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重构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关系。将112例高血压诊为血瘀、痰瘀患者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心脏结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左室不同构型与血瘀、痰瘀证关系。结果痰瘀组颈动脉IMT较血瘀组明显,痰瘀组左室构型以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为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改变以痰瘀互结证为重。  相似文献   

2.
杨栋  苏慧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4):495-49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组(B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A组MAU、血(尿)β2微球蛋白无明显下降;B组MAU、血(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不但可以有效降血压,同时,可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β2微球蛋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血栓前状态(PTS)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关系。将100例高血压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患者按血瘀、痰证标准分组,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选择检测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系统AT-Ⅲ(AT-Ⅲ)、血浆蛋白C(P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1)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并分析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PTS与血瘀,痰瘀证及血瘀积分关系。结果显示痰瘀组较血瘀组颈动脉IMT、TC、LDL-C、ApoB、GMP-140、vWF、PC、PT、TT均有明显增加或延长。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PTS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是血瘀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CAS)多因素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客观化的指标,将86例高血压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按血瘀证组、痰瘀证组,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 (IMT);测量并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检测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系统AT-Ⅲ(AT-Ⅲ)、血浆蛋白C(P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I)及血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0A),载脂蛋白B(apoB)等,并分析多种危险因素与血瘀,痰瘀证及血瘀积分关系。用逐步判别分析区分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证,结果多元回归显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血瘀与GMP-140、VWF、DD、凝血酶时间(TT)、斑块厚度有关。逐步判别显示痰瘀证与IMT厚度、LVMI、LDL-C相关。说明GMP-140、VWF、DD、TT、斑块厚度是血瘀证诊断的敏感指标;LDL-C、IM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判断单纯糖尿病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20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 、转铁蛋白(TRF) 、β2-微球蛋白(β2-m)和α1-微球蛋白(α1-m)及免疫球蛋白IgG(IgG)的水平.[结果]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组糖尿病性肾病(D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尿mAlb、TRF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α1-m、β2-m、IgG则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组尿mAlb、TRF、α1-m、β2-m、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同样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组肾脏损害要明显重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效果稍佳。(3)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98.91%,特异度为97.92%,诊断符合度为98.7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和尿蛋白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单一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量/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64例)、微量蛋白尿组(5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45例),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上述6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时糖尿病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4组对象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可达82.4%和91.1%,尿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分别达80.4%和86.7%,将Cys C、β_2-MG、MA和TRF4指标联合诊断,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阳性检出率分别达88.2%和93.3%。结论: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和尿液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多指标联合诊断能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2-微球蛋白(Uβ2-MG)、尿1-微球蛋白(Uα1-MG)、尿转铁蛋白(UTRF)和尿免疫球蛋白IGG(UIGG)的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意义。方法检测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妊高征组)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尿UALB、Uβ2-MG、Uα1-MG、UTRF和UIGG值,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尿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患者UALB、Uβ2-MG、Uα1-MG、UTRF、UIGG均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UAL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三组间Uβ2-MG、UIG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轻度组与中度组Uα1-MG、UTR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U 1-MG、UTR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尿蛋白联合检测可有效的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和早期肾损害程度、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N患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DN患儿,并选取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两组人群分别为实验组和参考组,观察两组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尿病肾病患儿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性(r=0.601,P0.05)。结论:检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可有效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对诊断患者病情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NAG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1例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NAG酶等指标,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中医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各证型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NAG酶均高于正常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MG、α_1-MG与中医证型有一定关联,与NAG酶相关性差。结论:可将24 h尿微量白蛋白、β_2-MG、α_1-MG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金生 《中医学报》2021,36(4):721-724
瘀血在演变过程中呈现两种状态,即显性瘀血状态和隐性瘀血状态。显性瘀血状态包括不通而瘀和离经而瘀;隐性瘀血状态包括不畅而瘀和不荣而瘀。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瘀血骤然形成,血管闭塞,继而引发全身血流紊乱,治疗应以峻攻、破瘀、通络、开窍之品活血化瘀攻邪;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病机由"不通而瘀"转变为"不畅而瘀"合并"不荣而瘀",或表现为三者并行的状态,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注射剂为主,辅以口服剂效果明显;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多依赖其生新功能,正是生新功能推动着病情好转和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血瘀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等3种类型,每组30例患者,比较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阳虚血瘀组(P <0.05)。3组患者发病的 BMI、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高,其他指标在不同血瘀证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痰浊血瘀型高血压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痰浊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04例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52例、治疗组(健脾活血化瘀法联合贝那普利)52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活血化瘀法联合贝那普利对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血流黏滞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张学文瘀血证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瘀血证病因复杂,主要有虚、寒、热、燥、情志内伤、膏浊痰湿、外伤、出血等.瘀血可分为凝血、死血、蓄血、恶血4态.瘀血形成后常出现气血亏虚、气机郁滞、痰饮与水肿、化热酿毒、藏腑经络失调等病理演变,治疗方法有散血、活血、化瘀、放血4类,形成治瘀17法,广泛应用于瘀血病证的治疗,发展了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17.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代医药界对于“瘀血”病机与“活血化瘀”治则研究的兴起,现代医家也在更深入地对张仲景所论“瘀血”进行研究探讨。收录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张仲景对“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很是复杂,与气滞、水停等有关;辨证治疗具有鲜明特点,不独治停滞之血;后世对涉及方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颇多,其良好疗效得到肯定,且治疗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肺血瘀证古之记载罕见,现行规划教材中亦弃而不载,然收集先哲所论,参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临床中肺病从瘀论治并不少见,肺血瘀证有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咳痰喘伴有血瘀证,如咯血、胸痛有定处、口唇指甲紫绀,舌紫有瘀斑等。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血黏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为瘀血的病理表现,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活血化瘀药可改善上述情况,亦证明肺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但肺血瘀证常兼见他证,易于被掩盖,肺血瘀证应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20.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属临床疑难病症,系因久病脉络瘀血阻滞所致,治疗当从瘀论治,采用养阴化瘀、益气化瘀、补肾化瘀、健脾化瘀、利水化瘀、活血化瘀六法,临床证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