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轻型肺炎组:29.47±6.78ng.L^-1,肺炎合并心衰组:40.35±7.98ng.L^-1,显高于对照组,表明ir-β-EP值与肺炎严重程度显相关,提示β-EP参与了婴幼儿肺炎,特别是合并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血浆β-EP含量可作为衡量婴幼儿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1例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作血浆β-内啡呔含量检测,并与24例婴幼儿轻型肺炎,22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表明,肺炎合并心衰组血浆B-EP显著高于轻型肺炎组,后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β-EP参与了婴幼儿肺炎,特别是合并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血浆β-EP含量可作为判断婴幼儿肺炎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4.
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时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王元和,陈腾,王育红,赵荣华内源性阿片肽与机体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内源性阿片肚与肿瘤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1,2].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心肌缺血40例血浆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β-EP-ir)水平和可疑心肌缺血者35例运动试验前后β-EP-ir的变化。结果显示:(1)心肌缺血时血浆β-EP-ir无痛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痛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型心绞痛之间β-EP-ir无明显差异,表明β-EP-ir水平高低与心肌缺血时疼痛呈负相关。β-EP-ir升高可能是心肌缺血不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2)运动前阳性组和阴性组β-EP-ir无明显差异,运动后两组均明显升高(P<0.01),不论有无缺血型心电图表现,运动后β-EP-ir均升高,缺血与疼痛不一致,提示β-EP-ir不能作为判断运动试验后心肌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应用国内制备的抗血清及建立的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了失血性休克狗血浆ir-β-EP含量谱化。测定结果显示,失血性休克时血浆ir-β-E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休克程度相平行,表明ir-β-EP与休克的病理和过程,在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张惠敏张德英郎恩千(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内科,沈阳110003)关键词β-内啡肽;脑梗塞;放射免疫分析法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属于内源性阿片肽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实验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远航海员血浆β-内腓肽含量的变化,为预防和治疗海员常见病、多发病提供实验资料,结果:远洋海员连续航行大于或少于6个月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陆地工作人员,远航海员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RIA测大鼠在几种不同条件下,血浆、垂体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P)的含量以观察其差异。结果显示:大鼠在近似常氧的高压氮氧中与在常压空气中暴露相比,垂体IR-β-EP含量显著较低。血浆IR-β-EP含量显著较高,但下丘脑IR-β-EP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大鼠在高压氧中与在近似常氧的高压氮氧中暴露相比,垂体IR-β-EP含量亦显著较低,血浆IR-β-EP含量亦显著较高,下丘脑IR-β-EP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P>0.05)。动物发生惊厥时,上述变化更趋显著,下丘脑IR-β-EP含量亦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增高(P<0.05)。此外,还观察纳洛酮和β内啡肽(β-EP)抗血清对大鼠高压氧(HBO)露露时的惊厥始发时间(ITC)和严重程度(SOC)以及出舱时死亡率(MOS)的影响。结果提示:β-EP可能参与氧惊厥的发作过程,它可能是导致氧惊厥的内源性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卢晓欣,王成海,洪新如,陈新民,王永午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激活与过量释放,对机体许多机...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银屑病患者发病中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70例银屑病患者和32例正常人对照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精神因素的患者组1与对照组1的β-内啡肽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无精神因素的患者组2与对照组2(P<0.01);患者组在治疗后β-内啡肽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与对照组2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内啡肽与精神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它可能参与了全身状态的调整并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放免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与CVD的发病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经头颅CT确诊的32例脑出血患者和42例脑梗塞患者及年龄相当的30例正常人血清β-内啡肽含量。结果 显示CVD组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脑梗塞组增高最显著(P均〈0.001)。结论 提示β-内啡肽与CVD发病过程有关,在CVD患者及CVD高危人群中观察β-内啡肽变化对CVD的诊断与防治具有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远航海员血浆β-内腓肽含量的变化,为预防和治疗海员常见病、多发病提供实验资料。结果:远洋海员连续航行大于或少于6个月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陆地工作人员(P<0.05),远航海员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Ang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轻型肺炎组患者(45例),肺炎心衰组患者(9例)和对照组(15名)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结果 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15.25,14.86,14.96,35.38,33.26,33.38,均P<0.05或0.01),肺炎心衰组明显高于轻型肺炎型(u=20.13,18.40,18.42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ET与AngⅠ,AngⅡ,AngⅠ,AngⅡ均呈正相关(均P<0.05或0.01)。结论 ET和血管紧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肺炎与肺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18.
19.
以狗肠缺血性休克模型,动态观察了血浆β内啡肽泽免疫活性物质(ir-β-PP)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实验表明,肠缺血性休克时血浆ir-β-EP含量明显升高,且与MAP、CO、SV、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认为β内啡肽(β-EP)参与肠缺血性休克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本实验为研究肠缺血性休克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40例婴幼儿肺炎伴发急性心力衰竭时,其血清T3、T4、T3/rT3比值明显低于正常,rT3(反T3)明显高于正常,病情愈重,这些变化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以恢复正常,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