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脑动脉瘤栓塞术已成为脑动脉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我院2004年4月-2005年4月共收治11例脑动脉瘤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41例接受脑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和出血情况。结论: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有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应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并观察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因脑动脉瘤破裂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行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并发症防范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的采用介入栓塞手术方案治疗脑动脉瘤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护理8周后,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栓塞术因创伤小和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危险性大,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2005年1-6月本院收治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实施了栓塞术,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全麻下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全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全麻下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经验,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为治疗制定合理的策略。方法:对2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方式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颅内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效果:瘤腔完全栓塞19枚,不完全栓塞6枚。术后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栓塞术后6个月-4年,动脉瘤未复发20枚,动脉瘤复发5枚。不完全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率较高;宽颈动脉瘤难于致密填塞,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窄颈的高。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致密栓塞是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和复发的首要原则。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应采用个性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栓塞术因创伤小和成功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危险性大,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2005年1-6月本院收治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实施了栓塞术,通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46例和晚期组32例,早期组入院72 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晚期组入院72 h后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早期组完全栓塞、次全栓塞、不完全栓塞率均优于晚期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早期组MBI、mRS评分均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脑积水、动脉瘤再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提高了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近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诊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脑内血肿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脑内血肿患者,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显微组和介入组,各43例。显微组行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介入组行血管内栓塞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神经功能,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1个月时的NIHSS评分低于显微组,而MBI评分高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显微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脑内血肿临床疗效优于显微外科夹闭术,其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随机对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共1倒,对照组4侧,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9例小儿脑瘫患者被分成高压氧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施普善治疗,同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必要的康复训练、主要是运动疗法(PT)及传统医学的头针及推拿疗法.高压氧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目前简便,利用价值最高的运动发育评价表,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表.从运动能力和姿势的机能机会观点出发,了解患儿运动年龄的客观阶段,运动功能欠佳的状态和运动能力达到的比率,以掌握儿童的运动发育水平,并作为评价的量化依据和评价训练效果的指标.结果:高压氧组有效率 96.6%,显效率75.9%;而对照组显效率30%,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我科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病人34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临床护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偏瘫1例,死亡2例。术后随访3—24月存活31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神经介入治疗动脉瘤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残死率低,无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管理和血压控制,保持大便通畅是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36例以Setdinger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介入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肌瘤处血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29例出现发热,22例感觉下肢酸胀不适,9例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3例血尿、血便,2例心律失常,2例尿潴留,3例穿刺处出血,持续1~4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子宫肌瘤栓塞术后虽有一定的并发症。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1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探讨。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出现1例血管痉挛、1例穿刺点皮下血肿,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1年,效果满意。结论: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廉英明 《中医药研究》2013,(11):1402-140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优于单独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为动脉壁薄弱处的病理性膨出[1],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血管内介入可解脱式弹簧圈栓塞术以其操作简单、侵袭性小、术后反应轻、感染机会少、安全性高等成为现代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之一[2].我院2002年2月-2007年9月共对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印 《内蒙古中医药》2014,(32):114-11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持续性头痛护理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并比较量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应用中,对降低患者头痛症状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微创技术,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少,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不失为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003年7月-2005年10月,我院先后对11例脑动脉瘤患者使用GDC栓塞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