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性设计,将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两组均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末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1周末症状体征积分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在第2周末症状体征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徐敏  张忆勇  俞芳 《新中医》2023,55(8):121-12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水平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RF、ASO、CRP、A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1.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  相似文献   

3.
程雪荣  张世卿 《河南中医》2011,31(3):277-27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3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缓解2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片配合激素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频导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两组关节炎症指数及疼痛程度自测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45.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7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1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离子导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两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洗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洗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0%。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洗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铺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4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慧林 《山西中医》2008,24(2):24-24
目的:观察克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满足条件的该病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克痹汤,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及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4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1%(95%CI=86.4%~98.2%);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92%(95%CI=66.7%~87.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6530,P<0.0005).结论:克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与地塞米松,其收益为OR=0.28(但95%CI跨过1),NNT=6(95%CI=3.7~26.7).  相似文献   

10.
活血清热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卿 《中医杂志》2002,43(7):511-513
目的:研究中药内治与外治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祛:采用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对3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给以活血清热法治疗和芬必得及雷公藤治疗,疗程为6周。冶疗前和疗程结束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各1次。结果:治疗组202例,显效124例,占61.38%,有效56例,占27.72%,无效22例,占10.89%,总有效率89.1%;对照组120例,显效59例,占49.16%,有效31例,占25.83%,无效30例,占25%,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用活血清热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同时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甲氨喋呤(5-20mg,每周1次,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另一组用氨甲喋呤+双氯芬酸(25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分别为68%、7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双氧芬酸相比,白芍总苷无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P〈0.01)。[结论]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曹洪波 《世界中医药》2014,9(4):458-4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通痹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8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16例,愈显率为82.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愈显率为57.5%。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05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及ESR、CR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均较治疗前、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痹方薰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9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次,1次/d,甲氨蝶令片7.5mg/次,1次/周。治疗组112例止痹方(桂枝10g,防风9g,黄芪20g,茯苓15g,附子6g,秦艽、独活各20g,马钱子6g,丹参15g,甘草9g,红花12g,鸡血藤20g,薄荷3g)薰蒸,20min/次,隔天/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痛及压痛数、关节肿胀、血沉、类风湿因子(RF)滴度、握力、步行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20例,显效70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临床缓解15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2.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止痹方薰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藤二草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片200 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藤二草汤,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于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关节疼痛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评分、医生评估优于治疗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1例。结论五藤二草汤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且能下调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其临床效果及相关炎性指标进行观察。并随机选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甲氨蝶呤联合非甾体止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对照。方法类风湿关节炎(RA)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甲氨蝶呤7.5 mg/周(补充叶酸5 mg/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次,日2次饭后口服。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片12.5 mg/周(补充叶酸5 mg/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饭后口服,联合胃粘膜保护药瑞巴派特,1个月后逐渐减停),12周为1个疗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对临床疗效及ESR,C-RP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在第4,8,12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第4周更为明显。经过12周治疗,2组在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晨僵时间及ESR、C-RP检验方面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间治疗效果(有效率)分别为100%、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SR及CRP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7.5~10mg/周顿服;柳氮磺胺吡啶1.0g/次,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予甲氨蝶呤7.5~10mg/周顿服;来氟米特20mg/次,每日1次,口服。服药后3~6周起效,12周时达到稳定有效浓度,此时可减量至10mg,每日1次,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ESR和CRP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ESR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0.5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其作用与其能调节ESR及CRP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丙戊酸钠,0.2g/次,3次/d,口服。治疗组62例定痫丸(明天麻、川贝母、半夏姜汁炒、茯苓蒸、茯神去木,蒸各30g,胆南星酒制、石菖蒲石杵碎,取粉、全蝎去尾,甘草水洗、僵蚕甘草水洗去嘴,炒、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15g,陈皮洗,去白、远志去心,甘草水洗各21g,丹参酒蒸、麦冬去心各60g,辰砂细研,水飞、人参各9g,共为细末,甘草120g熬膏,加竹沥100mL,姜汁50g,和匀调药为小丸,(每粒小丸约0.5g),4g/次,早晚口服;丙戊酸钠片,0.1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癫痫发作频率,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6%;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30%。癫痫发作程度积分,治疗组痊愈36例,显效45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6%。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剂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次,2次/d。治疗组21例①中药熏洗(羌活、独活、麻黄各30g,红花15g,川芎30g,蜂房20g,蜈蚣2条,全蝎10g,艾叶30g,伸筋草30g,透骨草15g,枳壳20g,等),1剂/d,水煎4000mL,30min/次,熏洗。②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外膝眼、委中),丹参冻干粉针剂400mL+0.9%氯化钠注射液2mL,0.2mL/穴,隔日注射1次。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剂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合并中药桃仁承气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证属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桃仁承气汤加味合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日,4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0g,2次/d,三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37.5%),有效20例(50.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27.5%),有效18例(45.0%),无效11例(27.5%),总有效率72.5%。结论:中西医结合论证2型糖尿病证属痰瘀互结证的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藤碱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甲氨喋呤片,10~15mg/次,1次/周;柳氮磺吡啶片,小剂量开始,第一周,0.5/次,2次/d;第二周,0.5/次,3次/d;第三周,0.75/次,3次/d,以后按此剂量维持服用。治疗组30例,青藤碱缓释片,120mg/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实验室观察指标。治疗1个疗程(12周),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对照组随访26例;治疗组随访27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1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0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症状和临床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病情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沉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藤碱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