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西藏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藏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阿里地区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西藏阿里地区402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设为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比较。方法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低于中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中职生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评分均高于国内中职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男生和女生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因子评分均高于中职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各因子评分分别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3个因子评分高于三年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不同专业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其他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酒店组总分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10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全日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于2004-03/12选择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和浙江中医学院一、二年级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000名为调查对象,男592名,女408名,年龄为19~20周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统一印制的症状自评量表,给予统一指导语,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问卷当场收回。按照5级评分(0~4,0=无,l=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1000份症状自评量表,回收1000份,回收率100%。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意义显著(P<0.01)。男、女生比较,女生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4项因子分高于男生(P<0.05),而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已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女同学在人际关系、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偏执等方面和不健康状态更高于男同学。  相似文献   

3.
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417名技校学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并与中国青年和中学生常模比较。结果技校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5.53%;三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技校学生强迫、焦虑、抑郁、敌对4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焦虑、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低于全国中学生常模(P<0.01)。结论技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毕业生,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67名大专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虹 《护理学报》2009,16(1):69-71
目的 了解大专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以75名男护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本组的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分稍高(P<0.05),但本组总均分和其余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除外强迫因子,其他8个因子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P<0.05);一年级的强迫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三年级(P<0.05),一年级的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P<0.05).(2)本组大专男护生的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置表分值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男护生更多选择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方式来应对挫折;大专男护生获得支持的顺序依次是朋友支持、家庭支持、其他支持.(3)大专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状况、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三者关系密切.结论 男护生的总体心理状态较为健康,但存在强迫、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一年级新生表现更突出;男护生的性格普遍较外向、情绪稳定、掩饰性低,但趋向于较明显的倔强性;其心理状况与人格、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提示教育工作者应着重针对男护生的个别心理症状、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人格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育咨询方法 ,以帮助学生维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校护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90名在校护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在校护生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及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生活事件各因子中受惩罚因子评分最高;人格特征各因子中神经质因子评分最高;生活事件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相关,人格特征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相关(除内外向因子与躯体化、敌对外)。结论在校护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大大专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编调查问卷对132名护理专业大专实习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大专实习生的SCL-90的总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P=0.292),躯体化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P=0.028),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38,0.005,0.037);EPQ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精神质分和掩饰分显著低于常模(P均=0.000),内外向分和神经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0,0.034);SCL-90总分与各因子分与EPQ的精神质分(除强迫症状和恐怖因子分外)和神经质分呈显著正相关(r=0.127~0.581,P<0.05~0.01),与内外向分(除躯体化、敌对、其他和偏执因子分外)和掩饰分(除人际关系、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外)呈显著负相关(r=-0.369~0.177,P<0.05~0.01)。结论:护理专业大专实习学生中存在不少心理问题隐患,且其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和社会学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6—7月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90的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5项因子分均低于成人常模(P<0.01),焦虑因子分低于成人常模(P<0.05),恐怖因子分高于成人常模(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者的SCL-90总分低于不满意者(P<0.01),精神病性、偏执、抑郁、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等5项因子分低于工作不满意者(P<0.01),焦虑因子分低于工作不满意者(P<0.05);护理专业自选者的SCL-90总分低于非自选者(P<0.05),敌对因子分低于非自选者(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非自选者(P<0.01);社会支持利用度与SCL-90精神病、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因子分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成人常模,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对264名军医大研究生进行测试,619名本校本科生作为对照组。结果:(1)军医大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者占12.12%,低于军医本科生21.97%的阳性率。除人际关系外,各项因子高于常模(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1)。女生组各项分数均低于男生组,表现在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有明显差异;(2)阳性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和偏执;(3)与阴性者比较,SCL-90筛查阳性者个性特征表现为N分高、P分高、E分低(P<0.01)。不同性别研究生E分和N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部分军医大研究生有心理问题,其个性特征表现为内倾、不稳定。因此,应加强对军医大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对朝鲜族和汉族护生临床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艳  吴美福  金红梅 《护理研究》2006,20(25):2279-2282
[目的]探讨朝鲜族与汉族护生临床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汉族护生实习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朝鲜族、汉族护生间的个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护生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女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护生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女性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习前后朝鲜族护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汉族护生实习前后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朝鲜族与汉族护生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差,学校、实习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精神科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50名实习期学生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从事精神科专业工作满3 a的60名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研究组男生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结论 应加强精神科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其在精神科特殊工作环境中形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中职护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针对性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30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试。结果新疆中职护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阳性检出率中强迫症状最高,占72.5%;新疆中职护生的SCL-90量表总均分为(2.08±0.56)分,高于全国常模(1.7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1),各因子得分也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生抑郁评分为(2.13±0.73)分、焦虑(2.08±0.72)分,恐怖(1.93±0.74)分,均高于男生(1.604-0.33),(1.66±0.52),(1.42±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2.12,-4.68;P〈0.05)。维族护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的得分均高于汉族和回族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各维度与人格量表中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与掩饰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疆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亟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加强新疆中职女护生和民族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科不同层次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龚耀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我科实习的12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不同层次护生实习期间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均数高于国内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尼春萍  化前珍  吕淑萍 《现代护理》2004,10(11):987-989
目的 探讨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我校护理大专一~三年级学生 4 36人整群测查 ,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一、二年级护生SCL - 90评分比三年级偏高 ,除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外 ,一、二年级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SCL - 90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积极应对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军校大专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症状是困扰他们的主要精神问题 ;在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 ,应重视护生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对大学1年级本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14名大学1年级护生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施"六个一干预"模式。结果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心理健康干预后实验组大学1年级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对照组SCL-90总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实验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和SCL-90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社交回避SAD总分均下降(P0.05)。结论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六个一干预"模式对提升大学1年级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应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瑜 《中华护理教育》2010,7(8):380-382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05名护理专业男生进行测评。结果①护理专业男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或P0.001),强迫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得分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或P0.001),与护理专业女生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专业本、专科男生SCL-90各因子得分仅在躯体化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理专业男、女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专业男、女生仅在人际敏感、恐怖2个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专业男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人格问卷的内外向维度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除敌意因子外),与神经质维度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其中SCL-90均分与神经质维度相关最为密切(r=0.687)。结论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大学生,情绪稳定、外向等人格特征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背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师资的主要来源,其对日后为人师表的职业产生影响。目的:调查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设计: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对象:调查于2005-10在衡阳师范学院完成,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全体2005级3089名新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11名,女生1878名,平均年龄18.72岁。方法:2005级新生入学后1个月后,以系为单位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集体测查。在统一指导语下,学生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结果数据运用光电阅读机输入计算机心理测评工具箱系统进行总分和因子分的统计。量表中没有回答的项目记为“没有”,5个以上项目未答者视为问卷无效以及总分低于95分的问卷因缺乏可靠性均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群体差异比较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纳入的受试对象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结果:共发放3089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2994份,有效率为96.92%;男生1180份,女生1814份;文科2847份,理科1147份。问卷结果显示,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1);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0.01),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P<0.01);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P<0.05~0.01),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P<0.05)。结论: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整体来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不如男生,文科新生在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上好于理科新生,在恐怖因子上比理科新生差。  相似文献   

17.
刘素花  刘桂萍  韩慧 《全科护理》2012,10(10):870-87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河南省449名本科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本科护生SCL-90评分为136.11分±39.1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0.5%;SCL-90评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幻想的应对方式是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8.870),解决问题是保护因素(OR=0.069)。[结论]本科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本科护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男生(简称男护生)的自尊状况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对广州某医科大学2005级至2008级护理专业的218名护生进行测评,其中男护生105名、女护生113名;同期调查该校同年级五年制医疗本科男生193名。结果(1)男、女护生自尊总分分别为(29.20±4.59)和(29.33±4.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护生自尊总分低于该校医疗本科男生得分(P〈0.01)。本科男、女护生及大专男、女护生的自尊总分分别为(29.73±4.79)、(29.48±4.36)分和(28.96±4.37)、(29.14土4.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自尊等级男护生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及神经质维度、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SCL-90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男护生自尊得分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维度、消极应对、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4)路径分析表明,自尊可以通过影响神经质及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此外,自尊可以直接影响或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内外向维度。结论男护生自尊水平低于医疗本科男生,不同性别和专业层次的护生自尊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注重提高男护生的应对能力,培养其乐观向上的人格与职业心态,维护和提高其自尊水平,从而提高男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别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沈阳市四类不同类型高校的930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沈阳市四类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81%,其中理工类占26.98%,师范类占18.18%,医科类占10.82%,艺术类8.81%;四类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各类院校大学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P均<0.05)。艺术类院校各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理工类、师范类及医科类;文科学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极显著高于理科学生(P均<0.01)。结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