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和腹泻患儿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讨肺炎和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A(VA)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对128例肺炎、116例腹泻患儿和100名健康儿童测定血清VA,其均值分别为1.1±0.5μmol/L,0.8±0.4μmol/L和1.9±0.6μmol/L(F=146.670,P<0.01)。对其中60例肺炎、85例腹泻患儿进行VA的相对剂量反应(RDR)测定,其RDR均值分别为22%±19%,23%±10%,亚临床VA缺乏(PVAD)检出率分别为43.3%,61.2%。发病1,2~4,5~7天即入院的肺炎、腹泻患儿在入院次日所测的RDR均值和PVAD检出率均相近(肺炎患儿的Hc=2.560,χ2=0.262,P均>0.05;腹泻患儿的Hc=0.229,χ2=0.510,P均>0.05)。在诊断肺炎、腹泻患儿PVAD时,均以RDR法检出率为高。提示:肺炎、腹泻患儿血清V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约半数的患儿体内处于PVAD状态。在发病7天内体内VA水平不受病程影响。评价体内VA状况以RDR法更为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46例确诊为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急性期(0,7天)和恢复期(≥15天)血清维生素A值进行动态观察,并比较急性期轻症与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期维生素A值为0.94±0.15μmol/L(x±s)与对照组比较(1.47±0.30μmol/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9.92,P<0.01);恢复期维生素A值为1.38±0.30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1.31,P>0.05);急性期重症患儿20例中有12例(60.0%)血清维生素A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A均值减2个标准差,而轻症患儿26例中仅5例(19.2%)低于此值,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8.06,P<0.01)。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疾病恢复期血清维生素A呈回升趋势;急性期血清维生素A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关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与窒息程度、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轻、重度窒息组MODS及单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围产因素与MODS的关系。结果 重度窒息组MODS的发生率为71.4%,高于轻度窒息组(30.8%)(χ2=15.20,P< 0.01);重度窒息组脑、肺、心血管、肾、胃肠损害发生率分别为91.4%,77.1%,54.3%,34.3%,22.9%,轻度窒息组分别为38.5%,33.8%,20.0%,12.3%,7.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 0.05),重度窒息组病死率(22.9%)高于轻度窒息组(6.2%)(χ2=6.01,P<0.05)。窒息患儿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足月儿、正常体重儿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视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防止新生儿窒息,是减少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新生儿呼吸机所致合并症的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降低呼吸机治疗的合并症,提高治愈率,以1985~1989年有合并症的57例(甲组)与1990~1995年改进防治措施后有合并症的107例(乙组)进行对比。结果:(1)治愈率甲乙两组分别为28.1%及53.5%(χ2=8.89,P<0.01),病死率分别为63.1%及17.8%(χ2=34.39,P<0.01);(2)在合并症中,插管不当分别为56.1%及17.8%,肺气压伤分别为31.6%及5.6%,肺不张分别为28.1%及9.3%(χ2分别为25.57、20.08、9.77,P均<0.01),感染加重分别为46.1%及23.5%(χ2=4.62),拔管过早分别为5.3%及0,(P均<0.05)。说明乙组的合并症明显低于甲组。提示:在1990~1995年改进治疗措施后,呼吸机治疗时常见的七项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转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了30例VMC、14例DCM患儿血浆中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运载蛋白(ANT)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结果VMC和DCM患儿抗ANT抗体和GM-CSF的阳性率分别为73%和57%,而25例正常健康儿分别为0和12%(P均<0.01),且抗ANT抗体与GM-CSF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0.4091,P<0.05)。结论小儿VMC和DCM的发病与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有关,抗ANT抗体和GM-CSF均参与了这一过程。抗ANT抗体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CCHD的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和18例对照组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观察组全血粘度(WBV)和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HCT与WBV有明显正相关(r=0.732)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T)0.8±0.06,明显低于正常值,而SAT与WBV有明显负相关(r=-0.89),本研究提示,SAT和HCT可做为CCHD患儿可能出现高粘综合征(HVS),脑  相似文献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β-胡萝卜素、维生素A(VitA)与维生素E(VitE)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患儿组β-胡萝卜素及Vit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P<0.01),两组VitE则无显著性差异。②亚临床型VitA缺乏在患儿组为24例(24/34例,70.5%),对照组中为13例(13/40例,32.5%),有显著性差异(X2=10.66,P<0.005)。临床型VitA缺乏则在两组均未见到。③患儿组IgA水平与β-胡萝卜素、VitA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4(t=2.25,P<0.05)及0.322(t=1.924,P<0.05),均显著相关。IgG及IgM则与两种维生素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提示,β-胡萝卜素和VitA缺乏时IgA水平降低,与呼吸道易受感染可能有关。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宜服用β-胡萝卜素及/或VitA,以前者防治效果为优。  相似文献   

8.
哮喘与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关系: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法技术对19例发作期,29例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和10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进行外周血可溶性ICAM-1的检测。结果:发作期、缓解期的患儿ICAM-1均高于正常人(t1=2.309,P〈0.05;t2=2.931,P〈0.01)。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t=2.717,P〈0.01)。提示哮喘患儿外周血可溶性ICAM-1高于正常健康儿,发作期高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9.
窒息新生儿止血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姜荣  吴Yue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652-654
为观察窒息缺氧对新生儿止血状态的影响,选择了凝血、抗凝、纤溶系统12项指标对41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比较。结果:窒息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等均有明显升高,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95%为阳性。血管内皮损伤标记物、vWF、tPA、PAI-1与窒息儿血pH值呈负相关(r=-0.47,P<0.01;r=-0.466,P<0.01;r=-0.314,P<0.05),且与窒息严重度一致。提示:窒息新生儿存在以高凝为主的早期DIC,血管内皮损伤在窒息病理生理学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肺炎的鼻咽分泌物免疫球蛋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快速诊断法检测3岁以下婴幼儿肺炎的呼吸道脱落细胞(NPS)中的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并对其中RSV感染21例、ADV感染9例、两者均阴性38例共68例肺炎患儿的NPS作免疫球蛋白(IgG,Ig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3组肺炎患儿NPS中的IgG,IgA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为<0.01,<0.05),而各组肺炎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