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67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25.7%)退出PD,43例中死亡20例(46.5%),转血液透析(HD)治疗21例(48.8%),肾移植1例(2.3%)及失访1例(2.3%),调查其死亡及转HD治疗的原因。结果:20例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主要原因为感染(3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30%),经济因素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21例腹膜透析患者转HD的首要原因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47.8%),医保政策也是转血透的重要原因(17.4%)。结论:①感染及心脑血管疾病为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与全身营养状况不良,钙磷失调有关。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为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转HD治疗的主要原因。③经济因素及医保政策也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治疗,目前仍无特效方法。透析疗法开展后,对降低本病病死率有一定的作用。临床报道均以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为主,作者等自1983年以来采用胃肠透析(GID)疗法取得一定效果,现将 GID 的方法、疗效及有关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在流行性出血热(EHF)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EHF肾衰患者进行交叉设计,分别接受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血液透析,观察出血,透析0、2、4h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情况以及透析效果.结果无肝素组无1例加重出血,透析0、2、4小时APTT、PT、PLT无明显变化.但凝血发生率45%,30%需更换透析器.LMWH组无1例发生凝血,仅1例出血加重(1.5%),透析2hAPTT,PT较透前明显延长(P<0.05),透析4h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透析0、2、4h PLT无明显变化.LMWH组透析效果优于无肝素组(P<0.05).结论LMWH安全、透析效果佳,可广泛用于EHF急性肾衰血液透析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胃肠透析治疗EHF肾衰(33例)与对照组(31例)相比,经透析治疗后,Cr.BUN下降,BPC上升,胃肠道与神经精神症状等改善较明显,胃肠透析治疗与血透、腹透疗效相似,但胃肠透析无明显副作用。我们确信胃肠透析可作为EHF肾衰的有效且简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卧床的持续性腹透(CA PD)是近年来腹膜透析的一大进展,主要用于慢性肾衰需长期透析的患者,尤其对并存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以及不宜做血液透析(HD)、采用一般治疗比较困难者更为适宜,其效果优于间歇性腹透(IPD)。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之一,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全球的腹透应用率不尽相同,加拿大为37%,我国香港为80%,而中国平均仅为9%。长期以来,腹透一直被认为是血液透析(HD)的补充治疗,只有当患者无法进行HD治疗时,才尝试腹膜透析。然而事实上腹膜透析,特别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方法。CAPD治疗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中自行透析。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CAPD与HD一样有效,甚至  相似文献   

7.
胡文主 《安徽医学》1996,17(4):43-44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在基层医院由于一般无透析条件,治疗往往非常棘手,是造成EHF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酚妥拉明与速尿治疗EHF急性肾衰14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420例患者,统计患者腹膜透析后衰弱发生情况,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分析慢性肾衰患者腹膜透析后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后,420例慢性肾衰患者中发生衰弱53例,占比为12.62%;与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透析不充分和透析低血压比率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P<0.05);两组在透析时间、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不充分、透析低血压、血清CRP水平高是慢性肾衰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腹膜透析后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可能为透析不充分、透析低血压、血清CRP水平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用来延长慢性肾衰(CRF)患者生命的透析方法主要是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1.透析疗法的适应症(1) 不可逆性CRF.最近认为对CRF应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前即开始透析,利于保持一定劳动力。但限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和能开展透析的医院有限,仍是在非透析疗法无效并出现如下情况才开始透析:①具有明显尿毒症症状;②有明显水钠潴留;严重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9例EHF多尿期肾衰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都存在低白蛋白血症,认为其发生的主要机理为低白蛋白血症所致的循环血量不足,患者处于“亚临床休克状态”,脏器灌注不良,以致最后发生多尿期肾衰;治疗宜针对低白蛋白血症这一主要矛盾,及时应用大量血制品以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可获良好疗效,明显优于应用腹膜透析治疗,两组相比P=0.000075,认为腹膜透析疗法不适用于多尿期肾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紧急血液透析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疗效。方法共有32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病人,行血液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治愈18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31.25%。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刚  李秋  李永柏 《重庆医学》2003,32(6):674-67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对26例ARF采用血液速析(HD),3例ARF患儿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1例采用HD PD治疗。结果 ARF患儿透析后血BUN、Cr显著下降,同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ARF患儿经过透析后25例临床治愈,血BUN、Cr恢复正常,4例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1)HD和PD是ARF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HD和PD可改善ARF患儿危急的状况,但ARF患儿预后与ARF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严重程度、ARF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等密勿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12例患者进行26次HD的方法并分析。结果:12例患者分别进行1-3次HD后尿毒症症状消失,肾功能明显改善,全部痊愈出院。透析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HD治疗ARF疗效迅速、安全、可靠。HD成功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及血容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 HD)救治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18例MODS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HP HD治疗,治疗前进行MOD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气分析和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后存活12例.与治疗前相比较,HP HD治疗后氧合指数(PO2/FiO2)有明显改善,压力调整心率(PAHR)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纤维蛋白原(FIB)、CRP、ET明显下降(P<0.05),血尿素氮(BUN)、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显著改善(P<0.01).结论:HP HD治疗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脱水后组织器官间质水肿减轻有关,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ET、CRP,改善肝、肾、心肌、凝血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技术对急性肾衰竭(ARF)患者外周血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肾内科确诊的A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两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血;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正常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SAA、IL-10水平。结果:①灌流及透析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SA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IL-1β、S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灌流及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SA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治疗后IL-10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外周血促炎症因子IL-1β、SAA及抗炎症因子IL-10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存在炎症反应;血液灌流能清除急性肾衰竭患者外周血中促炎症因子IL-1β、SAA,而对抗炎症因子IL-10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各种血液净化疗法对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RF)、ARF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药物毒物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日本东丽TR-321型血透机,NiproFB-70、90、110透析器对42例ARF、CRF患儿进行HD181次;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1例3次;应用TR-321血透机,爱尔(Aier)YTS-100血液灌流器对3例药物、毒物中毒进行HP6次。结合190次小儿血液净化中的操作特点,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处理对策。结果42例ARF、CRF患儿经HD治疗后,尿毒症症状明显改善,氮质血症、高钾、低钠血症及严重代谢酸中毒予以纠正,尿毒症脑病得以清醒。3例药物、毒物中毒患儿经HP治愈。本组45例患儿治愈好转率91.1%,病死率2.2%。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ARF、CRF和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dfailure,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45例ARF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45例,治愈31例(68.9%),好转7例(15.6%),死亡7例(15.6%)),并发症:低血压14例次,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11例次,热原反应6例次,透析器阻塞1例.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ARF的有效措施,能明显缓解病情,提高ARF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儿血液透析(HD)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年龄11个月至13岁的ARF患儿,按小儿特点施行HD治疗及护理。结果24例中18例ARF患儿在1—3次HD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再经2~4次HD治疗后,水肿消退,尿量增加至500-1200ml/d,Cr由245—568μmol/L降至124—265μmol/L,BUN由26.5—52.0mmol/L降至12.5~23.0mmol/L。24例中18例ARF患儿于住院15—30d痊愈出院;4例转为慢性;2例病情危重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应用HD治疗小儿ARF应熟练掌握置管技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HD中的监测和护理,可降低HD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3月急诊住院58例ARF患者血液净化前、净化后4 h及38例健康人进行血浆中D-D含量及PAI水平测定。ARF患者血液净化方法随机采用血液透析(HD)(31例)、血液透析滤过(HDF)(27例)。结果 ARF患者D-D含量及PA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D-D(0.83±0.04)与(0.48±0.03)mg/L,P=0.000 2;PAI(14.95±0.73)与(8.03±0.30)103kat/L,P〈0.0001;]HD治疗4 h后D-D含量和PAI活性较治疗前升高[D-D(0.89±0.05)与(1.48±0.37)mg/L,P=0.018;PAI(14.89±1.78)与(22.10±3.56)103kat/L,P=0.025],而HDF治疗后D-D含量和PAI无明显变化[D-D(0.91±0.06)与(1.12±0.09)mg/L,P=0.65;PAI(15.81±1.98)与(16.10±2.56)103kat/L,P=0.86]。结论 ARF患者D-D、PAI水平升高,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HD可以加重这种改变,而采用HDF治疗可避免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在急性肾衰竭治疗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MV)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MV治疗。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的68例患者血pH、PaO2、PaCO2、SaO2明显改善,成功率达71.58%,死亡27例(28.42%),并发症29例(30.53%)。结论 MV是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MV时机的选择和原发病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