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类器官是一种由胚胎干细胞(ESCs)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产生的三维神经培养物,能够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随着脑类器官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并与器官移植、基因编辑和类器官芯片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功能性血管结构和神经回路等复杂脑组织结构,为研究人类大脑发育和疾病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就脑类器官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脑卒中建模和移植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HPLC法因其独特的分析优点,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药物的含量测定、组成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综述运用HPLC法在各类抗感染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硝酸咪康唑类)的含量测定、分离奈件、检测方法等方面文献资料,并对其应用进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技术用于医学蛭类的遗传进化、物种分类、药材鉴定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了蛭类鉴定中常用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NA分子技术在中药动物类药材鉴定上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最为活跃且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本将对这4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主要品种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7,(9):1185-1190
中药注射剂易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热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概况,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类型;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中的(类)致敏成分的主要检测技术,包括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检测、细胞膜色谱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技术等,并分别介绍其原理、实验方法,局限不足处,并对比其适用范围及其在(类)致敏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带约束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带约束的聚类方法,又称条件系统聚类法,该法基于系统聚类的思想,在聚类过程中按类(样品)与类(样品)相聚的条件进行聚类,不满足条件者不得相聚。传统的一维、二维有序样品的聚类是这种聚类的特例,另外,方向数据、圆周上的样品、周期数据等的聚类亦可看作这种聚类的特例。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该法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量化传统的中药定性指标结合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类。以泻心汤类方为例,依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特征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通过SAS软件的IML模块编程实现。方法:将方中中药的性味归经等21个指标进行量化处理,采用自编SAS(Ver 9.13)程序对泻心汤五个类方的中药组分进行分类。结果:当10味中药分成4类时的结果为:{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附子、干姜};{黄连、大黄、黄芩},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吻合。  相似文献   

8.
结核专科医院药物使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院“医院药房库存管理系统”2001年~2003年原始数据资料进行:(1)抗感染品种分析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结核类、抗真菌类……等13大类中,头孢菌素类品种最多,占总品种的19%~20%,抗结核药品种占第二位(18.7%~19.7%),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真菌类等五类药品三年内占70%以上;(2)消耗金额排序常用抗结核药利福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扬酸等都排在前10名。抗感染药使用,左氧氟沙星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排第一位,新的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2003年均排在前10名内;(3)用药频度分析连续三年,用药频度前八名都是抗结核药,这是专科医院的特点。抗感染药中的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2003年排前10名内。  相似文献   

9.
孙铁锋  王平  丁相龙  丁立钧  姜其宝  王金国 《药学研究》2023,42(11):926-931,936
近年来,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膜色谱在多肽类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分类以及细胞色谱技术在多肽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总结并提出了细胞膜色谱检测多肽的优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蕊  袁千  王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11):1749-1753
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动物胶类药材为我国传统中医常用的补虚药,临床多用于滋阴补血,但是近年来伪、劣品扰乱了胶类药材市场,引起了医药行业的关注。传统药材性状鉴别主观因素较大,鉴别结果存在偏差。近十多年来,电泳、液相-质谱联用等技术用于胶类药材鉴别检测,专属性增强。本文总结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中收载的胶类药材的相关报道,从化学成分、性状鉴定和质量控制方法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控制和提高胶类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04,25(6):253-254
化学合成类抗菌药通过化学合成而制成,除了呋喃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外,还有氟喹诺酮类,部分抗结核药、抗麻风药与抗真菌药等。磷霉素原属抗生素,但现由化学合成而得,故在本文一并叙述。  相似文献   

12.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鉴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兼性胞内感染病原菌,且目前关于其逃逸宿主免疫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疫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对目前主要的类鼻疽疫苗研究进展以及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翠英  马骥  庞其昌  赵静  王琳  崔代军 《中国药房》2012,(43):4075-4077
目的:探讨光谱成像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范围与优势。方法:采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快速检测凌霄花、红花、合欢花、菊花和野菊花5种花类中药材的粉末:通过提取5种花类中药材的特征荧光光谱曲线,对不同种类的花类中药材粉末进行鉴别;系统光谱分辨率为5nm,光谱覆盖范围为400~650nm。结果:5种花类中药材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光谱曲线。结论: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花类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具有样品不需经任何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无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9):1292-1296
目的:为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概况以及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物有食欲抑制剂类、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类、利尿药类、能量消耗剂类、泻药类、降糖药类等。涉及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理化鉴别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薄层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离子迁移谱法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检测标准和指南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更好地打击相关非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抗衰老药物研究领域的发现,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对抗衰老药物进行分类归纳。结果抗衰老药物大致可分为中药类(如当归、人参和蜂王浆等)、小分子类(如二甲双胍、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和雷帕霉素)和多肽类(如大米多肽、大豆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通过构建不同的生物模型(如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p53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等)可证实其抗衰老作用。结论尽管抗衰老药物的作用效果得到了证实,但其分子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6.
中药品种十分复杂,中药名称相仿相似或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较为普遍。笔举例介绍了矿物类药和动植物类药中有易混药名中药的药理、药性、功效、用量等,阐明必须严格辨析区分,以免误用,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1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阐明了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来源、基本要求、临床定位、证候诊断、基本研究思路及试验设计、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试验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说明书撰写原则等。以《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为主线,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法规,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开发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中医临床验方"及不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的"传统经方"按照"证候类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实施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真菌药物的应用与开发已成为从事抗感染治疗的医师和研究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已上市品种的评价及抗真菌药物的研发趋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对现有的氮唑类、多烯类、丙烯胺类、棘球白素类和嘧啶类抗真菌药物论述的同时,详细介绍了氨基酸类和Sordarin类等新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情况,并就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基因组学和生物膜研究方面对抗真菌药物的研发趋势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当前在医疗条件缺乏的环境下使用的创伤止血药物及相关材料的研究现状,为指导在相关情况下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材料)和新型止血药物(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文献,从天然生物类、人工合成类和矿物质类等3大类止血药物(材料)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天然生物类止血药物(材料)包括凝血酶、氧化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等,人工合成类止血药物(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化学胶、介孔氧化硅材料(AgCaMSS)等,矿物质类止血药物(材料)包括沸石等。新型止血药物(材料)相较于一般的止血药物(材料)而言,具有快速止血、生物相容性高、易分解、易保存等特点,适用于医疗条件缺乏环境下的止血。  相似文献   

20.
体外诊断类生物制品是指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主要用于实验室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及药品的临床疗效的判定等。近年来随着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类制品在病原的鉴定和监测、临床诊断及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常见体外诊断类生物制品包括微生物抗原、抗体及核酸、血型、细胞组织配型、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记物、免疫组化与人类组织细胞类、变态反应原类及生物芯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