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失独(伤残)家庭签约服务供需状况,建立签约服务供需平衡模式。方法2019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失独(伤残)家庭父母(需方)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方)家庭医生和家庭医生服务管理者5人,街道失独(伤残)家庭服务机构(第三方)计生干部5人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签约服务结构维度(人员、财力和服务)、过程维度(流程、内容和方式)、结果维度(费用控制、健康管理和便捷程度)等内容。结果需方:需求层次参差不齐,服务体验存在差异;政策了解不深,签约与否无所谓;担心隐私泄露,主动接受服务较难。供方:签约期望高于供给服务能力;因地制宜提供服务较为困难;共有与个性服务不易平衡。第三方:宣传力度不够,且对于供给内容描述过于夸大;签约服务紧密度不够;社会资源支持不足。结论构建社会多方支持体系,服务方式形式多样;加快医养服务建设步伐,满足不同层次服务需求;条块结合全面持续,予以人性化服务关怀;两个目标服务管理,履行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了解失独 (伤残) 家庭父母医养需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来满足其医养需 求。方法:应用生活自理量表 (ADL) 和老年抑郁量表 (GDS)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街道20个居委274名失独 (伤残) 家庭 父母进行医养需求及签约服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抑郁症状情况等。结果:68.2%的失独 (伤残) 家庭父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年龄、家庭医生“1+1+1”签约、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失独 (伤残) 家庭父母的生活 能力自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 78.574、19.854、111.203 和 49.843,P 值均<0.05)。52.2%的失独 (伤 残) 家庭父母有抑郁症状,不同性别、年龄、婚姻及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的失独 (伤残) 家庭父母抑郁症状检出率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5.408、57.520、29.088和26.737,P值均<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独 (伤 残) 家庭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和抑郁症状趋于加重,家庭医生提供签约服务时,应予以关注并提供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措施,防 止疾病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深入了解苏州市工业园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特扶家庭的实施效果,探讨影响特扶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工业园区5个街道选取了共计38个特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家庭成员代表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结果 运用NVivo11进行资料整理与核心主题提炼,归纳得出限制特扶家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三点主要问题:(1)宣传程度不够;(2)使用率不高;(3)服务内容落实不全面。结论 苏州市工业园区特扶家庭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内容和流程的了解不足,应继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知晓率;优化配套服务,增强服务吸引力;改进供方建设,完善服务落实度,从而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失独(伤残)家庭父母医养需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来满足其医养需求.方法:应用生活自理量表(ADL)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街道20个居委274名失独(伤残)家庭父母进行医养需求及签约服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抑郁症状情况等.结果:68.2%...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虽然是供方主导,但内核是需方驱动。当前,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侧研究,主要集中在签约服务需求意愿与选择偏好、签约服务效用与体验、签约服务供需匹配管理等方面,缺乏从需求管理视角开展签约服务供给优化的研究。本文以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为指导,构建需求管理模型,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管理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给农村失独老人长期慢性病就医难问题提供帮助,结合我国正在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出“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方法:在对失独老人进行分组后,组建了“一对一”医护团队,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陕西三地农村失独老人参与“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大部分农村失独老人比较愿意参与此模式。结论: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农村失独老人就医难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帮助作用,也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具体化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推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实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邹城市的10个村庄或社区中抽取428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13人(49.8%)表示有意愿签约家庭医生,有215人(50.2%)表示没有意愿签约家庭医生;有210人(49.1%)表示已经签约了家庭医生,有218人(50.9%)表示没有签约家庭医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和是否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是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行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宣传力度,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服务内容,调整和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以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签约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从需方角度挖掘签约服务的需求,供给匹配需方的需求,更好实现社区签约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与回顾性调查法对社区居民的主诉、病种需求进行整合,通过焦点小组访谈结合调查问卷法确定社区医生的供给匹配,对上海市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重点发展主诉、病种需求进行筛选。结果: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睡眠障碍、腰腿痛和骨关节疾病7个主诉、病种的需求最大,并且从社区供应的优先级上依次递减,最后3个主诉、病种不分先后。结论:建议在签约服务工作中优先发展重点需求主诉、病种,以满足需方需求为关键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加速签约工作的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平湖市钟埭街道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和队长进行调查,了解家庭医生服务供需匹配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家庭医生服务供需对接的策略和建议。方法 2018年4—5月对钟埭街道社区居民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了解需方现况;对45名家庭医生和5名家庭医生团队队长进行调查,了解供方现况。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目前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家庭医生服务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家庭医生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基础不够完备以及供需双方积极性均有待提高等。结论家庭医生制度的纵深发展离不开对供需对接策略的思考,可以从家庭医生队伍培养、社区优质卫生资源整合、公众参与表达机制建构、精准化签约服务供给以及供需双方签约积极性双提升等方面着手构思。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失独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为提升失独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优化帮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截至2020年7月31日重庆市某区所有登记在册的1 812名失独者健康信息档案,对其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4.67±7.10)岁,高血压患病率为28.20%,糖尿病患病率为12.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居住地、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影响糖尿病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结论:重庆市某区失独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人群年龄较大,需要根据不同人群患病特点制定精准医疗帮扶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患者角度评价河南省J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分析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对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22年8月2—11日,对河南省J县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274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按照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将其分为签约组(n=159)和未签约组(n=115)。结果:签约组患者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体验量表得分为(82.52±14.98)分,高于未签约组的(58.39±15.09)分,签约组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未签约组;签约组就诊总体满意度得分为(93.84±12.92)分,高于未签约组的(71.13±19.86)分;除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外,签约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未签约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首诊/第一线照护、服务可及性、综合性、协调性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核心特征功能会影响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角色、利益诉求以及认知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签约服务给居民带来了明显的益处和获得普遍认可,但仍存在多方合作共治尚未形成有效改革合力,有关难点和障碍影响了服务提供热情及动力,以及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建议可从强化多部门协作联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凝聚管理方合力;以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提质增效为抓手,提升供方服务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培训与宣传,提升需方认知度,营造良好签约氛围等方面来推动家庭签约服务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江苏省为例,了解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调查表中的居民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方法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9 450例居民中,17.36%的居民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22.06% 的居民未签约,但知道家庭医生服务,60.58%的居民表示不知道家庭医生服务。logistic结果显示,居民的城乡类型、年龄、收入水平、患慢性病对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居民的婚姻状态、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到医疗机构最快时间、健康状况评分对是否知道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结论 需要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度;聚焦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州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老年居民的预约方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2月,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的老年居民231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居民家庭医生预约方式的因素。结果:有143人(61.90%)使用电话预约,有148人(64.07%)使用微信平台预约,有12人(5.19%)从不预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服务知晓情况、每年接受家庭医生服务的次数是老年居民使用电话预约的影响因素,居住方式、工作情况、家庭医生服务知晓情况是老年居民使用微信预约的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老年居民能够履行先预约再就诊的程序。需要重点关注家庭支持薄弱或已退休的老年居民,及时对其提供健康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决定合作医疗运行的有三种基本机制——筹资机制、补偿机制和支付机制。在合作医疗系统内三方关系(需方、供方、承保方)、两方利益(需方和供方)要素中,由于支付机制直接影响着供方(医生和医院)的从医行为,而供方在医疗市场中又处于垄断地位。因此,支付机制对合作...  相似文献   

16.
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必须是医疗服务的购买能力和供给能力同步发展,协调平衡。针对当前许多人缺乏医疗保障(购买能力不足)以及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低下(供给不足)的情况,作为主导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府,无论是补需方,还是补供方都是有道理可言。补供方和补需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为促进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2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全科医生282人,通过问卷星调查方式对其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状况调查。结果:实际完成签约数量>2 000人的仅有6人,占2.2%。有49.7%的调查者认为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必要,有59.3%的调查者认为中医全科医生与西医全科医生同等重要,有88.3%的调查者认为可以提供更专业的中医服务。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中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指标达标率较低。建议加强中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探索中西医组合签约方式,使中医药服务更好地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县乡村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医务人员通过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的大方县长石镇的乡村医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胜任家庭签约服务的能力评价、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23名(30.7%)医务人员比较了解并完全能够胜任家庭签约服务;42名(56.0%)医务人员认为必要再提高业务水平来承担家庭签约服务,有35名(46.7%)希望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46名(61.3%)医务人员认为签约居民适合人数在1 000人以内;57名(76.0%)医务人员愿意加入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影响医务人员愿意加入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的待遇、医疗技术水平及获得居民的支持和理解,分别占65.3%、34.7%、33.3%;23名(30.7%)乡村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签约后工作量会增加。结论县乡村一体化下乡村医务人员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意愿高,但存在新进医务人员及村医对签约服务内容了解不全面,待遇、医疗技术水平和居民理解支持是影响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关键。提高待遇、为其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宣传可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组建团队开展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及利用情况,为完善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2019年7月对武汉市4个社区749名≥16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9名被调查居民中,签约居民252人,签约率为33.7%,其中主要为≥60岁的老年人(51.6%)和慢性病人(52.8%)。在签约居民中,80.6%知道家庭医生的姓名,47.2%看病时首选自己的家庭医生,88.1%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82.9%有续签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首选社区卫生机构、听说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为家庭医生对解决健康问题有帮助是促进居民选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114、1.945、14.068、3.697和2.334,P值均<0.05)。结论:武汉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处于较低水平,居民知晓和利用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宣传,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紧扣居民需求,并向普通人群延伸。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为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淄博市周村区1 5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38.67%的社区居民患病首诊选择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收支结余、签约前后医疗服务改善度、签约双方沟通频率对社区居民首诊是否选择签约家庭医生有影响。结论:加强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引导社区居民基层首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