孔1例,饮食后穿孔5例。腹腔脓性渗液500-3000ml,平均1500ml。采用硬膜外或全麻,手术方式:B-Ⅰ或胃肠吻合4例.B-Ⅱ式胃肠吻合2例,均为手工缝合。吻合口旁置引流者6例,其中另加置盆腔引流2例。6例均有不同程度引流小畅;合并胃肠减压引流不畅者3例。引流分别于术后2~16h…  相似文献   

2.
患女,58岁。入院前2个月出现左上腹疼痛。2d前出现寒战高热。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未应用胰岛素。入院后B超、CT提示脾脓肿(6cm×4cm)。入院后给予广谱抗炎并降血糖治疗,寒战高热缓解。但入院10d后再发寒战高热,加大抗炎力度效果不明显,复查CT脓肿无明显吸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谈建  杜津宝 《天津医药》1999,27(5):303-304
脾脓肿是一罕见疾病,不治疗死亡率较高。本文报告天津医院和天津市儿童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4例,均经B超、CT及手术证实。现就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总结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例中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岁、12岁、48岁和66岁。 2.临床表现(1)4例均有发热,其中不规则发热1例,弛张热型2例,低热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乏力、贫血、消瘦、左肩放射痛等症状。1例可于左肋下3cm触及肿大的脾脏。(2)1例病人入院前20天曾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病理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3天开始间断性发热,逐步进展为弛张热型。1例不明原因…  相似文献   

4.
葛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59-1660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008年至今该院共行阑尾切除术670例,术后并发腹腔残余脓肿4例,外院转入腹腔残余脓肿患者3例.对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7例患者中6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阑尾切除术中、术后正确的处理及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0~2004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脾破裂76例,其中6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再出血,经再手术后治愈出院。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女各3例。年龄14 ̄72岁。3例为车祸致腹膜后巨大血肿、脾破裂、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入院,均行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其中1例加脾移植术,术中使用枸橼酸钠行自体血回输。术后12小时,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鲜血约400~800ml,经加大输液量仍有血压下降趋势,急诊再次探查吸尽腹腔积血后见脾切除后的创面无明显出血。稍待片刻又见鲜血自创面渗出,急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术后3天拔除绷带,治愈出院。另3例因左上腹外伤致单纯性脾破裂,急诊行…  相似文献   

6.
<正>腹腔脓肿是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在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尤其常见。大多数经过保守治疗可好转,少数严重者需经过二次手术治疗。我院于2000-2010年间共有24例患者因阑尾切除术后腹腔脓肿而再次手术。本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行小儿阑尾切除术252例,其中8例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对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经抗感染保守治疗脓肿逐渐吸收而愈,3例经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小儿阑尾炎术后较成人易发生腹腔残余脓肿,早期明确诊断,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可以降低小儿阑尾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患者46例。对46例腹腔脓肿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总结护理要点及体会。结果经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4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出现,46例患者对本次护理过程的总满意度为97.8%。结论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疗效显著,术后引流管的护理预防感染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86年 3月至 1994年 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5 76 0例 ,术后发生腹腔脓肿者 16例 (发生率 0 0 0 2 % ) ,院外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转入我院 18例 ,均经手术治愈。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6 3岁 ,平均 36岁。手术取麦氏切口 2 3例 ,经腹直肌切口11例。术中见阑尾穿孔 2 8例 ,未穿孔 6例。手术置引流者2 8例 ,未置引流者 6例。膈下脓肿 1例 ,腹腔脓肿 13例 ,盆腔脓肿 2 0例。临床表现 :发热 2 9例 ,多为不规则持续性发热。腹痛或腹胀 2 8例 ,其中有典型肠梗阻者 5例 ,伴有…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男,22岁。主因发热、腹痛、腹胀半年,发现腹部肿物5d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入院前20d曾因自发性气胸在外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d,症状改善后出院。5d前复查CT示:(1)上腹部囊实性肿物;(2)胰腺病变不除外;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大弯侧弧形外在压迹”。入院时诊断:腹腔肿物性质待查:(1)胆总管囊肿?(2)肠结核?查体:T38.4℃,P120次/min,R20次/min,BP98/64mm Hg。发育正常,消瘦面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全腹压痛,以脐周为明显并伴有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脐周可触及约10cm×12cm大小肿物,有柔韧感,触…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2004年6月采用大型高压氧舱治疗1例脾切除术后合并缺氧性脑病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规则部分脾切除术治疗脾破裂的价值。方法对32例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采用(不解剖脾门血管)非规则脾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32例保脾手术成功。平均住院时间14.5d。随访B超或CT检查32例中无一例残留脾脏缩小,复查血象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结论非规则部分脾切除术治疗Ⅱ~Ⅲ级脾破裂,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部分脾切除手术难度,提高保脾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胰腺炎并发脾脓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慢性胰腺炎临床应以上腹疼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脂肪泻等表现为主[1],出现脾脓肿机会极少.我科于2002年1月收治了1例慢性胰腺炎并发脾脓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交通日益发达,车辆增多,车速提升,发生交通事故后方向盘挤压,受伤患者腹部损伤现象越来越多,其中以脾损伤居首位。由于脾损伤往往危急,因此及时及早诊断治疗事关重要。现对我院19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腹腔脓肿引流+甲硝唑夜冲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腹腔脓肿B超定位,采用小切口引流+甲硝唑夜冲洗,配合中医等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23例腹腔脓肿、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脓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脾切除术后,均存在血小板增多,但骤增以致需临床用药物治疗的较少见.本组资料11例,就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难度较高的外科手术。接受肝移植后的前6个月对患者生命最大的威胁是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急性排斥反应也是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移植后治疗和护理目标是阻止或对感染及排斥反应给予早期治疗,严格执行移植治疗方案。本文就本例肝移植术后罕见并发症脾脓肿护理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描述临床药师对1例实行脾切除术丙肝肝硬化患者,术后出现胃漏导致腹腔感染的药物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全过程。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救治,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先后选择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革兰阴性菌;据药敏试验,选择万古霉素抗肠球菌;头孢他啶联合米诺环素抗多药耐药的嗜麦芽寡食单胞菌。药师结合患者肝功能变化和病情,先后选择了3种保肝药,即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解毒、抗氧化,异甘草酸镁抗炎、降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胆红素。结果:临床医师采纳,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对于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临床药师要重点关注抗感染药物、保肝药物以及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合理使用,以便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肝脏负担。  相似文献   

20.
脾脓肿合并肝脓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因发热20余天入院。体温最高达39.8℃,伴寒战,在当地医院输注抗生素治疗无效遂转来我院。既往体健,无腹部外伤及手术史。查体:皮肤粘膜无黄染,五官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规整,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B超示肝脓肿,脾大部囊性改变,考虑脓肿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