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从 1996年 6月开始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 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34耳中男 16例 ,女 12例 ,15~42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13例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15例。鼓膜内陷充血 34耳 ,可见鼓室积液征 8耳 ,纯音测听均提示传导性聋 ,声阻抗显示鼓室压为“B”型 15耳 ,“C”型 19耳。1 2 治疗方法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 8例、34耳 ,采用 0°鼻内窥镜 ,用 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置入鼻腔内 2次 ,第 2次棉片应尽量放…  相似文献   

2.
马庆林 《中原医刊》2002,29(1):46-46
自 1997年 6月至 1999年 8月 ,我科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加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共 12 9例 (180耳 ) ,经 6~ 13个月随访 ,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 12 9例 (180耳 )中 ,男 78例 ,女 5 1例 ;年龄 12~ 6 4岁 ,病程 1月~ 4年。主要症状 :均有听力下降 ,75例伴低音调耳鸣。检查纯音测听气骨导差为 15~ 4 5dBHL ,平均为 32± 10 .3dBHL。声导抗检查B型图 14 3耳 ,C型图 35耳 ,鼓室穿刺抽出淡黄色透明稀薄液 137耳 ,黄色粘稠液 2 9耳 ,白色粘液 14耳。液量约为 0 .1~ 0 .7ml.鼻内窥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较好方法。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经鼻咽鼓管导管中耳腔内注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复合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例(10耳)。结果:8例(9耳)听力恢复正常,耳鸣消除,1例(1耳)听力接近正常,耳鸣基本消除,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经鼻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小,疗效肯定,是值得临床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上常见,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我们对58例经门诊咽鼓管吹张和鼓膜穿刺抽液但仍未能好转的病人,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行咽鼓管置管术,进行中耳吹张、抽吸并注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  相似文献   

5.
6.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生  李红霞 《医学综述》2009,15(21):3355-3356
目的观察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探讨分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82例(89耳)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并经咽鼓管注入药液。结果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为90%。结论鼻内镜电视监视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鼻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36 0例、4 0 0耳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 2 5 2例 ,占 70 % ;好转 90例 ,占2 5 % ;总有效率 95 %。治疗前听力平均损失 4 5 .4± 8.2dBHL ,治疗后平均为 33.0± 8.2dBHL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鼓室功能曲线治疗前B型 32 0耳 ,C型 80耳 ,治疗后转变为A型 30 3耳 ,占 75 .8%。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 ,在直视下进行 ,患者痛苦小 ,不破坏鼓膜的正常生理结构 ,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 ,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药物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3例76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6耳,予以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照组33例40耳,单纯口服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疗程结束1个月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及相关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9耳,占52.8%(19/36),好转13耳,占36.1%(13/36),无效4耳,占11.1%(4/36),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12耳,占30.0%(12/40),好转13耳,占32.5%(13/40),无效15耳,占37.5%(15/40),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40耳),均为单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耳),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灌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交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跃进 《浙江医学》2003,25(3):177-177
以往对分泌性中耳炎 (SOM)多采用中耳穿刺、咽鼓管吹张、抗炎等对症处理 ,疗效欠佳。我科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对SOM患者常规用鼻内窥镜进行鼻腔、鼻咽部检查和治疗 ,使患者大多获得可靠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 ,现总结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SOM患者83例 (105耳 ) ,其中男48例 ,女35例 ;年龄6~70岁 ;初诊时间距发病3d~3年不等。纯音测听 :语言频率平均损失20~40dB ,鼓室图为B型或C型 ,蹬骨肌反射大部分患者未能引出。检查 :鼓膜混浊 ,部分呈隆起状 ,无弹性 ,变薄 ,偶见气泡或液平线 ,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咽鼓管阻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局部麻醉下对52例、68耳进行了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插管治疗,其中分泌性中耳炎39例,慢性单纯性中耳炎13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92.3%(48/52),好转率为7.7%(4/52),总有效率为100%。术后9例出现轻度耳痛,3例涕中带血丝,1-2d后消失。结论:内窥镜下咽鼓管插管可在直视下进行,定位准确,易掌握插管的方向和深度,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1997年10月,我们采用王永光等〔1〕设计制造的经口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2例85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病人中,男48例(65耳),女14例(20耳);年龄10~66岁,其中10~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上的优劣及改进方法.方法 将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48例及对照组(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44例,治疗后3个月后复查比较.结果 3个月后复查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8例,治疗组复发1病例改为鼓膜置管,对照组复发8例中,5例先后改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后好转,3例改为鼓膜置管.两组4例因鼻咽咽口黏膜瘢痕而改为鼓膜置管.结论 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避免了盲目性,是传统方法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傅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6):350-350,352
目的 总结咽鼓管导管吹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143例(18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患侧鼻腔插入咽鼓管吹张导管吹张,并注入先锋霉素VI、康宁克通-A、糜蛋白酶的混合液2ml,每周2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愈129耳(70.1%),好转41耳(22.3%),无效14耳(7.6%)。随访122例(141耳),4~12个月内复发18例(18耳),占12.7%。结论 咽鼓管导管吹张注药可改善中耳通气状况,清除中耳分泌物,消除炎症,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娟  智铁铮  姜心 《广西医学》2004,26(6):796-798
目的 探讨电视监视鼻内镜下经欧氏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 ,对门诊确诊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 6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 ,另一组为额镜照明下欧氏管通气法。记录两组所见 ,分析临床疗效的差异 ,以判定各自方法的优劣。结果 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组有效率 87% ,额镜照明下欧氏管通气组疗效为 5 4 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视监视鼻内镜下欧氏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探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用咽鼓管导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发现,7.0%咽鼓管咽口(下称咽口)被遮盖,罕见咽口有畸变者,5.6%,咽口与管腔交接处错位,7.0%软骨部管腔狭窄,0.8%咽鼓管堵塞,这些发现对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中耳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降低复发率,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经药物针吸等保守治疗无效)108例,120耳。在鼻内窥镜导引下切开鼓膜,然后注入药液放入硅胶管。结果:显效99耳,有效21耳,无效0耳。结论:鼻内窥镜下中耳腔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以及病因治疗等综合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咽鼓管吹张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措施。然而由于咽鼓管咽口位置深在隐蔽部不能直视,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吹张有很大难度,效果也不甚满意,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属于有创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方军  熊翰彪 《中外医疗》2009,28(31):50-50
比较分泌性中耳炎的两种治疗方法,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法和咽鼓管吹张法,得出结论,前者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不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