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提高连翘败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麻黄、苦参、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1)]-0.04%磷酸(10∶9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0.042 2~0.464 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8.96%(n=6)。结论本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以更好地控制连翘败毒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花蜜饮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苍耳子、白芷、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含量在1.60~8.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5%,RSD为1.60%.结论本法可用于花蜜饮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银翘退热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连翘和甘草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1.10%。结论:方法专属性、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金菊七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苍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陈皮、苍术;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04296~0.12888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1.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雪芳  陈杰  李卓明 《中成药》2004,26(11):900-904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金银花、连翘、黄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黄芩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连翘;绿原酸在0.108~0.6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1.28%;黄芩苷在0.156~1.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32%.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抗感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分离,以乙腈-0.4%磷酸(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通过薄层鉴别,分别检出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连翘中的连翘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制剂中绿原酸的线性关系为A=30 461C-5938.8,r=0.9998,RSD=1.01%,表明绿原酸在10.2~102.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相似文献   

7.
农英高  莫海玲  于灿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79-1979,1981
目的研究排石I号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广金钱草、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排石I号颗粒中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金钱草、泽泻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01032~0.10320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1.50%(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排石I号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9)
目的建立消食十味丸的薄层鉴别和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消食十味丸中荜拨、石榴、诃子和连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食十味丸中没食子酸、肉桂酸和连翘苷的含有量,综合评价其质量。结果消食十味丸中荜拨、石榴、诃子和连翘薄层色谱鉴别均呈阳性;没食子酸、肉桂酸、连翘苷分别在10.0~100.0μg/m L(r=0.999 1)、1.0~5.0μg/m L(r=0.999 3)、1.0~5.0μg/m 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1%),肉桂酸为96.9%(RSD为1.4%),连翘苷为97.2%(RSD为1.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测定3个企业生产的消食十味丸中没食子酸、肉桂酸和连翘苷的含有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紫金化毒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栓剂中金银花、连翘、关黄柏、五倍子进行定性鉴别[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绿原酸和连翘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和连翘苷进样量分别在0.07976~1.994μg(r=0.9998)、0.1202~3.005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11%、99.17%,RSD分别为0.92%、0.8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能够有效控制紫金化毒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苍乌合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主要药物苍耳子、乌梅、辛夷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苍耳子、乌梅、辛夷的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薄层色谱法可作为苍乌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金柴抗感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连翘和柴胡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连翘和柴胡的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均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方法学考察表明,绿原酸进样量在0.025~0.75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0%(n=6),RSD=1.5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金柴抗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完善鼻炎灵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苍耳子、辛夷、薄荷、细辛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78 nm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在0.125 6~2.19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05%,RSD 1.66%,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用于鼻炎灵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定鼻渊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苍耳子、白芷、辛荑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含量在0.1~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1.71%。结论:方法可靠、实用,可用于鼻渊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辛夷、连翘、白芷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腺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薄层色谱法可准确地对辛夷、白芷、连翘进行定性鉴别;腺苷在0.08~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1.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双花抗病毒口服液中的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和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金银花和野菊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对其连翘中的连翘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和广藿香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检测浓度在0.011 2~0.089 6 m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17%);连翘苷检测浓度在0.010 5~0.168 m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00%)。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茯苓止痒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茯苓止痒丸中的苍术、黄柏及甘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茯苓止痒丸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苍术、黄柏、甘草具有鉴别特征,阴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0.4152~2.076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0.36%。结论: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茯苓止痒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苍耳子中酚酸类化合物的鉴别及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鉴别苍耳子药材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比较和分析不同产地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建立苍耳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及质谱数据等综合信息鉴别苍耳子药材中的酚酸类成分,采用UPLC对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0.4 mL.min-1,柱温35℃。结果:对苍耳子药材中的9种酚酸类成分的化学归属进行了指认,并测定了24批苍耳子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3.5~350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平均回收率(n=6)为101.7%。结论:苍耳子中特征化学成分的识别可以显著增强其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专属性,而快速准确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也是苍耳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检测手段,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结合,对于苍耳子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五虎芷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芷、当归、马钱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白芷、当归、马钱子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阿魏酸在0.0388~0.3104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7.16%,RSD为1.26%(n=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性好,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标准,便于控制该制剂质量。方法制剂中的君药连翘、当归,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剂中的连翘苷、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连翘、当归的薄层色谱中,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时,连翘苷进样量在0.0718~1.07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RSD=0.22%);绿原酸进样量在0.0527~0.79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0.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应用于肠痈消炎合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抗炎消肿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地丁、蒲公英、栀子、连翘,以HPLC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可明显鉴别地丁、蒲公英、栀子、连翘,黄芩苷在0.016 48~0.082 4 g.L-1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 0.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