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湿化效果。方法:选取EICU因各种原因所致昏迷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使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面罩雾化湿化方法给氧,两者湿化液均为灭菌注射用水。比较两组的气道湿化效果,重点观察气道内痰液黏稠度、气管内痰痂形成、氧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湿化效果、氧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提高人工气道的加温加湿效果及氧疗效果,改善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组合式温湿化和湿热交换器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采用抛硬币随机法将64名ICU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文丘里吸氧装置组合加温湿化装置进行湿化,对照组采用湿热交换器湿化.对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以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组合式温湿化治疗的患者,其痰液粘稠度显著低于接受湿热交换器湿化治疗的患者.治疗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在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粘稠度及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方面,组合式加温湿化治疗较湿热交换器湿化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60)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湿化氧疗。比较二组患者住ICU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长、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二组患者基本资料、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长(7.00±0.71)d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控制时长(9.11±2.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痰液阻塞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与常规湿化氧疗对比,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长和减少气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管联合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脱机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 18岁的58例气管切开脱机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28例病人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T管联合文丘里加温湿化氧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湿化氧疗。比较2组脱机时和脱机后1、5 d呼吸频率及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痰液黏稠度、吸痰次数、吸痰时SpO2下降程度、吸痰时SpO2下降持续时间、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脱机后1、5 d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P < 0.01);脱机后1、5 d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观察组吸痰次数、吸痰时SpO2下降程度、吸痰时SpO2下降持续时间、ICU滞留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刺激性咳嗽(3.57%)、痰痂形成(0.00%)、肺部感染(0.00%)、气道出血发生率(7.14%)均低于对照组(33.33%、20.00%、20.00%、26.67%)(P < 0.05~P < 0.01)。结论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法应用于气管切开脱机病人,符合人体温湿化的生理需求,避免了病人的呛咳和不适,可改善痰液黏稠度和呼吸参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不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器与空气稀释面罩连接,进行持续加温湿化方法;对照组20例,应用微量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痰液稀释度优于对照组(P<0.01);刺激性呛咳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痰痂形成,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日吸痰次数、吸痰时和吸痰后对血氧饱和度值的影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在气管切开中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文丘里装置联合湿化对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ICU因各种原因所致昏迷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湿化器联合文丘里装置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两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干咳的情况、痰液黏稠度、气道黏膜出血、气道痰痂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干咳、痰液黏稠度、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湿化器联合文丘里装置可有效控制气道湿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促进排痰,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R850湿化器联合文丘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氧疗的效果,探讨COPD患者气管切开后脱机期间合适的氧疗方法。方法选择COPD气管切开后脱机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25例。A组采用MR850湿化器联合文丘里氧疗,B组和C组采用氧气雾化气管切开面罩,氧气流量分别为2和5L/min,比较3组痰液性状、气管切开套管痰痂形成情况、气道出血情况、PaO2、PaCO2以及48h内再上机率。结果A组患者痰液性状、痰痂形成率、PaO2、PaCO2均优于B组和C组,48h内再上机率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850湿化器联合文丘里的氧疗方式特别适用于COPD气管切开后脱机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撤机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分成观察组(AIRVO_2呼吸湿化治疗仪组)和对照组(呼吸机湿化装置联合气切面罩加温湿化给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两组撤机后0、6、12、24、48、72 h血气指标(pH、PaO_2、PaCO_2、PaO_2/FiO_2)、临床症状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浅快指数(RSBI)、痰液黏稠度、肺部感染率、脱机成功率及日均撤机费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取得明显改善。相同时间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述血气指标经治疗后均取得明显改善,不同时间点PaO_2、PaCO_2改善情况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RSBI、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每住院日撤机单项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现低氧血症1例,对照组出现低氧血症9例,需重新进行机械通气。结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撤机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患者气管切开后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间断呼吸道湿化法,观察组采取气管切开面罩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痰痂、刺激性咳嗽、气管套管出血、皮下气肿、咽瘘发生情况及术后3 d日均吸痰次数和吸痰时平均血氧饱和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痰痂形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6,P0.05)。观察组在刺激性咳嗽和气管套管出血、皮下气肿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9.432、4.320、4.04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 d日均吸痰次数和吸痰时平均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3、8.673,P0.05)。结论与间断呼吸道湿化法比较,气管切开面罩湿化法既可减轻患者术后刺激性咳嗽,减少吸痰次数,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SpO_2下降程度,又可提高气道湿化的效果,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对于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的舒适度和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2月我院ICU采用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具有加温加湿的RT212型管路为患者进行加温加湿(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瓶装湿化水进行发泡式湿化(n=40例)。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文丘里面罩氧疗第一天、第三天呼吸道不适感:口腔干燥,鼻腔干燥、咽喉部疼痛等呼吸道不适症状,以及患者咳痰难易程度。结果试验组采用加温加湿氧疗后第一天、第三天鼻腔干燥、口腔干燥、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咳痰难易成度较对照组容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进行加温加湿氧疗后,能够明显降低氧疗期间上呼吸道的不适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气管切开长期氧疗Ⅲ度痰液黏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观察组40例,使用人工鼻吸氧的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不足2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气道满意32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比较观察组痰痂形成2例,对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气道黏膜出血观察组3例,对照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呼吸湿化治疗仪用于气管切开长期氧疗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138-141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2例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微量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予以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湿化效果、气道并发症,湿化护理前后评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气管切开后24 h,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湿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气管切开后48 h、14 d,观察组的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刺激性干咳、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气管导管堵管和呼吸做功增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切管切开后14 d,两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能够提高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的气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给予不同气道内湿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护理,实验组根据患者的痰液粘稠度进行湿化,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根据患者痰液粘稠程度给予湿化护理的效果更好,是一种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吕月  马晶晶 《浙江医学》2017,39(7):593-584,596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湿化法护理的38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无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等气道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气道湿化效果、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好、气道并发症少、对睡眠影响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小梅 《右江医学》2007,35(1):50-51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排痰次数、排痰时间。结果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银蓉  叶芒芒  何敏 《浙江医学》2019,41(2):189-191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对照组(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及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湿化不足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湿化过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适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前,两组患者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第1、3、5天,观察组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后各时间点痰液α-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比较,持续湿化联合间断氧气雾化法更符合人体气道生理特点,在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气道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气道,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水湿化气道,观察并记录气道湿化效果、痰液粘稠度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湿化效果较好22例(73.3%),湿化不足3例(10.0%),湿化过度5例(16.67%),研究组较好25例(83.3%),不足2例(6.67%),过度3例(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Ⅰ度占60.0%,Ⅱ度占20.0%,Ⅲ度占20.0%,与研究组的60.0%,30.0%,1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道黏膜出血8例,刺激性咳嗽10例,肺部感染12例,显著高于研究组的3例、3例、6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45%氯化钠溶液和注射用水,用于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二者湿化效果均良好,但0.45%氯化钠溶液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湿化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观察2%碳酸氢钠对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②方法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湿化液湿化,观察组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气道湿化,用药后对两组痰液粘稠度、日吸痰次数、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观察.③结果 在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和肺部感染方面,观察组碳酸氢钠湿化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黏稠度转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 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气道湿化可有效稀释痰液、减缓细菌的感染,提高湿化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气管滴药方法湿化气道,观察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液结痂,刺激性咳及气道出血等情况. 结果实验组痰液粘稠、结痂以及气道出血情况减少,痰液容易吸出,刺激性咳嗽相对降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 x2检验,多项指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应用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对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溶液湿化气道稀化痰液的疗效。2.5%碳酸氢钠和0.9%生理盐水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采用常规的灭菌注射用水加温湿化的基础上,两组除采用常规的灭菌注射用水加温湿化外,分别采用0.9%生理盐水、2.5%碳酸氢钠进行气道的雾化湿化。从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几方面比较两组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湿化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