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下腹部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直肠癌、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黄芪、薏苡仁、太子参、女贞子、枸杞子、半枝莲、山慈菇、莪术、丹参、川牛膝、白术、茯苓、制半夏、陈皮],并配合药膳辨证调理.治疗4个月,随访3 a.结果:2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Karnofsky评分、体质量变化方面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下腹部恶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固肾养阴中药结合药膳治疗下腹部常见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益气、固肾养阴中药,并配合辨证药膳调理。结果:2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体重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健脾益气、固肾养阴中药结合药膳治疗下腹部常见中晚期恶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Ⅲ、Ⅳ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观察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以及对毒副反应发生率、气虚血瘀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免疫功能和生存期等的改善作用。结果中药加化疗组的近期疗效虽与单纯化疗组无显著差异(P〉O.05),但肿瘤稳定率以及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均与单纯化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自拟扶正固本汤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用扶正消瘤汤治疗(治疗组),45例不服用中药(对照组)。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第三版评定疗后与疗前及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后的身体、角色、认知、社会功能、物理症状、总体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较疗前及对照组均有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情绪状态及失眠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扶正消瘤汤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逄艳  赵美蓉  李学军 《光明中医》2011,26(8):1664-1665
目的观察消瘤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经病理证实为WHO分期Ⅲ~Ⅳ期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均应用N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服消瘤汤,期间不用其它中药治疗。观察治疗2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消瘤汤可以明显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黄扶正汤配合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TACE,治疗组在TACE的基础上加服二黄扶正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2%,对照组为37%,治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出现腹痛、呕吐或体温超过38℃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在TACE的基础上加服二黄扶正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晒参于术扶正汤”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无手术指征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化疗加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晒参于术扶正汤”,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半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一个疗程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乏、恶心呕吐和疼痛、整体生活质量、呼吸困难、失眠、没有食欲、便秘和腹泻等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经济困难比较P〉0.05值,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两个疗程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经济困难比较,P〉0.05值,呼吸和失眠均P〈0.05,其余维度的比较均P〈0.01;半年生存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晒参于术扶正汤”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肝动脉结扎置泵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肝动脉结扎置泵配合中药内服及常规化疗;对照组25例,以单纯肝动脉结扎置泵及常规化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缓解和稳定率、治疗后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主要症状改善(P〈0.01),ALB,ALT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缓解率、稳定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半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1),但1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肝动脉结扎置泵较单纯应用肝动脉结扎置泵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疗法对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Ⅲ-Ⅳ期和复发宫颈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放疗+同步顺铂(DDP)化疗,疗程4。6周,研究组再加用中药序贯治疗,放化疗期用扶正固本汤,放疗结束后续用抗癌汤30天,定期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B超等检测,记录不良反应,随访5年,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两组近期肿瘤消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R=0.538,R=0.463);研究组和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44.4%,研究组生存曲线高于对照组(Log-Rank检验)X2=4.607,P=0.032);研究组WBC和PLT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毒性、脱发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药序贯疗法对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培本中药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胃癌化疗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将67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DOF方案化疗,治疗组DOF方案化疗同时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日40ml。两组均为21天一周期,共进行2个周期。观察体重变化、症状改善和血液学毒性反应。结果治疗2周期后体重恶心呕吐、消瘦症状及血液学毒性反应中WBC总数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乏力、HGB、PLT、ALT、BUN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有增效减毒作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加减乌梅丸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配合加减乌梅丸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化疗合加减乌梅丸,对照组28例应用单纯化疗方案,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HER-2/neuECD下降水平、KPS评分及中医症状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完全缓解(CR)病例,治疗组部分缓解(PR)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稳定期(S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进展(P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HER-2/neu ECD下降水平(5.80±0.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4±0.35)ng/L(P〈0.05);治疗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合加减乌梅丸可稳定晚期乳腺癌的病情及改善生活质量、提高KPS评分,同时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ECD水平,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清化瘀毒方对酒精性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化瘀毒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SPF级6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55只;按照复合因素制作酒精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采用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0只,清化瘀毒方组10只和模型空白组10只;于第20周末次给药后禁食,全部处死取出肝脏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表达。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经清化瘀毒方治疗后,计分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酒精性大鼠肝脏TGF-β1的表达: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清化瘀毒方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化瘀毒方能够显著减轻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并能够降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药调理在改善术后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等进行分析,证实中药调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一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的放化疗及对症处理,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调理,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就疗效,安全性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随访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调理用于术后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善生存率和复发率等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抑瘤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西医药疗法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抑瘤汤治疗,两组30天为1疗程,一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56.7%(P〈0.05);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有不同程序的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抑瘤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治以益肺解毒方,化疗组治以第三代细胞毒药物单药(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或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时间为2个周期,以ECOG行为状态评分和EORTCQLQC-30量表为工具评价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中西组治化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结果:中医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倦、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等指标计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总健康状况计分提高,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85.71%;化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以及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经济负担等状况的计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65.00%。中西医组治疗后情绪功能明显下降(P<0.01),疲倦、恶心呕吐、经济负担的计分明显上升(P>0.05).且情绪功能积分下降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化疗组组、中西医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分均提高,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组与中医组比较在社会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大便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肺解毒方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N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对比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小板、T细胞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对癌症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FAC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FAC方案治疗。两组均于4周期化疗后评定疗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入组54例病例,无脱落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59%,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53与本组治疗前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对肝癌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均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6.7%、60.0%;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53.3%;生存期〉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占66.7%、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CD8+降低(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参芪泻白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病人。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治疗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入参芪泻白散,治疗期3个月,然后观察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及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中医治疗组改善率为82.2%,对照治疗组改善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相关各项指标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和焦虑量表指标在两组比较,抑郁未见明显差异,焦虑量表指标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的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临床证候、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缓患者焦虑状况的优势,有利于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艾迪治疗)33例;B组治疗组(艾迪+肠内营养)33例;C组治疗组(艾迪+肠外营养)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各组的KPS评分、抗肿瘤疗效、相关脏器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监测生存期等。结果:营养状况指标:A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A、C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上述指标均不等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脏器感染率: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无不良反应发生。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生存期情况: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营养支持尤其肠内营养途径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控制肿瘤病灶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