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死亡态度现状,为开展ICU护士的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1月选取广东省8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331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31名ICU护士死亡态度5个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自然接受(3.86±0.64)分、死亡恐惧(3.05±0.78)分、死亡逃避(3.03±0.80)分、趋近接受(2.75±0.74)分和逃离接受(2.63±0.8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恐惧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级别、婚姻状况、学历、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死亡逃避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学历、是否有丧亲经历、所在医院是否开展死亡教育、是否经常讨论死亡及是否希望医院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ICU护士,其自然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医院级别、是否有宗教信仰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趋近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ICU护龄、医院级别及是否有丧亲经历的ICU护士,其逃离接受维度条目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31名ICU护士的死亡态度趋于正向,又存在矛盾心理。不同特征的ICU护士,其死亡态度不尽相同。建议开设死亡教育培训或讲座,针对不同特征护士的死亡态度采用针对性的对策,使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及积极的死亡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疾病谱不断发生改变,大量的慢性病及濒死病人开始出现,我国死亡教育缺失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在我国的死亡教育问题上,应根据国情循序渐进,首先从医学院校开始,辐射教育系统,进而使死亡教育进社区、进家庭,从城市走向农村,形成面向全社会的死亡教育模式[1]。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院校中护理专业新生和实习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认知及需求,探寻一条在医学院校中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为推动死亡教育在全  相似文献   

3.
顾志华 《全科护理》2021,19(5):715-718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护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影响死亡态度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92名护理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依次为自然接受(3.48±0.62)分、死亡恐惧(3.04±0.66)分、死亡逃避(3.01±0.65)分、逃离接受(2.87±0.77)分、趋近接受(2.85±0.67)分。中职护生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高于中高职贯通学生,有宗教信仰、经历过亲人离世的护生死亡逃避维度得分高于无宗教信仰、未经历过亲人离世的护生,家中公开讨论死亡问题的护生死亡逃避维度得分较其他学生低,接触过自杀者的护生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于没有接触过自杀者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总体是健康的,但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得分较高,提示应该加强对护生的死亡教育,提高他们对死亡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终关怀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年住院患者家属的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情况,并分析其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二级甲等及以上级别医院的中年住院患者家属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死亡态度调查问卷和自行设计的《死亡教育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131名研究对象对死亡持接受态度,69名持排斥态度。文化程度、接触死亡及濒死情况、参加葬礼次数及在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对其死亡态度均有影响(P<0.05或P<0.01)。108名研究对象愿意接受死亡教育,最喜欢的教育方式是参加社会团体活动。结论绝大多数研究对象对死亡持接受态度,且死亡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死亡教育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应注重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调查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全国176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死亡教育需求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安宁疗护专科护士死亡态度总分为(94.45±10.95)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3.99±...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临床护士死亡心态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5月选择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的80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803名临床护士死亡态度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接近中等水平,其中“逃离接受”维度得分最低(3.00±0.81),“中性接受”维度得分最高(3.92±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关于死亡的过往教育情况、工作科室是护士“死亡恐惧”的影响因素,宗教信仰、工作科室是“趋近接受”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是“死亡逃避”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是“逃离接受”的影响因素。【结论】三级医院临床护士死亡态度现状不容乐观,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如灵性教育)将有望促进临床护士死亡态度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待死亡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护生对待死亡态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0名实习护生对死亡的认知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本科和大专实习护生对死亡的认识,在对自己死亡关心程度,想到死亡的时间、态度和谈论方式等方面的认知态度相近(P0.05),其中,78.2%本科实习护生、60.8%大专实习护生认为死亡是生命的永久消失;92.7%本科实习护生和90.4%大专实习护生,在考虑过死亡问题后更加珍惜生命;50.9%本科实习护生和49.6%大专实习护生未选择坦然面对死亡,对死亡感到恐惧害怕、沮丧泄气,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2)本科和大专实习护生在确切感受到死亡的方式、选择死亡地点及陪伴者的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中,60%~70%持有正确的自然接受死亡的态度,90%能籍此正确看待生命和工作,但约50%的护生对死亡感到恐惧、害怕。提示在临终护理前后,科室对实习护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其心理健康应对水平、减轻恐惧感,提高其引导患者平静面对死亡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了解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开展死亡继续教育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一般人口资料、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对118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肿瘤科护士DAP-R总分为(3.18±0.16)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91±0.37)分、趋近接受维度(3.48±0.19)分、逃避接受维度得分(2.92±0.27)分、死亡逃避维度得分(2.76±0.28)分、死亡恐惧维度得分(2.37±0.27)分;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宗教信仰、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死亡教育培训方式。[结论]妇科肿瘤科护理人员的死亡态度持正性接受态度,主要受宗教信仰、死亡继续教育或培训、死亡教育培训方式因素影响。医学院校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根据护理人员、病人及家属需求来构建最合适的培训方案,从而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命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人们不仅希望生活得美好,也希望在死亡到来时,能够无痛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过程。而对临终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视,促进了临终关怀学的发展。在临终关怀工作中,医护人员是直...  相似文献   

11.
生死教育对高年级医学生死亡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医学生死亡焦虑的即时影响。[方法]采用修订后的死亡焦虑量表(DAS)对120名选修《人的优逝》课程的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医学生在开课前和课程最后1d进行测量。[结果]学习前后DAS总分、害怕死亡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死教育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高年级医学生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生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医学生死亡焦虑的即时影响.[方法]采用修订后的死亡焦虑量表(DAS)对120名选修<人的优逝>课程的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医学生在开课前和课程最后1 d进行测量.[结果]学习前后DAS总分、害怕死亡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死教育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高年级医学生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对急诊科护士面对突发死亡事件时的死亡态度、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中,选取34名急诊科护士,对其进行12学时的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包括自我准备阶段、面对死亡阶段、总结阶段3部分的内容。结果干预后,34名急诊科护士死亡恐惧得分低于干预前,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焦虑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处理突发死亡模式为基础的死亡教育能促进急诊科护士对突发死亡事件的死亡态度正向改变,减轻急诊科护士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14.
护理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谭文京  杨宇清  任卫红 《现代护理》2005,11(22):1888-188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了解医院目前临终关怀现状。方法对我院262名护士进行死亡态度及死亡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待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积极(S3=3.78±0.86),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无明显的倾向性(S1=3.26±1.05);67.9%的人不相信“生命永存”及“轮回转世”,74.8%的人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医院目前临终关怀现状不理想(S4=2.93±0.80);有必要开展临终关怀(S5=4.30±0.52)及学习临终关怀知识(S8=4.11±0.52)。结论护理人员对待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积极,对死亡的心理承受力低;医院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有必要对护理人员加强死亡观及临终关怀教育,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量性与质性研究,多角度调查肿瘤科护士死亡态度。[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专业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及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目的抽样法选取11名护士进行质性访谈。[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照护临终病人态度积极,但是对死亡怀有恐惧,肿瘤科工作时间短的护士应予以更多关注。质性研究主题:学习途径少,死亡知识缺乏;缺乏应对死亡事件的技能;对死亡教育学习的需求;对死亡教育培训的建议。[结论]肿瘤科护士死亡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但是对其有较大的学习需求,管理者可以参考访谈中建议对此专业护士进行针对性死亡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学者对死亡态度已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领域主要涉及到死亡态度的影响因素、测评方法及死亡教育等方面。近年来,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对死亡态度进行初步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现就国内、外有关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学生的死亡态度,为开展护理本科学生死亡教育及制定死亡教育课程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由Wong、Reker及Gesser编制的"死亡态度描绘修订版"(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中译版死亡态度量表及开放式提问对四川省某高校654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死亡态度大致为中等程度。其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4.040;死亡恐惧与死亡逃避维度得分居中,分别为2.956和3.158;逃离接受与趋近接受维度得分较低,分别为2.223和2.166。开放式提问结果经分析归纳后呈现多元化死亡态度,其中以正向态度为主,占60.7%。结论:护理本科学生的死亡态度普遍为自然接受,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死亡持逃避和恐惧态度,不能坦然面对,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本科学生死亡教育,使其形成正向死亡态度;同时,有必要针对护理本科学生死亡教育需求及内涵作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黎丽杉  刘佳忻  赵娟娟  曹希 《全科护理》2021,19(31):4340-4344
目的:对国内20年来死亡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死亡教育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31篇文献进行分析.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教育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研究人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在安宁疗护实践中探索和发展死亡教育模式是死亡教育最主要的研究前沿方向.结论: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现了2000年—2020年死亡教育领域的研究概况、热点与前沿,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开展体验式生死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开设全校性选修人文素养类课程——向死而生,每周2学时,共32学时.课程包括7个主题内容:生死教育概述、生与死的生物学概念、生与死的哲学意义、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死亡与文化、生命伦理学相关议题(安乐死、临终关怀、器官移植、自杀等)、找寻生命的意义.开课前和结课时,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