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61例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61例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则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各项差异均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意义与价值,能够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将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心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8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7.06%vs82.35%,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预后佳。同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侯艳丽 《当代医学》2016,(5):103-104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优质组与常规组,常规组(n=45)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对优质组(n=45)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且对护理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卫生院在2014-2016年收治的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都要比对照组的时间短,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了6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四维度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了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优质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优质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了6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四维度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2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效果更佳,实验组护理人员操作规范率为96.0%,患者生活优良率为9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玉侠 《吉林医学》2014,(6):1300-13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脑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3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187例,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住院治疗和精心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达100%,而对照组仅有8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床边责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床边责任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稳定时间、护理服务总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床边责任护理可显著缩短病情稳定时间和护理服务总时间,并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模式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优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4%(47/50),对照组满意度为66%(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4%(42/50),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2%(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的护理可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2.19±4.83)分、sds评分(40.46±4.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34±5.85)、(55.39±5.71)分,组间差异计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医疗,充分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7.5%(31/4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应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有效率达到80%,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96%。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2%,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