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蜂胶液、利福平粉剂及灭菌凡士林纱布外敷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Ⅱ期压疮患者76例随机分为3组,蜂胶液组26例,利福平组25例,凡士林组25例,3组创面均用35~36℃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后分别外涂蜂胶液、利福平粉及灭菌凡士林纱布湿敷,以患者创面完全愈合为观察截止时间,对2组治疗效果及换药时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蜂胶液组有效率为92.3%,高于其他2组(P0.01)。蜂胶液组疼痛评分为(0.56±1.54)分,低于其他2组(P0.01);治愈时间为(11.38±8.21)天,短于其他2组(P0.01)。结论:蜂胶液治疗Ⅱ期压疮疗效优于利福平及凡士林,而且换药时疼痛评分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七、白芨、血竭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 ivgtt q12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粉、白芨粉、血竭粉各1.5g 2/日口服。每24h观察病人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停止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且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白芨、血竭能明显缩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止血时间,提高止血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龙血竭粉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疗效。方法:将龙血竭粉用于外敷治疗II、III期褥疮患者,且与常规换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龙血竭治疗组29例褥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血竭治疗褥疮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是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86例痔瘘患者术后换药前分别采取针刺及口服去痛片的镇痛疗效对比观察,证实针刺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针刺次Liao,会阳,长强,承山,三阴交等穴20min后带针换药致结束,对照组于换药前1h口服去痛片0.5g,结果:治疗组患者换药所致疼痛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327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疗率60.8%,总有效率达92.9%,轻、中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宫颈糜烂(P均<0.05),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突型(P均<0.05),术后阴道流血和阴道出血少,时间短,宫颈无瘢痕形成。结论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对轻、中度宫颈糜烂治疗疗效确切,对重度糜烂尤其乳突型疗效不满意,常需2次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芨散咖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中药白芨散加减方配合胃复春片治疗。对照组98例口服胃复眷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芨散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成 《陕西中医》2002,23(7):609-6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溃疡结肠汤 (黄芪、白术、黄连、白芨、三七粉等 )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 (苦参、白芨、黄柏、五倍子等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 93 .1 % ,远期疗效 70 .1 %。对照组近期疗效 72 .5 % ,远期疗效 3 0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1972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疗效尚称满意,现作初步小结。50例均系男性,年龄24~54岁,其中经X线钡餐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溃疡5例,慢性胃炎5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未作X线检查8例。入院时表现以呕血为主7人,柏油样大便为主43人。治疗:1.白芨粉治疗组15例。白芨粉每日3~4次,每次4.5克。2.芨竭散治疗组35例。芨竭散由白芨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电子内窥镜检查临床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粉(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冲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治疗有效率[9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37/4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转阴率[69.4%(25/36)]显著高于对照组[54.3%(19/3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粉、三七粉、乌贼骨粉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且可促进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高,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芨胶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82例,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补液、清创、抗感染、红外线照射等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芨胶涂抹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周换药时创面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2、3周创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治疗,加用白芨胶涂抹创面更有利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且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对肺结核(PTB)阴虚火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盗汗、发热等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治疗后副作用亦较小。结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对肺结核阴虚火旺型有显著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升降散随症加味治疗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麻杏石甘汤随证加味,治疗组予以升降散随症加减。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缓解及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升降散加味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有显著疗效,且能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超微颗粒剂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肺经风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寻常型座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枇杷清肺饮超微颗粒剂面膜外敷,对照组枇杷清肺饮传统饮片粉剂面膜外敷.观察两组综合疗效、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皮肤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枇杷清肺饮超微颗粒剂面膜对寻常性痤疮肺经风热证疗效优于传统饮片粉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加味平胃散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加味平胃散辨证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入院第2天及14天后进行疗效评分及统计。结论:西药配合加味平胃散辨证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动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国家标准复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E3Z3S3/6H3R3E3,在强化期加用微卡22.5微克每20天臀部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12次,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益肺抗痨散,1剂/d,水煎分服,疗程8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0%,对照组为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治疗2、5、6个月时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结合利肺片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84例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肺穿刺、空洞注入含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全身化疗和利肺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介入治疗组痰茵阴转率73.3%、病灶吸收率71.1%、空洞闭合率47.4%,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配合全身化疗和利肺片治疗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并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每次10 mL,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0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谷维素,每次30 mg,每日3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60.0%,对照组治愈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病灶变化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阴转比较:治疗组阴转率68.8%,对照阴转率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脉饮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并多汗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施治。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患者胃肠病症状的总分值,求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总有效率达96.82%。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处理。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苦参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8年6月-2010年5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苦参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肝治疗,治疗4周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大多发生于强化期内,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表现及恢复肝功能作用,对于结核药物性肝炎有较好疗效,而且I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以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牵正散加减,并配合针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予以评分及分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中药牵正散加减,并配合针灸的中西结合治疗是贝尔面瘫的优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