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临床可疑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对我院2004~2008年分离的20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0%分离自痰标本,78%来自老年病科、呼吸科、ICU病区、血液科和肿瘤科;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为:米诺环素89.1%,左氧沙星74.1%,TMP/SMZ76.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小于5.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米诺环素、TMP/SMZ和左氧氟沙星对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5年9月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其中52株(54.7%)来自于呼吸道;29株(30.5%)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6.8%、21.1%、2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9.5%、75.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天然耐药。结论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临床送检痰标本,分离5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3.6%,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39-3%,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阿莫西林、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00%,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莫西林/棒酸、妥布霉素耐药率在90%以上。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该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而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很大,应建立本地区菌株药敏谱。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最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感染免疫抑制的BALB/c雌性小鼠,建立小鼠肺炎模型。方法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前4 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感染前1 d注射环磷酰胺(125 mg/kg)和地塞米松(12.5 mg/kg),造成小鼠免疫抑制,通过滴鼻方式滴入40μl新鲜SMA细菌,空白组滴鼻滴入无菌PBS。免疫及细菌感染后对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体温、肺重、血细胞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时相性监测。结果小鼠肺部细菌感染120 h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较低;各血象指标从较低水平开始逐渐回升;肺部有明显的脓肿、充血,肺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正常肺组织结构消失,炎症症状显著。结论小鼠SMA肺炎模型的建立,为研究SM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利用甲醛制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并免疫小鼠,检测其抗体效价达到要求后,通过体外健康人血调理杀伤实验以及体内攻毒实验评价全菌灭活苗的保护作用。结果在第二次加强免疫后,免疫组血清中特异性IgG滴度显著增加,其抗血清在体外具有明显的调理杀伤能力;在体内的攻毒实验中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灭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可刺激诱导动物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使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全菌灭活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磺胺耐药基因(sulⅠ)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MIC; PCR法扩增sulⅠ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表现对复方磺胺甲唑(SXT)耐药(21.9%),10株菌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31.3%),18株菌sulⅠ阳性(56.3%).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可能与Ⅰ类整合子存在有关,Ⅰ类整合子作为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机制可能将使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验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休克蛋白HSP70(DnaK)的抗原性。方法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K279a为模板,PCR扩增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连接到pET-30a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1 mmol/L的IPTG 37℃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纯化后进行Western印迹。结果与结论 Western 印迹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鼠抗人HSP70单抗特异性结合,且与该菌的全菌免疫后血清有反应,而与免疫前血清无反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HSP70具有抗原性,可作为保护性抗原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的方法。方法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ofDNA,LAMP)针对L2型头孢菌素B内酰胺酶基因设计的5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特定BlaL2基因上的7个独立区域实现耐碳青霉烯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检测。实时浊度仪监测反应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5℃恒温条件下50min内完成;钙黄绿素可视化检测表明阳性结果呈绿色,与阴性结果差异显著。结果LAMP法最低检出基因的浓度为2.58pg/μl,其灵敏度为PCR法的100倍,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LAMP法具有过程简单、实验装置简便、结果肉眼可辨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对非12型头孢菌素B内酰胺酶基因的结果呈阴性,适用于临床L2型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基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筛选出优化治疗方案,制定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标本,整理临床资料,对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筛选出50株临床资料完善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根据《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和《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选择常用药物,并根据CLSI 2012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界浓度标准进行耐药性分析。在耐药性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分别测定了7种抗菌药物和5种联合用药方案的药敏试验。联合用药方案为: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米诺环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多粘菌素+多尼培南;替加环素+亚胺培南。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的抑菌效果。结果 5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根据药敏值将5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成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0株,其中,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包括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株。分离株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均为0,多粘菌素2年的耐药率分别为20%和16%。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以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和64%。2014年头孢哌酮/舒巴坦(2:1)和2013年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96%,为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之最高值。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7.5%、30.0%和62.5%;多粘菌素+米诺环素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22.5%、27.5%和50.0%;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55.0%、22.5%和22.5%;多粘菌素+多尼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12.5%,67.5%和20.0%;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32.5%、40.0%和27.5%。本研究未发现拮抗现象。除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单用和联合用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MIC值与相应单用药物MIC值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10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单用和联合用药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其他联合用药组的MIC值均比相应单独用药MIC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药敏结果提示,我院2013—2014年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均100%敏感,多粘菌素敏感率为82%,处于较高水平;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56%和90%,头孢哌酮/舒巴坦(1:1)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上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2:1),但整体耐药性也较高。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结果提示,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组、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组与其他联合用药组相比,FIC值更低,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7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52株来自痰及支气管吸出物(占92.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株(占4.4%)。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科室ICU病房检出率最高,占40.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1%。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8株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0.0%),氨苄青霉素(97.0%)耐药率最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疾患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主要基础疾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感染率最高为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状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老年病房是高发科室;危重、老年和创伤致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患者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侵入性诊疗技术应用、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缩短住院日,加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感染管理是预防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加强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2009~2010年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根据送检病区和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7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28例发现鲍曼不动杆菌。ICU感染率20.9%,普通病区感染率1.6%(P〈0.05);以80岁为界分组对比,累计检出率80岁以下组1.8%,80岁以上组5.5%(P〈0.05);药敏试验敏感度亚胺培南71.4%,头孢哌酮/舒巴坦64.3%。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4%、头孢吡肟17.9%、氧氟沙星17.9%、哌拉西林10.7%、头孢噻吩和头孢他定均为7.1%。其余均100%耐药。结论年龄超过80岁和入住ICU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2007—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内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的分析,为医院各临床科室预防院内感染及对本菌感染的细菌学诊断和 治疗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到的7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 结果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864%;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率最多,占32.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46 4%下降至2011年的132%,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从2008年的684%下降至2011年的112%,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60%下降至2011 年的3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之一,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各科室高度重 视。严格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减少因治疗而诱导耐药酶产生导致的耐药菌,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在我院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3月-2008年9月我院临床送检的641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9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73株(80.2%)来源于呼吸道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7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00%,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及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3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以解放军第306医院血液肿瘤科2007-08至2015-01发生Sm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肿瘤患者34例为病例组,以同期未发生Sm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肿瘤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34例Sm致院内获得性肺炎老年肿瘤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60~91岁,平均(77±11)岁。均合并基础疾病,均有发热,中度发热为主,高热患者常合并真菌感染或合并多药耐药、泛耐药菌感染;均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或肺部CT提示炎性改变;82.4%患者分离出2种以上病原菌;50%患者合并多药耐药、泛耐药菌感染;肺癌及淋巴瘤比例偏高;均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7例(20.6%)患者同时行抗真菌治疗,28例(82.4%)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17例(50%)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住院时间长、接受化疗及贫血是老年肿瘤患者Sm致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结论 对有基础疾病老年肿瘤患者伴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时,应警惕Sm致院内获得性肺炎,住院时间长、接受化疗及贫血是老年肿瘤患者Sm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