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全球要在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从1995年开始印度每年进行国家免疫日(NIDs)活动,以加速实施消灭脊灰的策略.1997年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检验是否最终消灭了脊灰.印度的NIDs活动已削弱了过去脊灰野病毒的广泛传播.1994年印度报告脊灰4729例,1996年为1005例,1997年为2262例.从1995年开始NIDs活动每年开展2次,时间是12月和1月的同一天(这是脊灰流行的低发季节).1995年NIDs活动主要针对3岁以下儿童;但是,1996~1997年和1997~1998年NIDs活动主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白银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策略实施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回顾与评价.结果和结论①常规免疫是消灭脊灰最基本的保障.全市常规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1995年以来,各县区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有效阻断了野病毒的传播.②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最便捷有效的措施.1991~2000年该市开展了10次17轮强化免疫和3轮"扫荡式"免疫活动,报告接种率达98%以上,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③完善的AFP监测体系是消灭脊灰的可靠保障.1991年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监测医院覆盖全市,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或接近无脊灰证实的要求.④经济效益显著.开展常规免疫与消灭脊灰控制阶段近15年间,净增纯效益达3 442万元,效益-费用比值5.14:1,增加人均期望寿命28 d,有效保护了社会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灰质炎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了继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巩固已取得的成绩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于 1998年 12月 5日和 1999年 1月 5日对 0~ 47月龄儿童开展了第六次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该次活动的实施情况汇总分析 ,以便正确评价我省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给今后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强化免疫对象为全省范围内 1995年 1月 1日出生至现场接种时出生的全部儿童 …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曾是脊髓灰质炎 (脊灰 )高发区 ,自195 6年开始有脊灰病例报告记录 ,从 70年代开始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198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灰规划 ,至今已建立了完善、敏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在加强口服脊灰疫苗 (OPV )常规免疫的同时 ,已连续 9次 17轮在全市或局部高危地区开展了OPV强化免疫活动 ,人群免疫屏障得到巩固。 1989~ 1994年报告临床诊断脊灰 10例 ,1995年以后无脊灰病例报告。现将消灭脊灰工作简要回顾如下。1 历年脊灰流行概况 秦皇岛市 195 6~ 1994年共报告脊灰 5 67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 0 82 …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目标,我省按卫生部统一部署,于1994年12月5~6日和1995年1月5~613,在全省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强化免疫服苗活动。现将结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WHO提出了全球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规划,1991年中国政府庄严承诺要在1995年消灭脊灰,安徽省于1990年建立了脊灰监测系统,10年来该系统在查明脊灰的发病情况,确定消灭脊灰策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全省疫情资料、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旬报、AFP病例个案调查表、省脊灰实验室及国家脊灰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及AFP病例临床诊断结果、各地常规免疫及强化免疫接种率报告等. 1.2 统计方法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我市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从1993年起相继开展六次十二轮全市范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为我市巩固消灭脊灰成果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现将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1995年消灭“脊灰”的目标,我盟与全国同步完成了1993/1994、1994/1995、1995/1996年度“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3次强化免疫活动共投入总成本593090元(指直接成本不含间接成本等),共接种儿童256527人次,每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8%以上。现从成本角度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按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我们在对适龄儿童摸底登记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眼苗,统计报表按要求逐级上报。强化免疫对象:为0~47月龄儿童,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  相似文献   

9.
口服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是常规免疫的补充 ,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自 1993年开始 ,湖南省已成功地开展了 6次 12轮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日活动 ,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消除免疫空白 ,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巩固消灭脊灰所取得的成果 ,按期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 ,结合我省具体情况 ,1999年 12月 5~ 6日、2 0 0 0年 1月 5~ 6日继续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展了强化免疫日活动 ,为总结经验 ,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 ,现将我省第 7次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1988年WHO提出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以来,该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历史上江苏省曾为脊灰的高发省份。通过1992年~2000年全省范围多次开展了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以及自2001年起,改为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已多年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1]。1995  相似文献   

11.
自1988年WHO提出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以来,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江苏省为历史上脊灰的高发省,1992年~2000年连续多年在全省开展了强化免疫,2001年开始每年对部分地区开展强化免疫,并从1995年起每年在全省各抽两个点进行正常人群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监测,以达到对现有人群的监测,现对2006年免疫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0年,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实现了两个85%的目标,冷链装备已基本完成,计划免疫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相应传染病大幅度下降。为如期实现我市消灭脊灰的目标,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哈尔滨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对我市1995年消灭脊灰提出了具体要求。1 1990~1995年全市脊灰发病概况及流行特征 1990~1995年全市报告发病5例,发病率波动在0.02~0.047/10万之间,其中,1992、1994、1995年无脊灰病例。病  相似文献   

13.
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之一。 1993年以来 ,辽宁省在冬春季连续开展了全省范围的 5次 10轮的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脊灰高危地区和工作薄弱地区开展了 1998~ 1999年度全省局部范围的强化免疫日 (SNIDs)活动 ,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在我省的传播 ,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消除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 ,充分保障了我省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工作进程。本文通过对既住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的分析 ,为全省消灭脊灰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强化免疫活动的技术措施。资料…  相似文献   

14.
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及发病特点。结果 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安市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脊灰发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制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 淮安市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卫生部于 1988年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灰行动计划 ,由此拉开了消灭脊灰的序幕。自 1991年起 ,我国从逐级建立专门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入手 ,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10月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无脊灰阶段。2 0 0 0年 10月 2 9日 ,在日本京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召开了消灭脊灰证实会议 ,确认我国及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  相似文献   

16.
自 198 8年卫生部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以来 ,通过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9月以来全国未发现本地脊灰野病毒病例。 2 0 0 0年 10月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达到了无脊灰证实的要求 ,消灭脊灰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随着工作发展 ,新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制定相应策略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质量。1 充分认识消灭脊灰工作的长期性消灭脊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达到无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目标,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在1993~1997年连续开展了4次8轮强化免疫日(NIDs)活动,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现将我市NIDS活动实施情况评价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3~1997年上报的NIDs活动系列报表.1.2 实施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组织实施.2 结果2.1 NIDs活动接种率 在NIDs活动中,全市4次8轮接种率均在94.53%以上、其中有3次3轮接种率达97.00%以上,见表1.2.2“零剂次”免疫儿童的分布 全市4次NIDs活动共登记“零剂次”免疫儿童8354名,第4次NIDs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所取得的成果 ,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宜昌市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 ,1993年起 ,按卫生部和湖北省卫生厅统一部署 ,宜昌市组织实施了 6次 12轮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 ,现将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6次 12轮强化免疫资料均来源于宜昌市各县 (市 )卫生防疫站上报的统计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宜昌市统计局年鉴。1.2 方法按《湖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实施方案》,并结合宜昌市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 ,每年 12月5~ 6日和次年元月 5~ 6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按照卫生部的统一布置,1993~1998年.我市开展了5次10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日活动.为了解强化免疫质量,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方案》及其《实施细则》,于1993~1998年规定时间统一在全市5个区(县),对所有0~47月龄儿童进行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根据5区(县)上报数据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20.
韦有全 《职业与健康》2001,17(9):101-102
为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于1993年12月~1999年1月与全国同步连续开展了6次12轮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NIDs),有效地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为了解强化免疫质量,现时对6次全国强化免疫日活动评价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细则》,于1993~1999年按规定时间统一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