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危险因素的分析 ,从而识别高危病例 ,以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选择 4 0例EVB患者以及 5 0例肝硬化非出血病人 ,对照观察其肝硬化病因、腹水情况 ,B超检查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宽度 ,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形态、直径和红色征 ,进行gradeG分级。 结果 两组病因、腹水情况、血清ALT、Child -Pugh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食管静脉曲张分级 (gradeG)差异有非显著意义 (P <0 .0 1) ;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两组间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与EVB有关的因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GⅢ )、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重视对上述指标的随访和对高危者的预防性治疗 ,对防止EVB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EVB高危病例筛选标准,以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92例EVB患者以及106例肝硬化非出血患者,对照观察其肝硬化病因,ALT水平,腹水情况,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分级,血常规,门、脾静脉宽度,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形态、直径和红色征,进行grade G分级,判定与EVB的关系.结果:两组在病因、腹水情况、血清ALT、Child-Pugh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grade G)标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超检查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EVB有关的因素包括重度食管静脉曲张(GⅢ)门静脉增宽、脾静脉增宽、外周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下降.重视对上述指标的随访和对高危者的预防性治疗,对防止EVB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天文  何平 《四川医学》2012,33(7):1261-126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预测肝硬化患者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间96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B超探测肝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分析它们与肝硬化患者出血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出血组患者PLT、PCT、MPV较非出血组明显降低(P<0.01),门静脉直径和脾静脉直径增宽,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可作为临床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危险性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5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选者食管静脉曲张有无破裂出血情况,分为对照组(食管静脉曲张未破裂出血,53例)与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性别、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消化性溃疡率、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腹水率、中性粒细胞、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与脾厚度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OR> 1,P <0. 05),血小板计数与白蛋白则为保护因素(OR <1,P <0. 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等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调节白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现象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秦琍 《医学综述》2012,18(1):158-159
目的探讨肝硬化时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关系,寻求预测EVB的方法。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正常人(A组)、肝硬化-无食管静脉曲张(B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无出血(C组)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合并出血(D组)4组,患者门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3个血流动力学参数,对4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A组正常人比较,肝硬化3组患者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P<0.01),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D组与B、C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与EVB的发生有关,动态监测门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可望成为预测EVB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最大截面直径、平均血流速度,计算血流量(F)和淤血指数(CI)。结果 肝功能Child—Putgh C级患者门静脉的最大截面直径(PYD)、血流速度(PVV)和淤血指数(PVCI)与A级、B级患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PVD、PVV、PVCI、脾静脉淤血指数(SVCI)、脾静脉血流速度(SVV)与无EVB患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受肝功能损害程度影响,且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本组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我院同期住院的5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未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影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各项威胁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重度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胆固醇表现水平等指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重度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胆固醇表现水平均可作为评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因素,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合并E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n=216)和对照组(n=182),统计分析E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与EVB呈正相关,而PLT则与EVB呈负相关。结论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PLT均为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非侵入性临床检查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取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n=20),并选取同期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破裂出血的病例作为对照组(n=20)进行研究,对比分析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腹部超声及CT相关指标即门静脉直径(PV)及脾静脉直径(SV)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PLT、PCT、MP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 0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的最大截面直径、平均流速、流量及淤血指数 (CI)。 结果 :肝硬化组的门静脉直径 (PVD)、流量 (PVF)、淤血指数 (PVCI)和脾静脉直径 (SVD)、流量 (SVF)、淤血指数(SVCI)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肝硬化组的门静脉流速 (PVV)、脾静脉流速 (SVV)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在肝硬化组内部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阳性者的PVD显著大于EVB阴性者 (P <0 .0 1)。PVCI及SVCI亦显著大于EVB阴性者 (P <0 .0 5 ) ,SVV显著小于阴性者 (P <0 .0 5 )。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 ,Child PughC级患者的PVD及PVCI显著大于Child PughA级和B级患者 (P <0 .0 1) ,C级患者的PVV显著小于A级患者 (P <0 .0 5 )。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增多 ,阻力增大 ,而且其程度受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 ,且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  相似文献   

11.
罗德新  吴强  兰练生 《四川医学》2001,22(4):350-351
我们试图运用 B超测定肝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 ,观察其与出血的关系 ,探讨 B超显像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意义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4年 3月至 1999年 3月 ,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156例 ,经食管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检查 ,证实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 ,男 114例 ,女 4 2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4 7.6± 2 3.4岁。按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分为出血组 (48例 )和非出血组 (10 8例 )。采用 B超显像探测门静脉主干直径和脾门处脾静脉直径。所用仪器为 L OGIQα2 0 0和 TOSHIBA SSA- 2 4 0 A,探头频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对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为无创诊断肝硬化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但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进行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脾内静脉支及脾厚的测量值。结果观察组的门静脉、脾静脉及脾厚的B超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脾内静脉支B超测量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血管具有痛苦小,操作简单,安全高等优点,且门静脉、脾静脉及脾厚的B超测量值差异明显,故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196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门静脉内径增宽、血小板计数减少是肝硬化EVH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红色征是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收录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探析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B超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发现21例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症状;在腹部B超检查中,发现16例患者有门静脉主干增宽症状,18例患者有脾静脉内径增宽症状,20例患者有脾脏增厚症状。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增宽、脾静脉内径增宽和脾脏增厚症状成正比。结论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而言,可通过腹部B超技术来检查,可准确判断出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和脾脏的变化,且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06月至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5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了解腹部超声技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结果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中,27例脾脏增厚,28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28例脾静脉内径增宽。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显示:34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增厚、脾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主干增宽的检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腹部B超技术可有效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崔丽贞  陈林  曾文铤 《广东医学》2002,23(8):814-815
目的 探讨眼底血管改变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肝炎后肝硬化有和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各32例,分别检查B超、眼底血管和肝纤维化等指标,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眼底血管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肝硬化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眼底血管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前者眼底血管Ⅲ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眼底血管分级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脾厚度、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观察眼底血管变化可作为了解肝硬化程度、门脉压力和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勤英 《中原医刊》2004,31(13):45-46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一组病例检测了解门静脉和脾门静脉直径大小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率的相关性,探讨B超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郭银燕 《北京医学》2010,32(1):16-18
目的探讨I缸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对101例肝硬化合并腹水者进行生化检测、腹部B超、胃镜检查,分析食管静脉曲张与脾长、脾厚、脾大小(长×厚)、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血小板数、血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及血清-腹水自蛋白梯度的关系。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组血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为1.4±1.0.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为(24.1±10.4)g/L。无食管静脉曲张组血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为1.9±0.9,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为(14.4±8.3)g/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结论当内镜不能顺利实施时,血小板数与脾大小之比及血清-腹水向蛋白梯度可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经济、无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毛朝亮  周力  谭莹 《医学综述》2009,15(18):2860-286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性单一指标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8例住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进行电子胃镜、腹部B超、外周血象检查,分析腹部B超和外周血象等无创性单一指标与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宽,脾脏厚度逐渐增加,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逐渐降低,且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低于参考值下限,但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脾脏厚度及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外周血象可为判断门静脉高压提供参考,但无创性单一指标不能准确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20.
单正兰 《求医问药》2014,(21):41-42
目的:探讨腹部B超联合胃镜检查在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和胃镜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有46.7%的患者存在门静脉主干增宽的情况,有50%的患者出现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情况,有58.3%的患者出现脾脏增厚的情况。本组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有60%的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主干增宽、脾脏厚度增厚、脾静脉内径增宽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腹部B超检查不仅能准确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的病变情况,还可分析出其脾静脉和脾脏的病变情况,在与胃镜技术联合起来使用后可显著提高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