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SH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HIE共54例.至入院96 h有效病例41例,随机分为SHC组和对照组(SHC组21例、对照组20例).SHC组患者生后<6 h开始给予SHC治疗,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0.2)℃,直肠温度维持>34.5℃,持续72 h,然后自然复温;对照组患者直肠温度维持36~37.5℃.进行心电图、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部温度和直肠温度监测.观察主要不良反应:病死率、严重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或出血、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结果 SHC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9.52%(2/21例)和15%(3/20例).死亡者均为重度HIE.2组均无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结论 SHC 72 h治疗新生儿HIE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哑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生后6 h内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亚低温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稳定内环境,维持血压、血糖、血流灌注、通气、止痉、对症、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护脑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加用在出生后6 h内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72h后再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血生化(血电解质及心肝肾功能)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低组治疗中后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亚低温组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具有近期及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中重度HIE患儿5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持续72 h。连续监测两组患儿心率、呼吸、血压,并监测出生后6 h、24 h、72 h的pH值、血糖及电解质。结果治疗组亚低温期间心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监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硬肿症、心律失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HIE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对HIE患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方法将23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使新生儿鼻咽温度保持在(34±0.5)℃,持续72h,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动态监测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血糖、电解质、肝、肾等功能。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心率失常、低血糖、低血钾等。治疗组鼻咽温度降低,患儿心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两组pH,Na+、K+、Ca2+浓度,血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行选择性头部降温,维持鼻咽温度于(34±0.5)℃,直肠温度于34±35℃是安全的,可应用于具有重症监护条件的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及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HIE患儿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6例和亚低温组24例。常规组接受维持血压、酸碱平衡及控制惊厥、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变化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72h两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最高电压、最低电压均高于治疗前,且亚低温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d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28d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亚低温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内环境紊乱、心律失常、低血压、抽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中、重度HIE患儿伤残风险,保护患儿脑功能,改善神经运动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 6例中重度 HIE患儿作为治疗组 ,同期住院的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 1 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0± 0 .2 )℃ ,维持 48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均在生后 48h内开始亚低温治疗。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治疗组检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观察硬肿发生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儿心率减慢 ,与对照组 2 4 h、48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值、P值分别为 1 .93,<0 .0 5;2 .0 4 ,<0 .0 1 ) ,呼吸、经皮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暂停、硬肿症。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上是安全的 ,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的安全性。方法 :将 32例中重度 HIE足月新生儿 ,出生体重 3.5± 0 .5 kg,5 min Apgar评分 <5分 ;生后 6h内存在脑电图异常和 (或 )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治疗组 1 6例和对照组1 6例。治疗组于生后 6h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0土 0 .2℃ ,持续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治疗组还检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观察硬肿发生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儿心率减慢 ,与对照组 2 4 h、48h、72 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t值、P值分别为 1 .93,<0 .0 5 ;2 .0 4 ,<0 .0 1 ;2 .0 6,<0 .0 1 ) ,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硬肿症、呼吸暂停、心律失常、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钠等。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切实可行 ,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肾、肝及代谢功能无不良影响 ,故该温度对于窒息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2010.01~2010.12大庆龙南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低温组在生后12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0±0.5)℃左右,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近期疗效.结果 (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比较亚低温对34~35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中心既往3年来31例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为亚低温组,30例同胎龄HIE患儿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收集临床资料(出生体重、胎龄、入院日龄、性别、Apgar评分、羊水情况,亚低温开始前及亚低温时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血压及并发症等情况)及外周血样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糖、血气等检测,并行随访。结果:①亚低温组与对照组间在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以及亚低温开始前心率、呼吸等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②入组时两组在辅助检查方面无显著差异;亚低温结束时两组间除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外也无明显差异;出院前两组头颅MRI检查均示异常,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亚低温组要好于对照组;③两组间除喂养不耐受外在其他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别;④亚低温组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评分(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持续改善、好于对照组;头颅MRI在3、6个月随访时改善率好于对照组。对于重症HIE患儿,最终脑瘫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34~35周患儿有较高的脑保护价值和较好的安全性,但尚需进一步多中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1年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E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神经行为能力评分(NBNA)、神经学评分、发育评分的变化.结果 :① 治疗24h、72h、1周,两组NSE、S-100B、神经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各时间点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②治疗1、2、4周,两组NBNA评分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③观察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患儿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同组3月龄比较,两组6月龄、12月龄MDI、PDI评分均上升.结论 :采用EPO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HIE患儿,神经保护作用显著,且可改善患儿神经功能,促进其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49例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肛温维持在36~37 ℃.低温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于出生后12 h内即给予全身系统性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5~34.5 ℃,持续72 h.治疗期间监测2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结果:低温组患儿治疗期间心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心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在检测过程中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患儿在低温治疗结束后12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密监测下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各20例。二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出生6h内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鼻咽部温度(34.0±0.5)℃,肛温(35.5±0.5)℃,持续72h。并以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后3天血清NSE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和治疗对照组患儿NS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亚低温组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结论:NSE水平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的较好的生化指标,临床上早期用亚低温治疗中、重度HIE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吴本荣 《吉林医学》2013,34(21):4254
目的:分析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1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部亚低温是治疗新生儿HIE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常温组、亚低温组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病死率分别是18.2%(2/11)和27.3%(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治疗72小时后心率减慢(P<0.05),但停止亚低温治疗后差异很快消失(P>0.05);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亚低温组高于常温组,分别为36±9分、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8例HIE新生儿随机分入对照组(18例)与治疗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36.7~37.5℃; 治疗组在生后2~6h除常规支持外,头部给予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儿24h、48h、72h心率、血压、呼吸以及神经系统评估,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治疗组较治疗前心率均减慢(P〈0.05),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安全、可靠,同时积极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头部亚低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神经行为情况(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1%比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BN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头部亚低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HIE患儿护理中,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神经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HIE足月新生儿22例,其中全身亚低温治疗组12例(HT组),正常体温组10例(对照组).HT组在生后的72h内维持全身体温在33~34℃之间,比较HT组和对照组患儿生后6h、24h、48h、72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酸(UA)及尿肌酐(Ucr)水平.结果 HT组24hALT、CK-MB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48hALT、CK-MB、U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72hALT、AST、LDH、CK-MB、U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HT组有3例进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对照组6例进展至MOD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可保护窒息新生儿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吕秀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3,(1):57+40-57,40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行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生后14d、28d,治疗组均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对HIE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较低,能减轻颅脑损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比较亚低温对34-35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有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中心既往三年来31例HIE患儿纳入此项研究,同时纳入30例同胎龄HIE患儿为对照,所有患儿入院后完成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采集,并行随访。结果:(1)亚低温组与对照组间在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以及亚低温开始前心率、呼吸等基线资料均无差异;(2)入组时两组在辅助检查方面无显著差异;亚低温结束时两组间除NSE外也无明显差异;出院前两组头颅MRI检查均示异常,但NBNA评分亚低温组要好于对照组;(3)两组间除喂养不耐受外在其他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别;(4)亚低温组CDCC评分持续改善、好于对照组;头颅MRI在三个月、六个月随访时改善率好于对照组。对于重症HIE患儿,最终脑瘫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34-35周患儿有较好的脑保护价值、拥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度窒息致HIE足月新生儿50例,按选择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亚低温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硬肿症的预防及护理、神经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消化系统监护和泌尿系统监护。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2 h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出院时由专业人员对患儿NBNA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24 h和72 h后,两组患儿心率、呼吸、SPO2、MAP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出院时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对患儿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辅以全面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