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颅外颈动瘤的诊治。分析了两例复杂性颅外颈动有颈动脉的发病,症征,诊断,手术经过及结果。结果:两例均得到成功的诊治。随访4-6年,效果满意。结论:经验是选择颈动脉造影术对诊断及手术选择有很大的帮助,术前忌作断性穿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与DSA结果对照,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出73个动脉瘤,其中单发43例,1例漏诊;15例多发(30个),漏诊1例多发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瘤体直径较小的1个动脉瘤,CTA检出颅内动脉瘤数目与DSA符合率为93.59%;CTA、DSA测定颅内瘤内动脉瘤最小径、最大径及瘤颈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不同重建方法中以VR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最高。结论采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价格低廉,图像质量高,与DSA诊断准确率相近,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对部分直径较小、CTA无法明确诊断者,需配合DSA筛查。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CTA及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病,发生率占人群的1%~14%,单发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为10%~15%,再次破裂出血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为40%,实际上很多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没能到医院即死亡。Pakarinen统计,首次破裂出血经保守治疗存活的病人,35%将在1a内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51%将在5a内死亡,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随访1~10a,每年动脉瘤破裂率为0.5%~2.2%,出血后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手术所发现的特殊形态、破口变异及瘤壁异常颅内动脉瘤的某些特征。方法:回顾总结直接开颅夹闭的174例颅内动脉瘤。发现其中15例(8.6%)形态特殊,术中将瘤周围血肿及组织清除干净后仔细观察动脉瘸形状,是否分叶,测量破口大小、位置,瘤壁的厚薄等,并进行局部高倍镜下三维照相,与术前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寻找这些动脉瘤的特征。结果:发现破口较大或“潜在性”破口6例,其中2例先行栓塞导致弹簧圈漏出破口,后经过手术取出治愈。呈分叶状6例;1例栓塞成功后6天再次破裂出血,手术发现瘤壁菲薄致弹簧圈漏出。双侧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膨大形成动脉瘤1例。1例后交通动脉瘤开颅后所见载瘤动脉及瘤壁、瘤颈菲薄无法夹闭而孤立载瘤动脉。结论:某些特殊形态动脉瘤手术需谨慎,术前准备应充分,术前造影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
宽颈颅内动脉瘤是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难题。由于外科手术瘤颈夹闭困难,术中易出血,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血管内治疗。为了解决血管内治疗栓塞物易疝出、脱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难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了45例分别施行过常规 DSA和旋转DSA的脑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8-67岁,平均42.6岁。常规DSA 为正位及侧位影像,旋转DSA 360°旋转采集图像。结果旋转DSA对45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且均能在适当的角度,清晰显示瘤体颈部的结构,开口大小和方向,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常规DSA 检查发现40例动脉瘤。其中15/40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不清,19/40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显示极佳,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科的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动脉瘤一旦破裂,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各具优势和不足,应结合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合理选用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治疗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行颅内支架联合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支架植入后显示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滞留。完全栓塞62例,近全栓塞9例,部位栓塞5例;动脉瘤破裂2例,均死亡。38例病例术后3~6个月血管造影随访,32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6例瘤颈残留者,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结论:颅内支架联合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诊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的选择以及开颅直接手术或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的取向等问题。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1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男63例、女127例,年龄25~79岁、平均44.7岁。诊断: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MRI检查37例、MRA31例、通过CTA及3D-CTA确诊134例;DSA/3D-DSA确诊142例;治疗:直接手术96例,其中因血管内手术失败而开颅4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92例,其中ONYX胶栓塞2例,其余均采用GDC栓塞手术。方法:死亡9例,其中2例再出血、3例死于严重的血管痉挛,肺炎等并发症死亡4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CT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诊选择,MRA可作为无出血史病人的检查,但不宜以此直接手术;CTA/3D-CTA在相当病人中可以确定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供血动脉及破裂点,并依此直接手术;DSA尤其3D- DSA对复杂性的动脉瘤的血供情况可清晰提示并指导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和直接开颅夹闭手术各有优点,我们主张急性期脑肿胀病人应首先尝试行急诊介入治疗,但血管痉挛明显的病人应果断早期手术,其中多发性动脉瘤的重点是判断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造影表现,就其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检查方法综合分析。结果30例颅内动脉瘤25例单发、5例多发,DSA造影可明确动脉瘤分布部位及大小。结论1 DSA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颈情况与载瘤动脉关系。为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明确数据。2旋转DSA技术在动脉瘤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假性动脉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假性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8例假性动脉瘤的DSA表现。结果:DSA可清楚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瘤腔情况和周围血管改变。结论;DSA检查可明确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且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5.
周志宇 《微创医学》2012,7(4):410-412
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极高。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指动脉瘤颈宽≥4 mm或颈体比大于1∶2的动脉瘤,是目前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的共同难点,尤其曾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弱项,存在栓塞物移位、瘤颈残留和栓塞术后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瘤在周围动脉瘤内较为常见。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阻断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可造成一侧脑供血障碍,术中、术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外科处理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病人的病死率上升,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TA、DSA等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目前,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该文将综述CTA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刨性检查,患者不易接受,因而也不能作为筛查手段;CT脑血管造影(CTA)技术对诊断颅内动脉瘤有一定优势,并能同时发现颅内血管出现的钙化、软斑块及狭窄等病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及颅内动脉血管的其他病变的检查诊断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和相对宽颈,前者指动脉瘤颈宽≥4mm,后者指动脉瘤颈体比大于1:2。宽颈动脉瘤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弱项,存在栓塞物移位,瘤颈残留和再通等问题。研究表明,应用传统的二维弹簧圈,可完全闭塞85%的窄颈动脉瘤,而只可完全闭塞15%的宽颈动脉瘤。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神经介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成为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提高无疑有赖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本文综述近年来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Atlas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优缺点,为临床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采用Atlas支架辅助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安全性、术后近期临床效果、复发率,并通过随访,观察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4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行Atlas支架辅助栓塞术,所有支架成功植入并释放,成功率为100%。无术中、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6个月,40例手术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术后3~6月内行全脑DSA复查,1例患者出现瘤颈轻度复发(1/34,2.94%),未见支架移位、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及载瘤动脉狭窄等支架相关并发症,也未见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功能受限加重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Atla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