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16年4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以及药物经济学进行考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为(8.3±1.0)万元,对照组为(1.8±0.6)万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药,但费用高昂,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吴芳芳  陈慧  张兰 《肿瘤药学》2022,12(5):620-625
目的 观察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以及中位生存期(mOS)和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76.32%、57.89%,高于对照组的52.63%、31.58%(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乏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S、mPF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在铂类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唐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2):2266-2268
目的 考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腹腔灌注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静脉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腹腔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2年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腹腔灌注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治疗恶性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肿瘤五科住院的脑恶性胶质瘤复发患者62例,信封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莫唑胺密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单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4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及蛋白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评价贝伐珠单抗在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模式、依从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初次诊治并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组织学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查阅病历和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收集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价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7例患者,其中35例仅在新辅助化疗(NT)期间使用贝伐珠单抗,23例在新辅助化疗和一线化疗(NT+FL)期间均使用贝伐珠单抗,19例仅在一线化疗(FLA)期间使用贝伐珠单抗。在43例接受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的NT和NT+FL患者中,有38例(88.4%)实现了满意减瘤,24例(55.8%)在IDS后无残留病灶。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5个月(95% CI: 9.951~20.049),12个月的PFS率为61.7%。有7例(9.1%)患者因不良反应停用贝伐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贝伐珠单抗在初治卵巢癌的治疗中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在新辅助化疗中加入贝伐珠单抗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术前最后一次化疗采用含贝伐珠单抗方案未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对于贝伐珠单抗的用药剂量、疗程、用药模式及相关不良反应,还需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下贝伐珠单抗致严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后是否发生严重高血压将患者分为严重高血压组和非严重高血压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严重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00例患者,其中61例(20.3%)出现严重高血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史、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均与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史(OR=2.512, 95% CI: 1.321~4.776, P=0.005)和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P=0.033)是导致患者严重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累积剂量≤2 000 mg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风险较大(OR=3.704, 95% CI: 1.081~12.692, P=0.037)。结论 贝伐珠单抗累积剂量、高血压史是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发生严重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临床需加强重点监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7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使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输注2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糖盐水水化,0.9%氯化钠溶液100 mL分别稀释多西他赛注射液及顺铂注射液,37.5 mg/m2,先缓慢注入稀释后多西他赛,间隔30 min再注入稀释后顺铂。灌注化疗间隔3周,共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每2周用药1次,直至患者不耐受或病情进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较化疗前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增加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DP方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且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资料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癌治疗的经济学研究进行综述,为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发表的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癌治疗的经济学评价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 共纳入10项贝伐珠单抗用于卵巢癌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于卵巢癌一线化疗,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相比单一化疗方案用于卵巢癌一线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超出了常用的意愿支付阈值。对于二线化疗,有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加入化疗方案具成本效果。结论 在常用的意愿支付阈值下,贝伐珠单抗加入到卵巢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相比单一化疗方案不具有成本效果。当贝伐珠单抗价格降低一定程度,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的方案对于进展高风险的卵巢癌患者可成为具成本效果的选择。贝伐珠单抗用于铂耐药的卵巢癌治疗可具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IR);实验组30例,应用IR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67%和3.33%,DCR分别为66.67%和53.33%,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和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4)。两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多见,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实验组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如出血、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可提高既往氟尿嘧啶类治疗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增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化疗所致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与地塞米松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5月—2019年2月因多西他赛化疗所致的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临床特点、相关因素、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 共搜集247例使用多西他赛化疗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患者分别为11例(4.45%)和10例(4.05%),其中过敏反应与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具有统计意义(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随地塞米松剂量增大而降低,但无统计意义;体液潴留的发生与地塞米松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相关(P<0.05),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时发生率最低。结论 针对多西他赛化疗所致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应给予有效预处理,降低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骶管麻醉下用F8/9.8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如尿道狭窄段无小孔通道,可从膀胱造瘘管内注入美蓝液,再用力按压膀胱,同时观察闭锁远端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改尿道切开镜循导丝的后尿道于12点处切割狭窄环,前尿道于6点方向切开,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直至24F尿道内切开镜进入膀胱。术后常规留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4~6周,运用抗生素治疗,拔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1~3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切开成功。本组手术时间35~83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5~8 d。留置导尿管拔出后l周内排尿通畅,19~21F尿道扩张器通过顺利。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性出血,尿道热等发生。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留置安全导丝,再行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可有效减少尿道穿孔或假道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相关血糖异常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回顾性研究,对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732例应用加替沙星患者及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采用排除法结合病例分析对加替沙星致血糖异常的因果关系与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35例,其中高血糖27例(3.69%),低血糖8例(1.09%)。此外,35例中,非糖尿病患者为24例(68.57%),老年患者(>60岁)为27例(77.14%)。所有患者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未出现血糖异常。结论: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医师应了解该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使用加替沙星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抑制胰酶活性及胰腺分泌药物,抗病毒治疗和禁食、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血粘度增高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藻酸双酯钠组降血粘度有效率为80%,蝮蛇抗栓酶组为86.7%,两组均有明显降血粘度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3):8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IL-6、TNF-α、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降低,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观察组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洁尔阴治疗尖锐湿疣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洁尔阴治疗本院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48例总结分析如下:回资料与方法l.l临床资料近5年本院JI诊收治的尖锐湿疣86例,其中阴道发病48例(558%);诊断依据:患者本人或性伙伴有不洁性生活史,肉眼检查阴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赘生物,质较脆,易出血,形状有乳头状、菜花状、疣状。1.2治疗方法患者取卧位,自行将洁尔阴原液10~20ml用阴道冲洗器注入阴道深部,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流出,保持约10分钟,然后起立,让药液流出,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2结果用药2个疗程,治愈35例(729%);部分病灶消失43例(89.6%);无效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预后系统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效力,探讨AML/MDS伴骨髓纤维化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ML及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采用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对其进行预后分组及评估,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均不能对AML/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准确预后,在MDS-IPSS、WPSS基础上增加骨髓纤维化分级可改善其预后效力。有脾肿大(P=0.015)、有输血依赖(P=0.008)、纤维化分级≥2级(P<0.001)、CRP>5.0 mg/L(P=0.032)是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目前缺乏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系统,脾肿大、输血依赖、纤维化分级及CRP与其预后相关,或许可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