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即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果实中分离出3个新的葫芦烷型三萜糖苷(10~12),并测定了所有分得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将罗汉果新鲜未成熟果实在室温下用甲醇提取10 d,减压浓缩后获得的甲醇提取物用Diaion HP-20柱进行色谱法分离,依次用水,30%、80%、100%甲醇连续洗脱。80%甲醇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一甲醇一水(8:2:0.2;7:3:0.5;6:4:1)洗脱得10个部位。从第5部位分得化合物10和11,从第6部位分得化合物12。3个新化合物均为白色无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巴西蜂胶以蒸馏水在80℃提取2h,过滤,滤液蒸去部分水后冻干得水提物。水不溶部分用甲醇回流提取,然后用氯仿提取,分别得甲醇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配萃取得溶于乙酸乙酯部分和乙酸乙酯不溶部分。乙酸乙酯溶部分显示最大细胞毒活性。将其进一步以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制备TLC分离,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产胡芦巴Trigonellafoenum graecumL .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 ,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一甾体皂苷 ,命名为胡芦巴皂苷VIII,鉴定其结构为 2 6 O β D 吡喃葡糖基 2 5 (R) 5α 呋甾烷 2 0 ( 2 2 ) 烯 2α ,3 β ,2 6 三醇 3 O β D 吡喃木糖基 ( 1→ 6) β D 吡喃葡糖苷。结论 胡芦巴皂苷V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从杜虹花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和ECD等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3E-6β-hydroxylabda-8(17),13-dien-15-oic acid (1)和13E-7α-hydroxylabda-8(17),13-dien-15-oic acid (2)。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均无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5.
从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nana Zucc.树皮中分得2个新的重排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粉碎的该植物干树皮用甲醇浸泡1周(分3次)。甲醇提取物过滤并真空回收溶剂,所得残渣于水和正己烷中分配。水层用氯仿提取,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正己烷-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3个主要部位,它们再经制备TLC分离,以氯仿-甲醇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产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甾体皂苷,命名为胡芦巴皂苷VIII,鉴定其结构为26-O-β-D-吡喃葡糖基-25(R)-5α-呋甾烷-20(22)-烯-2α,3β,26-三醇-3-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结论胡芦巴皂苷V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花蕾低聚糖苷部位(皂苷部位)中分离出4个新的达玛烷型三萜四糖苷和2个已知的达玛烷型三萜糖苷,并研究了2个已知成分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干燥、切碎的人参花蕾以甲醇回流提取4次,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提取物以醋酸乙酯一水(1:1)萃取。水相用正丁醇进一步萃取。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均对大鼠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的胃保护作用。正丁醇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得9个部位(F1~F9)。F6和F7再经反相  相似文献   

8.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黄边灵芝Ganoderma luteomarginatum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羊毛脂烷型三萜化合物,根据NMR、MS、IR数据和X-ray单晶衍射分析,分别鉴定为(24S,25R)-ganodermanontriol-25-ethyl ether (1)、ganodermanontriol (2)、ganodermanondiol (3)、hainanaldehyde A (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边灵芝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1~3对人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HGC-27、肝癌细胞SMMC-7721、宫颈癌细胞HeLa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4种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尤其化合物1对A549和HGC-27细胞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IC50分别为4.29±0.89和5.63±0.90μmol·L-1。  相似文献   

10.
人参花蕾曾被用作兴奋剂,从该部位分离出6个新的(1~6)和7个已知的(7~13)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将干燥的人参花蕾以甲醇回流提取4次,共3h,回收溶剂得甲醇提取物,该提取物用醋酸乙酯-水(1∶1)分配,水相用正丁醇进一步提取。正丁醇溶部位减压浓缩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水梯度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Lu & Zhang中的葫芦烷型糖苷有化学防癌、抑制肠麦芽糖酶和血糖升高等作用。从该植物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新的葫芦烷型糖苷:罗汉果苷(mogrosdie)ⅡB(2)、11-脱氧罗汉果苷Ⅲ(4)、7-氧代罗汉果苷ⅡE(5)、7-氧代罗汉果苷Ⅴ(6)、11-氧代罗汉果苷ⅡA_1(7)和11-氧代罗汉果苷ⅣA(8),并首次发现2个天然来源的、已知的葫芦烷型糖苷:罗汉果苷ⅡA_1(1)和罗汉果苷ⅢA_2(3)。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9,(3):347-351
目的研究竹根七的化学成分。方法经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竹根七70%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竹根七中分离得到2个多羟基呋甾皂苷、2个多羟基螺甾烷类化合物和2个烯丙基苯糖苷,分别鉴定为1β,2β,3β,4β,5β,26-hexahydroxyfurost-20(22),25(27)-dien-5,26-O-β-D-glucopyranoside(1)、tupisteroide B(2)、(25S)-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3)、(25R)-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4)、chavicolβ-D-glucopyranoside(5)和demethyleugenol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开口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则是首次在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作者发现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的长柄七叶树 Aesculus assamica Griff.根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和3T3-L1脂肪细胞具胰岛素样活性,并从该提取物中分得2个新的三萜皂苷assamicin Ⅰ(1)和Ⅱ(2)。该植物根的乙醇提取物用 Sep—Pak C_(18)柱分离,得粗皂苷部位,其80%甲醇洗脱部位用带有 Capcell-Pak C_(18)柱的反相 HPLC 依次在碱性条件和酸性条件下进。一步精制得化合物1和2。化合物1为白色粉末,C_(55)H_(86)O_(23),结构为21-O-当归酰基-28-O-乙酰基-原七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对采自中国南海西瑁岛的软珊瑚Sinularia sp.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结合NMR和MS等波谱数据分析并对比文献数据,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选用A549和HL-60细胞株,采用CCK-8筛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从软珊瑚Sinularia sp.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甾体化合物,包括8个孕甾烷及其苷类化合物:3β-羟基-5,20-二烯孕甾烷乙酸酯(1),20-烯-3-酮孕甾烷(2),1,20-二烯-3-酮孕甾烷(3),1,4,20-三烯-3-酮孕甾烷(4),3β-羟基-20-烯孕甾烷(5),3β-羟基-5,20-二烯孕甾烷(6),1,4-二烯-3-酮-20α-羟基孕甾烷乙酸酯(7),3β-羟基-5,20-二烯孕甾烷吡喃岩藻糖苷(8);1个麦角甾烷类化合物:(22E,24R)-3β,5α,6β-三羟基-7,22-二烯麦角甾烷(9)和1个胆甾烷类化合物:(20S)-1,4-二烯-3,16-二酮-20β-羟基胆甾烷(10)。结论 化合物1~10对A549细胞株均未表现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但化合物4和7对HL-60细胞株具有中等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1 和 3.26 μmol/L。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将从智利采集的P.mitiqui L.的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和10%的甲醇水溶液处理,活性部分在甲醇水溶液中。这个活性部位经硅胶G柱层析分到两个新的倍半萜内酯(1)和(4)以及一个已知的倍半萜内酯(2)。化合物(2)和(4)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石斛小菇中的甾醇类化合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石斛小菇(Mycena dendrobii Fan et Guo)菌丝体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方法 用甲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斛小菇的化学成分,用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石斛小菇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两种甾醇类化合物,鉴定(1)为一麦角甾烯氧化物,命名为6,9-epoxy-ergosta-7,22-dien-3-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盾叶薯蓣根茎中甾体皂苷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常规柱层析法与制备型HPLC法相结合对盾叶薯蓣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 C-NMR和MS等光谱法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盾叶薯蓣根茎中共分离得到了20个甾体皂苷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结论盾叶薯蓣根茎中主要含有螺甾烷型和呋甾烷型甾体皂苷。  相似文献   

18.
曾发现南美洲一种乔木白桂皮科Capsicodendrondinisii的茎皮和枝叶的氯仿提取物对细胞培养的Eagle 9 KB鼻咽癌有细胞毒活性。本文通过硅胶柱层析从中分离到六个成分,其中三个具有抗肿瘤和细胞毒活性。取该植物茎皮58公斤,以600l甲醇提取,得甲醇  相似文献   

19.
蒺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蒺藜( Tribulusterrestris L.) 中生物活性物质。方法:用硅胶柱色谱、HPLC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呋甾皂苷,确定其结构为26-O-β-D 吡喃葡糖基-(25 R,S)-5α- 呋甾-12-羰基-20(22)-烯基-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糖基(1 →4)-β-D-吡喃半乳糖苷(I) ;26 O-β-D-吡喃葡糖基-(25 R)-5α-呋甾-12-羰基 3β,22α,26 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II)。结论:I,II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茎系中药白毛芚,作解热镇痛药,近年来用于治疗肿瘤。本文从白英的茎分得甾体皂甙和甾体生物碱甙。提取和分离:取风干茎,用热水(60°)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提取物以乙酸乙酯于水浴上回流,除去可溶部分,不溶部分于丁醇-水(3:1)中分配。有机溶剂部分浓缩得残余物,上聚酰胺LH-20柱,甲醇洗脱,收集流分1-4。流分2行硅胶层析,氯仿-甲醇-水(7: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