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干预以及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4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本社区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并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分成比例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社区干预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方法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宣教,饮食、运动、心理、服药等干预.结果改变了原来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对高血压的认识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控制高血压,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吕雪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84-518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对2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采取相关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药物指导、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加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社区,运用综合心理干预佐治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1例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48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联合心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血压值均较实验前下降(P<0.05),且心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究社区有效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可靠方法,从而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帮助。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病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48例。采用社区饮食、运动指导等干预措施。观察比较本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SBP、DBP和QOL评分结果。结果在SBP、DBP和QOL评分结果上,干预后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与干预前的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社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我社区所提出的社区饮食、运动指导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n=47)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n=43)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以实施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营养干预、运动锻炼、心理护理为干预重点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3年后,健康教育达标率、高血压控制率和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孙晓荣 《中国校医》2012,26(5):349-3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36例,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然后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用药等),1年后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李静 《工企医刊》2013,26(1):39-4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 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对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效果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具有及时性、系统性,随访方便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及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下的降压效果.对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的疗效以及降压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社区2011年2月-6月接受临床护理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0例老年患者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方法,通过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及非药物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该组设为观察组;另外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提供的高血压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进行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分别对老年人的饮食健康、锻炼运动等方面作为综合护理干预的重点环节,该组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老年人在接受社区护理2年后的降血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降压护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照组30例老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患者通过长期培养,已经形成了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室外锻炼,高血压病引起的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降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持平稳的血压状态,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社区登记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128例,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结果 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干预后平均收缩压为(129.9±10.3) 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8.5±13.1) mm Hg (P<0.05);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干预后平均舒张压为(83.8±10.8) 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99.7±11.2) mm Hg (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后食盐控制、吸烟控制、饮酒控制和体育锻炼人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患者不良习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探索社区护理模式。方法对12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综合社区护理干预,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临床体征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血压平均值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认知、行为和不良习惯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作用明显,值得坚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人住本院高血压患者164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干预、及并发症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64例高血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6个月后,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且患者的生活方式、体重超标、心理失衡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东海县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探讨农村老年高血压防治模式。方法 2009年对东海县农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落实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2年后评价其效果。结果参加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 149例,其中男性1 862例,女性2 287例,规范化管理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16.56和8.97 mmHg,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22.99%,15.77%,2.55%分别上升至82.31%,99.40%,38.7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点,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药物依从性,良好控制血压,提高生命质量,是防治农村老人高血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数据库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与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随机对照实验相关的文献纳入研究,并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项研究被纳入,将1 234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609例和对照组6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6项研究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控制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有6项研究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在治疗满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有9项研究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在遵医嘱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通过饮食、心理、运动等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就诊登记顺序分为干预组(n=50,单号)和对照组(n=50,双号),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压临床控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进行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明显缩短降压治疗时间,显著改善治疗质量和患者的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心理状态改善的高血压患者就诊率下降,血压较前更平稳,而且可以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及临床处理,心理干预组加心理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发生、心肌缺血改善、血脂四项、再住院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对于缓解冠心病的临床症状有效,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建设  殷运收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4-5055,505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1年4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3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及比较,然后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中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依从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中至关重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对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控制,同时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社区干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降压效果。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有较大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签约组,另选取同期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50例未签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签约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长,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升,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但签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签约组,另选取同期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50例未签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签约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增长,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升,但签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但签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过程中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护能力,进一步稳定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