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牙比正常的安氏3种分类经不同的拔牙模式治疗后全牙比的变化。方法:选取252例前牙比正常的患者模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全牙比,了解其变化规律。结果:相同拔牙模式的3种错牙合组矫治后的全牙比之间无大的差别;与拔牙前相比较,3种错牙合组拔牙后的全牙比均有所减小;在安氏Ⅰ类组与Ⅲ类组中,除了第2组(上下颌均拔除第一前磨牙)与第3组(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第4组(上颌拔除第二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与第5组(上下颌均拔除第二前磨牙)间全牙比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安氏Ⅱ类组,不同拔牙模式的全牙比之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前牙比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牙合畸形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拔牙后的全牙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畸拔牙模式对矫治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三种错(牙合)畸形病例经不同的拔牙模式治疗后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变化.方法:选取245例Bolton指数正常的安氏错(牙合)患者的模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了解其变化趋势.结果:3种错(牙合)组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均有变小的趋势;在安氏Ⅰ类错(牙合)与安氏Ⅲ类错(牙合)组中,除了二组与三组及四组与五组间Bolton指数全牙比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组,不同拔牙模式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oIton指数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拔牙后的Bohon指数全牙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磨牙拔除模式对不同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副牙性与骨性错牙合类型一致的患者模型,Ⅰ、Ⅱ、Ⅲ类每组60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采用4种前磨牙拔除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以87%~89%为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参考值,对各组4种拔牙模式下Bolton指数全牙比的
异常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3组完整牙列Bolton指数全牙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Ⅱ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除的异常率小于拔除(P=0.002)。结论从牙量协调的角度考虑,Ⅰ、Ⅱ类错牙合畸形采用4种拔牙模式均可,Ⅲ类错牙合畸形拔除的模式优于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畸模拟拔除前磨牙对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98例不同类型错畸形患者的记存模型,分别计算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均有变小趋势,其中拔5/5、5/4模式降低更明显,与拔4/4、4/5模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不同错类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畸医师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拔牙矫治会降低Bolton指数全牙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正畸不拔牙和拔4 44 4、5 55 5、4 45 5、5 54 4不同模拟拔牙模式后上下颌前磨牙近远中宽度比率,探讨较为合适的拔牙模式。方法:选取93例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都正常的12~16岁患者模型。将4种模拟拔牙模式分为4组,不拔牙模式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不拔牙和4种模拟拔牙模式后上下前磨牙近远中宽度比率,进行方差分析并两两比较。结果:不拔牙与前磨牙不同模拟拔牙模式相比较,上下前磨牙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两两比较,拔54 54和45 45模式与不拔牙组的前磨牙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拔44 44和55 55模式与不拔牙组前磨牙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牙比和全牙比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畸形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前磨牙近远中宽度的比率产生影响。45 45和54 54拔牙模式较为合适,更接近不拔牙的上下前磨牙比率。 相似文献
6.
拔牙矫治对年轻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拔牙矫治对年轻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大小的影响,探讨牙齿位置及颌面形态变化与上气道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6 例拔除4 个第一前磨牙和21 例未拔牙的错(牙合)畸形患者,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将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拔牙组和非拔牙组经治疗后,软腭后气道间隙(SPAS)、软腭尖后气道间隙(MAS)及舌根后气道间隙(IAS)均无显著变化(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PAS改变量与U1-Y距、L1-Y距改变量呈正相关;MAS及IAS改变量与SNB角、U1-Y距、L1-Y距改变量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1-Y距改变量与SPAS及IAS改变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L1-Y距改变量与SPAS及MAS改变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拔牙矫治未引起上气道大小的明显改变,但切牙位置改变与上气道大小改变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咽气道容积差异,评估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其中拔牙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及非拔牙矫治各20例,采用锥形束CT(CBCT)头影测量技术,就矫治前、后3个骨性测量项目、4个牙性测量项目及口咽气道大小进行测量比较。配对t检验比较拔牙矫治组与非拔牙矫治组在矫治前(T0)与矫治后(T1)口咽气道容积差异,两样本t检验评估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口咽气道容积的影响。结果 无论拔牙矫治组还是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后面中部长度及下颌骨有效长度均较矫治前增大(P<0.01);在拔牙矫治组,矫治后上切牙唇倾度、下切牙唇倾度、上切牙凸距及下切牙凸距均较矫治前减小(P<0.01);拔牙矫治组与非拔牙矫治组,矫治前后口咽气道容积及气道最窄处面积的改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矫治组8例患者矫治后口咽部最狭窄区域相对牙合平面位置发生改变,而非拔牙矫治组6例患者矫治后口咽部最狭窄区域相对牙合平面位置发生改变。结论 拔牙矫治Ⅰ类错牙合畸形——拔除4个前磨牙,内收上前牙并不影响口咽气道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非拔牙矫治和拔牙矫治的牙(牙合)矫治效果.方法:测量54例矫治完成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PAR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安氏Ⅱ1拔牙组治疗前的总PAR指数大于非拔牙组,PAR指数的各构成项目中,牙齿错位、覆盖、中线的PAR指数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PAR指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PAR减少的百分率中,咬合关系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病例的错(牙合)较非拔牙病例复杂,主要表现在牙齿错位、覆盖、中线不调方面;只要设计合理,技术运用得当,拔牙和非拔牙均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但拔牙矫治更利于咬合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拔牙模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9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16.11岁±4.47岁.根据拔牙模式分为:T0组(不拔牙)、T1组(拔前磨牙)、T2组(拔磨牙)和T3组(拔下切牙).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模型应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进行评价,对各组治疗前后的加权PAR总分值、加权PAR总分值减少、加权PAR分值减少率及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加权PAR总分值减少和加权PAR总分值减少率在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减少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拔前磨牙组、拔磨牙组、不拔牙组和拔下切牙组;②四种不同拔牙模式组中均无变坏或无改变,极大改善97例,占总例数的89%,改善12例,占总例数的11%;③不同拔牙模式组之间的矫治等级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拔前磨牙组中极大改善所占比例最大,而拔下切牙组中极大改善比例最小.结论 四种不同拔牙模式都能起到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牙[牙合]关系的目的 ,但拔下切牙的模式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步中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5)
目的:观察安氏Ⅰ类错耠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对支抗的不同需求,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牙合)需减数治疗病例25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常规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25例均获得正常覆(牙合)覆盖,尖牙和磨牙中性关系,患者侧貌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非常规拔牙模式可消耗下颌支抗,保护上颌支抗,更好地维护了磨牙的中性关系,使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青春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减数第一双尖牙矫治前后的牙颌面软硬组织X线影像的变化.方法选择14例青春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减数4个第一双尖牙,对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结果输入计算机,经过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ANB值、上下切牙的唇倾度、面凸角、上下唇凸点至Ricketts平面的距离减小;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上唇凸厚、鼻唇角以及上下唇角增大.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减数4个第一双尖牙,软硬组织变化一致,前牙覆盖正常,磨牙由远中关系变为中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和拔除第二前磨牙安氏Ⅰ类错病例治疗前后下唇软组织变化的比较,探讨两种拔牙模式的异同。方法:选取50例安氏Ⅰ类(骨性Ⅰ类)临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拔4个第一前磨牙和4个第二前磨牙病例各25例,按性别、年龄、骨面型、拥挤度严格配对,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软组织的14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相对X、Y轴的绝对值测量中,治疗前两组无任何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线距的明显增长表现在垂直方向上,而第二前磨牙拔除组表现在在水平方向上。在软组织测量项目中,治疗前第一前磨牙拔除组颏唇角和下唇厚度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拔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拔除第一前磨牙组下唇倾角、下唇长、下唇基部厚度、颏唇沟深度增加,而颏唇角、下唇基角、下唇厚、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小。拔除第二前磨牙组颏唇角、下唇倾角、下唇基角、下唇基部厚度均增加,其中下唇倾角和下唇基部厚度的变化明显;下唇长、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少,而下唇厚基本不变。结论: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组在治疗前后下唇的各项软组织角度和线距变化均无统计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研究实际与模拟拔除前磨牙对Bolton指数及咬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后获得较理想咬合关系的牙牙合模型60幅(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各30副),测量其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全牙比;同时对30例非拔牙矫治者进行4种模式的前磨牙模拟拔除,并计算其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并与实际拔牙组、非拔牙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际拔牙组与非拔牙组Bolton指数的前牙比无显著性差异,全牙比拔牙组比非拔牙组小(P<0.001)。4种模拟的前磨牙拔除模式Bolton指数的全牙比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实际拔牙组的全牙比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小于非拔牙组的全牙比,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矫治较非拔牙矫治后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小,此变化是建立理想咬合所必需的。不同前磨牙拔除模式的Bolton指数全牙比相近,对咬合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错殆畸形患者口咽部气道大小及三维形态的差异,探讨颅面结构与上气道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成年错殆畸形患者(18-40岁)正畸治疗前锥束CT资料,根据ANB角的大小分成Ⅰ类,Ⅱ类,Ⅲ类3种不同矢状骨面型组,每组30例。利用Mimics10.01软件测量口咽部气道体积、面积、高度、最小截面处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及截面面积,在SPSS13.0统计数据包中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气道大小及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口咽气道体积:Ⅱ类、Ⅰ类、Ⅲ类逐渐变大,气道高度:Ⅱ类、Ⅰ类、Ⅲ类逐渐变小,Ⅱ类患者舌咽部气道的体积和平均截面积明显小于Ⅰ类和Ⅲ类的患者,3种不同矢状骨面型组之间口咽部气道最小截面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Ⅲ类,Ⅰ类到Ⅱ类患者口咽气道的形态是由宽阔型向狭长型转变,Ⅱ类患者呈现明显狭长的口咽气道形态。 相似文献
17.
Andreas Jäger Bert Braumann Christian Kim Susanne Wahner 《Journal of orofacial orthopedics》2001,62(4):275-28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results concerning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III using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85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66 and 1998 were reviewed under strict, pre-defined criteria. Of these, 12 studies presenting 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reviewed with Dstat 1.10 software in order to calculate a standardized treatment effect variabl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variances of the different effect variables as well as a composite effect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latter, each individual effect variable was weighted by the reciprocal of its variance, with predefined study characteristics being used for categorical model calculations. Our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composite effect of the therapy on the skeletal components (SNA: 1.4 degrees, composite effect = 1.11; SNB: -1.3 degrees, composite effect = -0.94; ANB: 2.6 degrees, composite effect = 1.73; lower anterior face height: 1.6 mm, composite effect = 0.85) as well as on the dental components of the face (inclination of upper incisors: 1.6 degrees, composite effect = 0.37; inclination of lower incisors: -3.7 degrees, composite effect = -0.87). However, several of the individual effect variable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lack of homogeneity. Study characteristics which might possibly account for this variability were the patients' ages at the start of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with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In summary, maxillary protraction was sh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tool in judg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a given clinical therapeutic concep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与患儿语音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3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为试验组,并随机选择40名替牙期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将患儿发音错误数量与其X线头影测量片的牙、颌、面的软硬组织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替牙期骨性安氏Ⅲ错患儿大多数存在发音异常,错误发音与反覆盖及OBJ(覆与覆盖之和)呈高度相关,与上下切缘间的距离呈高度正相关,与TD-PW(舌背最高点至咽后壁距离)呈正相关。结论 替牙期安氏Ⅲ类骨性反患儿大部分存在语音功能障碍,发音功能障碍与切牙关系及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口外J钩配合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口外J钩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1分类需拔牙矫治患者,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J钩口外牵引,关闭拔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并对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与分析.结果口外J钩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口外J钩可有效地防止上颌支抗丧失;同时可减少因Ⅱ类颌间牵引而致上前牙伸长,达到改善外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