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胸闷、气短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P〈0.01),气喘、胸闷也有所改善(P〈0.05),而在咳嗽、咳痰症状改善程度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气喘、胸闷、气短症状改善程度上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及FEV1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组在治疗后FEV1/FVC及FEV1的百分比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PaCO2明显降低(P〈0.01,P〈0.05),PaO2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组PaCO2、PaO2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能使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明显的改善,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督灸治疗慢型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督灸治疗,共治疗4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督灸治疗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俊红  钟亮环 《新中医》2012,(8):117-118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督灸加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肺功能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积分方面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肺功能方面,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FEV1、FEV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督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肺俞穴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灸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灸疗组予隔姜灸肺俞+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灸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咳嗽、肺部哮鸣音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灸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灸疗组FEV1、FEV1/FV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隔姜灸肺俞穴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能明显减轻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及哮鸣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阳和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肺虚痰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阳和汤治疗,对照组予桉柠蒎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证候评分,24h咳痰量及肺功能FEV1%、FEV1/FVC%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气短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24h痰液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症状及FEV1%,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皓  孙艺铭  魏春芬 《新中医》2022,54(19):97-100
目的:观察补脾生肌益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6 例老年COPD 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生肌益肺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喘息、咳嗽、咳痰、胸膈满闷、哮鸣音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FVC、FEV1、FEV1/FVC、FEV1%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FEV1%均较高(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西药联合补脾生肌益肺汤可加快老年COPD 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评价冬病夏治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50.0%),好转10例(33.3%),部分缓解3例(10.0%),总有效为28例(93.3%),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83.3%),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FEV1(L)/FVC(%)、咳嗽、胸闷、痰量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L)/FVC(%)分别为(3.79±0.79)L、(3.09±0.65)L、(86.79±9.76)%,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胸闷、痰量积分分别为(1.24±0.39)分、(1.19±0.37)分、(1.09±0.3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防治支气管哮喘效果较佳,对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邵海荣  乔淑花  李旭 《新中医》2020,52(22):67-6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清肺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ECOPD 患者 126 例随机分为 2 组,各 63 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汤治疗。疗程均为 2 周,观察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 [第 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 FEV1、FEV1/FVC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 2 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TNF-α、IL-6、IL-8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清肺化痰汤治疗 AECOPD 可有效控制肺部炎症反应,改善咳痰咳嗽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叶丽君  朱夏玲 《新中医》2021,53(24):184-187
目的:观察清肺定喘泻热方联合中医个体化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 例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定喘泻热方联合中医个体化肺康复治疗。比较2 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及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69.0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FVC、FEV1、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气指标PaCO2、Pa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aCO2、PaO2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清肺定喘泻热方联合中医个体化肺康复治疗AECOPD 伴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增强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玉屏补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COPD稳定期并符合中医肺肾两虚证候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照组予口服舒氟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玉屏补肾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及哮鸣音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及哮呜音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预计值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FEV1下降约20mL/半年,对照组下降约50mL/半年;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下降约1%,对照组下降约2%,说明治疗组可以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趋势。结论:玉屏补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血府逐瘀汤治疗40例胸痹心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胸痹心痛患者,分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率6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患者,能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安全性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AECOPD次数、中度以上AECOPD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期间的AECOPD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咳嗽、胸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SGRQ的症状、影响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SGRQ的影响评分有所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尤其是FEV,均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减少COPD稳定期AECOPD次数,改善咳嗽、胸闷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条灸神阙穴对老年人衰老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老年人随机分为艾灸组和空白对照组.艾灸组进行艾条悬灸神阙穴,每次30 min,隔日1次,连续2个月;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治疗前后衰老症状积分进行评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褪黑素的含量.结果:艾灸后衰老症状总体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改善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在改善腰膝酸软、失眠等症状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组间比较,艾灸组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艾灸后血清褪黑素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艾条悬灸神阙穴可改善衰老临床症状,与其提高血清中褪黑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持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205-1208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中药组应用养阴益气中药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失眠)、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动态心电图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低热、心烦、便秘),降低心肌酶(AST、,LDH,CK,CK-MB)和纠正心电图的异常表现方面,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0.0 1)。在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也发现,对于心悸、胸闷、胸痛、乏力和便秘的积分,中药组较西药组有明显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症状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总体证候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对血清心肌酶(LDH,CK)的保护性降低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但在心电图的疗效评价上,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益气组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32例亚临床甲减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多以心悸、气短、胸闷等冠心病症状为主,伴有不同程度嗜睡、记忆力减退、不明原因水肿等.采用中医药联合常规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44%,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西医组患者(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TSH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减伴冠心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采用中医药联合常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两组治疗1个疗程(30d),比较临床近期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以评价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养心氏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经30d的治疗,两组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为318.9±65.6m,显著高于对照组270.5±68.1m的距离(t=-8.628,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气促、胸闷、倦乏症状得分分别为1.08±0.53、0.76±0.22、0.82±0.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有19(23.75%)、45(56.25%)、11(13.75%)、5例(6.25%),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O%的有效率(X^2=27.376,P〈0.001)。结论:相比于单纯的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可以显著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6min步行距离,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因此是临床值得运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和“社区干预”的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肺功能II、III级的稳定期COPD患者各72例,共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包括健康宣教、呼吸锻炼、冬病夏治、膏方调理、穴法埋线和中药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6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pre、FEV1/FVC)、急性发作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咳嗽、咯痰、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的日常生活、抑郁心理、焦虑心理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的比较,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胸闷、中医证候总积分、FEV1/pre、FEV1/FVC、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同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量表各项积分、6min步行距离、FEV1/pre、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肺康复社区干预具有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减少急性发作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