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穿刺针是介入治疗时行Seldinger穿刺的一种医疗器械.Seldinger穿刺技术是1953年由Seldinger发明的,先用穿刺针穿刺血管,再用导丝引导导管插入血管的技术.笔者在多年的介入治疗实践中发现,现有的介入穿刺针以及穿刺步骤还有可以进一步完善之处.于是就对现有的介入穿刺针以及穿刺步骤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将所改进之后的穿刺针命名为"新型介入穿刺针".笔者就"新型介入穿刺针"的特点及其便捷式穿刺技术的应用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塑料外套管穿刺针的金属空心针芯尾端有一透明塑料腔,当穿刺血管成功时可见血液流至其内,能起到指示穿刺针进入血管腔的作用,特别适合于进行改良Seldinger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3.
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须进行硬膜外腔置管,而在临床麻醉中常发生置管困难的情况,此就其可能原因略作探讨。一、穿刺针进入过深,导管被硬膜阻挡。硬膜外腔是一个潜在的腔隙,硬脊膜可被穿刺针推开。进针过深,硬脊膜虽未被穿破,却在针尖处形成一个深凹陷。导管尖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介入操作困难时所采用一种新型Seldinger穿刺装置,分析其适用性,并探讨使用情况和缺点。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3月,对16例患者(男9例,女7例,平均62岁)使用新型20G-Seldinger穿刺针(Sika—Med,Wiehl,德国)行CT引导下介入治疗。由于有一根导丝焊接在靠近穿刺针末端的地方,这种新型的穿刺针可引导多种不同的介入器材。通过穿刺针远端的四个微孔可进行连续麻醉直到抵达兴趣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深静脉置管已成为一项常用的技术操作。目前使用的探静脉穿刺针不设回血区,有不少缺点。笔者根据多年来操作中的经验教训,在穿刺针的后端增设了回血管,经3年多临床实践验证,此法简单、可靠、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1 回血管的制作:定做2cm长透明塑料管,粗细以套在穿刺针针梗上不松动为宜,空心,尾端平面予以密封,侧面设一0.2mm小排气孔。  相似文献   

6.
王光  朱国强  高培文 《人民军医》2002,45(4):247-247
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穿刺置管困难并不少见 ,我们用旋转法较好地解决了导管置入困难。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年龄 18~ 6 9岁 ,ASAⅠ~Ⅱ级。均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时 ,直入法穿刺成功后发生硬膜外导管置入困难者 ,其中下胸段 8例 ,腰段3例。1 2 方法 常规使用 18号 10cm勺状硬膜外腔穿刺针穿刺 ,有至少 2项判断硬膜外穿刺成功试验阳性方认为穿刺成功。然后放置硬膜外导管 ,当发生置管困难时 ,将硬膜外导管轻轻拔出 (若遇拔出导管有阻力时放弃 ) ,保持穿入深度不变 ,以每次 90°旋转穿刺针体 36 0° ,…  相似文献   

7.
“针穿针”脊柱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简称CSEA]用于临床34例,现就其方法及危险作一初步探讨。对象与方法对象:择期下腹部、下肢手术34例,年龄18~47岁,ASA1级。方法:穿刺针用自制的8.scm长18G硬膜外穿刺针和10scm长25G腰椎穿刺针[前端Icm稍弯曲约170~175卜[见附图]。腰麻药用O.5%丁卡因重比重液附图自制针穿针2.5~3.oml,硬膜外麻醉药用0.3%丁卡因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选L。或L。。穿刺点,先以互SG针行硬膜外穿刺,针尖斜面朝向骰部,穿刺成功后以25G针从18G硬膜外穿刺针中穿入到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后注入腰麻药,拔…  相似文献   

8.
臧德安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1,7(4):241-241,243
介绍一种穿刺针引导气管切开术。 一、器械 自制有槽穿刺套针一套,10~#、11~#手术刀各一把,备用止血钳一把,共4件。槽针是用16~#注射针头,铣去3cm长一段针壁、使中间部分成槽,针尖处仍为管状。插入一个9~#针头作内针,供注射药物或试验抽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隧道式穿刺针在骨肿瘤性(样)病变介入性穿刺中对于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8例骨肿瘤性(样)病变患者的介入穿刺。两组各取44例患者分别采用隧道式穿刺针(应用组)和传统细穿刺针(对照组)进行穿刺、比较。结果:将两组病例的穿刺成功率、组织取出量、细胞学检查满意率及诊断符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应用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隧道式穿刺针在骨骼病变的介入穿刺中明显优于传统细针穿刺,但由于病例统计数目不够多,影响因素尚未完全发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三管法"介入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 透视下对27例明确诊断为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用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瘘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引流瘘腔脓液.结果 2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瘘口平均愈合时间23 d.结论 介入方法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瘘腔引流管,同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新"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