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硅胶、SephadexLH一20凝胶等柱层析方法及重结晶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波谱技术和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糙叶五加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胡萝卜苷(2)、蜜蜡酸(3)、槲皮素-3-0-β-D-吡喃葡萄糖苷(4)、虫漆蜡酸(5)、正十六烷酸(6)、山奈酚(7)、芦丁(8)、槲皮素(9)、正三十四烷酸(10)。结论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糙叶五加叶的物质基础,为今后开发该植物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地研究五加属植物细柱五加皮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热甲醇分别对细柱五加皮的根进行提取后,采用Diaion HP-20P,Chromatorex ODS,Sephadex LH-20和硅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以及直接和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确认。结果 从根皮中得到二萜类等6个化合物:五加酸(Ⅰ),异贝壳杉烯酸(Ⅱ),l芝麻素(Ⅲ),豆甾醇(Ⅳ),β-谷甾醇(Ⅴ)和刺五加苷B(Ⅵ)。结论 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细柱五加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细柱五加果实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苷Ⅳa甲酯(1),竹节参苷Ⅳa丁酯(2),Acankoreoside D(3),acantrifoside A(4),β-胡萝卜苷(5),3-epi-betulinic acid(6),16-α-羟-19-贝壳杉烷酸(7).结论 化合物1,2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薤(Allium chinense G.Don)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薤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性质结合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分离得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薤的体积分数6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N-对香豆酰酪胺(1),N-顺式-对香豆酰酪胺(2),无梗五加苷D(3),β-D-吡喃果糖(4),β-D呋喃果糖甲苷(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蛇莓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蛇莓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95%乙醇回流提取,对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蔷薇酸(1),arjunic acid(2),对羟基桂皮酸(3).芹菜素(4),山柰酚(5),2α-羟基乌苏酸(6),2α-羟基齐墩果酸(7),委陵菜酸(8),刺梨苷(9),翻白叶苷A(10),野蔷薇苷(11),紫云英苷(12)和异槲皮苷(13).结论:化合物2~5、10、12均为首次从蛇莓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红花岩黄芪新天然产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红花岩黄芪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多种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花岩黄芪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warangalone-4′-methyl ether(1), 阿佛洛莫生(2),5, 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 (3),芒柄花素苷 (4),柚皮素-5, 7-二-O-葡萄糖苷 (5),芹菜素(6)和水仙苷 (7).结论: 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鹤藤(Argyreia acuta Lour.)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MCI柱色谱、半自动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白鹤藤的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0-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4-0-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2)、3,5-0-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3)、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4)、木栓醇(5)、木栓酮(6)、菠甾醇(7)、豆甾醇(8).结论 化合物1~7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uolucrata 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NMR、ESl-MS、EI-MS和圆二色光谱等各种波谱和光谱方法对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个异香豆素、2个苯丙烯酸葡萄糖苷和7个黄酮化合物.分别是(2R)-圣草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S)-圣草酚-5-0-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根皮苷(Ⅱ)、3一羟基根皮苷(Ⅳ)、三叶苷(Ⅴ)、(反式)-3,4,2',4',6'-五羟基查尔酮-2'-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金鱼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反式)-1-O-对香豆酰基-β-吡喃葡萄糖苷(Ⅶ)、(反式)-1-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短叶苏木酚酸甲酯(X).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筒鞘蛇菰苷(baIaninvolin).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春水柏枝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鼠李秦素(Ⅰ)、7-甲氧基-山柰酚(Ⅱ)、鼠李素(Ⅲ)、槲皮素(Ⅳ)、3,4,3′-三甲氧基-鞣花酸(Ⅴ)、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Ⅵ)、3′-甲氧基-鞣花酸-4-鼠李糖苷(Ⅶ)、3,3′-二甲氧基-鞣花酸-4-葡萄糖苷(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海芒果Cerbera mangha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芒果茎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降毛荚醛(norviburtinal,Ⅰ)、海芒果醛(cerbinal,Ⅱ)、5α-豆甾-3,6-二酮(Ⅲ)、β-谷甾醇(Ⅳ)、α-香树脂醇(Ⅴ)、棕榈酸(Ⅵ)、水杨酸(Ⅶ)、胡萝卜苷(Ⅷ)、黄夹环烯醚萜苷(theviridoside,Ⅸ)、D-葡萄糖(Ⅹ)。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Ⅶ、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