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镜蛇(Naja naja atra)的蛇毒的分离国内外均有一些报告,它主要的毒性成份是神经毒和心脏毒,已经分离提纯,关于其中两种毒素的药理毒理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我国对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系统的药理、毒性,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仅仅是开始,为了能在粗毒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药理机理研究,我们参考了Tamiya及Abe的报告,应用羧甲基纤维素柱层析和盐浓度直线梯度洗脱方法,对眼镜蛇毒毒性组份进行分离并检定其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8只。眼镜蛇毒按0.5μl/kg注入大鼠左后肢外侧复制蛇伤模型,观察30min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VPL的c-fos、c-jun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VPL区c-fos、c-jun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及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眼镜蛇毒组大鼠VPL区的c-fos和c-jun表达显著增加,可能参与了眼镜蛇毒神经毒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蛇毒是毒蛇毒腺分泌的物质,不同种类的蛇毒因其成份不同,故具不同的毒性。本文主要报告蝮蛇毒、眼镜蛇毒在体外对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蛇毒:蝮蛇毒(江浙产)、眼镜蛇毒(广东产)均由广州蛇毒研究所提供,粗毒活性分别为90%、93%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成年大鼠脊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8只。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在各组大鼠脊神经节BDNF和c-jun的表达。结果:大鼠脊神经节BDNF和c-jun眼镜蛇毒组细胞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且阳性神经元眼镜蛇毒组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眼镜蛇毒能上调脊神经节BDNF和c-jun的表达,这种表达增加可能与脊神经节损伤的代偿性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国内至今研制成功的六种单价抗蛇毒血清中尚无抗眼镜王蛇毒血清。眼镜王蛇伤在所有毒蛇伤中占的比例虽低,但其死亡率极高。本文收集9例危重眼镜王蛇伤患者的治疗并结合部份基础研究,对眼镜王蛇伤患者合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的疗效作一分析,证实抗眼镜蛇毒血清与抗银环蛇毒血清合用治疗眼镜王蛇伤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用氯胺-T法125I标记眼镜蛇毒示踪液及抗眼镜蛇毒血清。小白鼠分二组,用125I-眼镜蛇毒、125I-抗眼镜蛇毒血清分别给小白鼠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的不同时间测定血、颈部肌肉、肝、肺、肾、心等脏器放射性分布。结果发现:125I-眼镜蛇毒在肌肉及肝、肺等器官中于注射后2小时过高峰,在肾脏中浓度高,在脑未见放射性分布,抗眼镜蛇毒血清与眼镜蛇毒分布相似但在肌肉及肺脏有更高的分布。证明抗眼镜蛇毒血清能跟踪分布眼镜蛇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镜蛇毒中毒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c-jun和BDNF在上述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其细胞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眼镜蛇毒神经毒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印度新德里报告32例表现为神经毒和心脏毒症状蛇毒中毒病例的研究,对抗胆硷酯酶药(新斯的明)在眼镜蛇科蛇毒中毒治疗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疗效评价。在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抗毒血清和常规的支持措施治疗的病人,死亡率高达7.7%,而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由广东产中华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分离出来的心脏毒素(Cardiotoxins)对正常人和动物红细胞的直接溶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眼镜蛇毒心脏毒素的溶血作用比较眼镜蛇毒粗毒明显,随着该毒素量的增加、温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溶血率亦随之而上升。人和不同动物的红细胞对眼镜蛇毒心脏毒素有不同的敏感性,其溶血率的大小依次是:豚鼠>狗>兔>人。  相似文献   

10.
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琼脂免疫扩散及动物实验,对我国现有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交叉免疫反应、体外中和作用以及体内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抗眼镜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均有中和作用,但作用较弱,其中和效价为60μg/ml;(2)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联合应用时,其中和效价是它们单独应用的11倍,约660μg/ml;(3)抗金环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及抗五步蛇毒血清虽与眼镜王蛇毒有弱的沉淀线,但却无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蛇毒对人及小鼠传代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应用体外微量培养方法,测定9种蛇毒(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环海蛇、蝮蛇、尖吻蝮,竹叶青及圆斑蝰)对4株人体肿瘤细胞系(鼻咽癌、肝癌、子宫颈癌及胃癌)和2株小鼠传代细咆(骨髓瘤细胞及小鼠肥大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抑制生长作用。结果表明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胃癌及鼻咽癌细胞株对多种蛇毒呈现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thalamicreticular nucleus,TRN)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各6只。灌注固定、取脑包埋、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比较c-jun在各组大鼠TRN的分布情况。结果:眼睛蛇毒组大鼠TRN c-jun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较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TRN c-jun的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眼镜蛇毒含有多种蛋白质成分,其主要毒性成分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直接溶血因子和细胞毒素等。此外还含有酶类。Yang用CM-Cellulose柱层析法分离提纯了台湾产眼镜蛇毒神经毒素,Lee等用羧甲基葡聚糖C-50分离台湾产眼镜蛇毒,获得十三个峰,其中有五个峰为神经毒素。国内用羧甲基葡聚糖C-25等先后分离湖南产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蛇毒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中眼镜蛇毒的抑癌作用引起了很大的关注[1].1眼镜蛇毒的抗肿瘤作用1.1体外实验体外实验分两个层次:一是直接使用粗毒,二是使用提纯的蛇毒成分。我国学者赵蓉等[2]应用9种蛇毒(眼睛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环海蛇、蝮蛇、尖吻蛇、竹叶青及圆斑蝰)的粗毒对多种人类实体瘤细胞株,包括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鼻咽癌细胞株(CNE)、肝癌细胞株(SMC)、胃癌细胞株(MGC80-3)等进行了直接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  相似文献   

15.
眼镜蛇毒(Cobra Venom)是我国眼镜蛇(Naja naja atra)毒腺所分泌的毒液。蛇毒是动物毒素中成份较复杂的混合物,大部份是蛋白质或肽类和具有酶活性的物质,在蛇伤防治、蛇毒研究与综合利用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蛇毒研究发展迅速,因此,蛇毒的采集便显得十分需要。眼镜蛇分布于我国浙江、安徽、云南、贵州、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岛等地。广东省内各地几乎都有眼镜蛇的踪迹,广东省眼镜蛇伤的发病率占各种蛇伤  相似文献   

16.
眼镜蛇毒体外抗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Cobra venom)体外抗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活性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眼镜蛇毒作用于NACC细胞,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法(ATP-TCA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用浓度2.0mg/L的眼镜蛇毒处理癌细胞48h后,试验组细胞凋亡率(52.4%)显著高于对照组(5.7%)。HE染色观察到眼镜蛇毒作用NACC细胞后其形态发生改变。结论:眼镜蛇毒能抑制NAC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广西眼镜蛇毒对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广西眼镜蛇毒(guangxi cobravenom)对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在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眼镜蛇毒作用于NACC细胞,应用三磷酸腺苷一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法(ATP—TCA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用浓度2.0μg/mL的眼镜蛇毒处理癌细胞48h后,试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E染色观察到眼镜蛇毒作用NACC细胞后其形态发生改变。结论眼镜蛇毒能抑制NAC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8.
眼镜蛇,又名饭匙倩、蝙蝠蛇、胀颈蛇、吹风蛇、扁头风。因其遇异常或被激怒时,颈部膨胀出现眼镜一样的花纹而得名。眼镜蛇是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蛇种之一。夏秋季节眼镜蛇咬伤多见。眼镜蛇毒是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素,眼镜蛇咬伤后可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若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9.
蛇毒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蛇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类物质 ,约占蛇毒干粉重量的 90 %~ 95% ,蛇毒蛋白可分两大类 :一是毒素类物质 ;一是酶类。本文主要介绍近 2 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要蛇毒素的研究概况 ,包括其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1 神经毒素 (NT)NT是蛇毒中毒性最强的一类 ,可使受伤者产生弛缓性麻痹和呼吸衰竭 ,NT主要分布在眼镜蛇和海蛇科的蛇毒中。其它科毒蛇的某些种也含该毒。NT又分为突触前NT(pre ATX )、突触后NT( post ATX )和其它的NT 3种。1 1 pre ATX  该毒素主要分布在眼镜蛇科的蛇毒中 ,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常见八种蛇毒包括眼镜蛇毒;银环蛇毒;金环蛇毒;眼镜王蛇毒;蝰蛇毒;蝮蛇毒;竹叶青蛇毒;五步蛇毒。在体外前四种蛇毒通过ADP的诱导,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后四个毒促进家兔血小板聚集。用CM-Sephaex C 50柱层析3.0×65cm。眼镜蛇毒分为9个组份。组份Ⅰ和组份Ⅱ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组份I和组份Ⅱ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鉴定为一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