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本文参照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医专业寄生虫病学课程设置 ,将临床医学专业寄生虫病学教学内容置于寄生虫学课程内 ,将课程设置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89-690
人体寄生虫学作为师范院校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对于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医学卫生知识的普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人群寄生虫病病谱已发生大变化,然而现今的人体寄生虫学教材内容陈旧,未能反映当今寄生虫病流行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因此,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国人群寄生虫病病谱发生的变化及当前寄生虫病流行的现状、特点与趋势,针对高等师范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学科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寄生虫学的发展逐渐被忽视。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3位诺贝尔奖得主均是研究寄生虫病的科学家,作为从事寄生虫学教学的青年教师应抓住机遇,根据当前国内外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居安思危,让寄生虫学教学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人体寄生虫学在基础医学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病曾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畜牧业造成过严重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寄生虫防治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许多寄生虫病得到了控制。但是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寄生虫病仍为当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时数减少、教学经费不足,而其它学科教学中又几乎不涉及寄生虫病方面知识的状况,为适应新的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寄生虫病防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当前寄生虫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现就目前寄生虫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1目前…  相似文献   

5.
卢湾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卢湾区居民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今后中心城区开展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滕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抗原皮内实验查肺吸虫,用ELISA方法查弓形虫和丝虫短程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查隐孢子虫感染。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率0.44%,肺吸虫皮试阳性率0.84%,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2.85%,隐孢子虫感染率4.80%,丝虫抗体阳性率0.32%。结论中心城区存在各种寄生虫感染,针对各种寄生虫感染途径积极开展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对防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接受正规寄生虫学课程教育前医学生对寄生虫病知识的态度。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2011级临床、护理、法医、检验专业的医学生612人,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对医学生寄生虫知识知晓情况、对待寄生虫病的态度以及授课建议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12人,有82.03%的学生知晓蛔虫,其次是绦虫;有30.88%的学生表示曾感染过蛔虫;有65.03%的学生知晓经口感染是寄生虫病的常见感染方式;53.10%的学生知晓生吃猪马牛羊肉可感染寄生虫病;74.51%的学生知晓饲养宠物可传播寄生虫病。98.8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寄生虫病知识。学生建议用多媒体上课、多看些真实的寄生虫图片、多看些视频科教片等。结论:授课前医学生对寄生虫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习寄生虫病知识,教师可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寄生虫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德格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610041)吴子松,张世雯,尹光耀,瞿斌德格县卫生防疫站仁真降措卢俊康,通珠寄生虫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寄生虫感染在我省相当普遍[1]。为了解四川省藏族地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我们于...  相似文献   

8.
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4):271-272
我国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区已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有56种人体寄生虫,其中多数为肠道寄生虫[1]。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过去肠道寄生虫病传统的控制方法是药物驱虫,实行全民化治疗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只能是短期内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但不久又可再度感染,防治效果始终不太理想。本文就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分析,以更有效地长期巩固防治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和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20世纪50年代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被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来因地理隔离而局限于某一地区的寄生虫病,如今亦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和蔓延。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寄生虫病流行谱发生了变化,输入性寄生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国际化背景下,对寄生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十分必要,这对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的人才储备和诊治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亦给医学寄生虫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拟结合我国及我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探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老年人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89年6月~10月在对我区人群寄生虫病分布抽样调查的同时,对60岁以上老年人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了调查,现就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许多过去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或正在走向消除,但食源性寄生虫病问题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是经口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华支睾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流行最为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局部地区人群感染率达23%以上。在积极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研究,开展早期诊断技术、溯源和监测技术以及传播阻断疫苗等研究,为有效防控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八个南亚国家和十一个东南亚国家是寄生虫病的高发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疟疾、利士曼原虫、刚地弓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日本血吸虫、蛔虫、鞭虫、钩虫、粪类圆线虫、蛲虫、带绦虫和丝虫等多种人体寄生虫在该地区流行严重,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分析和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有的放矢地制定防控措施,对预防跨境传染病的发生、促进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及彻底消除寄生虫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桂林市居民死因分布情况,为制定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某死因监测点2007~2010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死亡2468例,男性:女性=1.82:1。死因顺位第1位男性、女性均为恶性肿瘤,第2~5位死因顺位男性与女性略有不同;而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伤害的死因顺位有上升趋势。结论以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伤害成为严重威胁桂林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4.
田新雁 《医学综述》2013,19(7):1159-1162
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家禽产业的疾病,甚至可威胁到人类的生命。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单一且反复使用可能促进抗性虫株的产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黄芪可能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该文就近年来对黄芪抗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快,棘球蚴病的流行不仅在传统地居高不下,而且由传统的西北牧区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导致了棘球蚴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为了更有效预防控制棘球蚴病,本文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畜牧业发展等对棘球蚴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免疫系统调节紊乱为特点的疾病。寄生蠕虫感染宿主后,可通过诱发宿主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和/或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产物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可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临床试验证实,某些蠕虫感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与寄生虫感染间的关系,从寄生蠕虫感染诱导的免疫应答和蠕虫源性免疫调节因子可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总结了寄生蠕虫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对寄生蠕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证据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Standard textbooks discuss parasitic disease according to specific organisms. In contrast, patients with parasitic infections present to physicians with a variety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at may involve any of several organ systems and that often mimic nonparasitic diseases. A syndromic approach to the clinical situation may help the physician in considering the most important parasitic agents. Many parasitic infections can be acquired in temperate climates. While often considered tropical or exotic, other parasitic diseases are now seen more frequentl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ecause of immigration and increased world travel. In this review the clinical syndromes associated with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s in North America are discussed, with an emphasis on risk factors and diagnosis of specific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8.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恒温反应、操作简单和耗时短等优点。该技术自2006年面世以来,被逐渐应用于医学、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人畜健康,还阻碍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寄生虫病实现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有助于推进该类疾病的治疗进程,最大程度降低危害。本文综述了RPA技术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在寄生虫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分析RPA技术在原虫、吸虫和线虫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原虫检测方面,RPA技术较为成熟,它的灵敏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吸虫检测方面,RPA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于或优于传统的检测技术。RPA技术在线虫检测方面的灵敏度优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此外,本文还对该技术在寄生虫病防疫工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对郧阳医学院药护学院大学新生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随后进行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半年后在同一群体中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大学新生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30.08、57.92、59.16和81.87、83.62、92.45,差异有显著性(p<0.01),教育前后大学生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与信念、行为形成率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