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化痰止咳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痰止咳合剂30 ml,每日3次,共14 d,2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AA、IL-1β、IL-6、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采用临床COPD问卷(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CCQ)调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清SAA、IL-1β、IL-6、FEV1/FVC及FEV1%、CCQ评分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SAA、IL-6、IL-1β、肺功能、CCQ评分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SAA、IL-6、IL-1β、CCQ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EV1/FVC、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止咳合剂临床疗效确切,可抑制SAA、IL-6、IL-1β水平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发挥降低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丹参多酚酸盐辅助肺康复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及对Th1/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AECOPD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选择肺康复治疗、丹参多酚酸盐辅助肺康复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后2周Th1/Th2免疫应答平衡情况和肺功能,且评估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损伤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L-4、IFN-γ、FEV1、FVC、FEF75%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ECOPD患者实施丹参多酚酸盐辅助肺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可提升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IL-18)的变化,探讨其在 UC 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活动期 UC 患者42例,缓解期 UC 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法)检测 IL-1β和 IL-18的含量,评价含量与 UC 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 UC 组患者血清 IL-1β和 IL-18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 UC 组患者和对照组(P <0.05),缓解期 UC 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 IL-1β和 IL-18含量明显升高(P >0.05);血清 IL-1β和 IL-18含量活动期 UC 重型组高于中型和轻型组,与病情病情轻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623和0.588,P <0.01)。结论活动期 UC 患者血清 IL-1β和 IL-18含量显著升高,其可作为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IL-1β和IL-1Ra的影响,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患者抗炎症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1Ra水平。结果:治疗前血清IL-1β、IL-1Ra和IL-1β/IL-1Ra比值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AECOPD患者,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是其抑制前炎症因子IL-1β释放的同时还促进抗炎症因子IL-1Ra的表达即下调IL-1β/IL-1Ra比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肺力咳合剂,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功能参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问卷和mMRC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则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CAT问卷、mMRC评分、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NO浓度及血清Lp-PLA2、IL-1β、LTB4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FeNO浓度及血清Lp-PLA2、IL-1β、LTB4和hs-CRP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莫西沙星能安全、快速地缓解AECOPD患者加重的呼吸道症状,保护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利于稳定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sodium,MS)对于稳定期(stableperiod,S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8月共60例在我院的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SPCOPD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成常规组(30例)及MS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MS组则另加服MS;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IL-8、IL-10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含MS组及常规组)在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MS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等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IL-8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MS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HSR)、全血低切黏度(LSR)、血浆黏度(ηp)、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IL-8均下降,但IL-10、FEVI%、FEV1/FVC等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治疗SP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苯溴马隆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46例。对照组口服苯溴马隆胶囊,5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检测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尿酸、血沉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8、IL-1β、血尿酸、血沉显著降低,TGF-β1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8、IL-1β、血尿酸、血沉低于对照组,TGF-β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苯溴马隆胶囊可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与分析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3 (IL-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按照急性发作期与临床缓解期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同时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员的血清IL-13、VEGF、TGF-β 1,并给予肺功能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B组与观察A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B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互相呈正相关性,即三者若其中一项升高,另外两项也随之升高(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与FEV1及FEV 1/FVC分别均呈负相关性,即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升高时,FEV1及FEV 1/FVC降低(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IL-13、VEGF、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与诊断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CRF、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IL-10、CRP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及其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分析30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C-反应蛋白,测PaO2、FEV1、FEV1/FV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析IL-10、CRP与FEV1和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在AECOPD患者中,治疗前后IL-10浓度分别为(176.5±71.0)pg/L和(219.9±105.2)pg/L,比对照组(359.3±156.1)pg/L低;治疗前后CRP浓度分别为(23.9±17.8)mg/L和(10.1±4.2)mg/L,均比对照组(6.7±1.8)mg/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0浓度与FEV l%、FEV l/FVC变化呈正相关(P<0.05);CRP浓度与FEV l%、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IL-10浓度较对照组低,而CRP浓度较对照组高;血IL-10和CRP的浓度与肺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廉皓屹  白黎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03-1904
目的:探讨骨折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骨折患者35例,分别于伤后24小时内及3、5、7天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IL-10和TNF-α含量,并分析IL-10和TNF-α水平以及TNF-α/IL-10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骨折患者血中TNF-α含量于伤后第五天起开始下降,至第七天最明显;伤后血中IL-10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TNF-α/IL-10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TNF-α/IL-10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TNF-α/IL-10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后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缓解,丹参多酚酸盐组ET值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0.01),NO、VEGF值较治疗前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杨德芬 《河北医药》2013,(24):3732-373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能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乙型肝炎组)、门诊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各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结果TGF-β1、IL-10、IL-12、IL-18水平肝硬化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有腹腔积液肝硬化患者TGF—β1、IL-10、IL-12、IL-18水平高于无腹腔积液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TGF-β1与IL-10、IL-12、IL-1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TGF-β1与肝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检测TGF-β1、IL-10、IL-12、IL-18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苇茎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AECOPD且中医证型属于痰热郁肺型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患者联合苇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E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及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8(IL-8)等炎症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患者IL-8、TNF-a降低,FEV、FEV1、FEV1/FVC水平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苇茎汤加减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瑞舒伐他汀对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8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6周后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对患者远期(1年)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次数的影响。方法 COPD门诊及出院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d,治疗后16周后复诊观察患者血清IL-8、肺功能(FEV1及FEV1/FVC)、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s,SGRQ)评估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出现AECOPD的次数及住院次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第16周时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肺功能FEV1及FEV1/FVC较对照组改善(P<0.05),SGRQ评分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观察治疗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有减少远期急性加重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栋范 《海峡药学》2014,(6):104-105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1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1、sICAM-1含量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具有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路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03-105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3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和分析两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特点及严重程度的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L-33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的血清L-33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IgE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IL-33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FEV1/FVC、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 98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日2次。对比治疗后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值的变化。结果 FEV1、FEV1%、FEV1/FVC与呼吸问卷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亦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对照组的改善情况不如治疗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疗法对AECOPD疗效肯定,可改善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AECOPD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从气道炎症和与细胞炎症因子关系的角度探讨苦碟子注射剂治疗AE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剂40mL,iv gtt,qd,疗程为14d。2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PN、IL-1β、IL-6、动脉氧分压[P(0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02)]、纤维蛋白原定量(FBG)、D-二聚体定量(DD)等指标,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PN、IL-1β、IL-6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ANP、IL-6、IL-1β、P(O2)、P(CO2)、FBG、DD及CCQ评分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IL-6、1L-1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A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PN、IL-6、IL-1β、P(O2)、P(CO2)、FBG、DD及CCQ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剂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清IL-1β、IL-6及升高APN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发挥降低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口吸入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2揿/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和残气容积(RV)与肺总量(TLC)比值(RV/TLC)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与Th2比值(Th1/Th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后,两组6MWD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CAT问卷和SGRQ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6MWD和CAT问卷、SGRQ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DLCO占预计值百分数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RV/TLC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NO、外周血Th1/Th2及血清MMP-9、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茶碱治疗COPD稳定期整体效果显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