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法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本文对《温病条辨》温病下法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吴鞠通如何在温病阳明腑实证灵活运用三承气汤证、创新五个承气汤的临床运用,以及强调应该慎用下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吴氏有关温病下法的学术思想对于温病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温病和下法的历代源流为切入点,探究温病下法在临床杂病应用的中医理论,尤其湿温证应用下法的争议、时机和技巧,并通过临证验案两则简要分析应用下法的辨证思路和心得体会。旨在梳理和总结温病下法的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杂病的诊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5.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维斌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温病是由温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具有发病急剧,传变迅速,变证多端,热势亢盛的特点,在病变过程中还易出现内陷营血,化燥伤阴,动内痉厥等变证。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祛除病邪是治疗的关键。王孟英指出,温病使用下法,“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下法是驱邪外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温病学诸多的治疗方法中,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目的:探讨温病下法的意义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温病下法的作用机制、特点、指征、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温病下法具有祛邪解热,保存阴液,荡涤积滞,推陈致新,调畅气机等作用,临床应用有苦寒攻下法及扶正泻下法,用下法的目的是逐邪泄热而不专事通便,临床上不论燥结是否形成,但见里热炽盛,邪势亢奋即可用下。结论:温病下法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通便泄热的局限意义,而成为祛邪扶正,疏导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截断病势等积极有效手段,用之得当,每可挽回沉疴。  相似文献   

6.
下法在温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温病的下法具有它的源流、分类、范围等,"温病下不厌早"更是有其独特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通下法为祖国医学的“八法”之一,在温病中应用颇为广泛。温病乃感受温热之邪,其性属阳,易化燥化火伤及阴津,在温热病的过程中,如邪不从外解,必然里结阳明。故温病里结阳明过程中应用通下法不失为祛邪热以求存阴的上法,亦是中止温热病邪深入营血的关键。临床多用于以下情?..  相似文献   

8.
由于温病具有热象偏重,最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因此,下法,尤其是通腑泄热之法,在温病中运用机会颇多,苟能适时运用,而用又得当,则奏功甚捷。下而就温病下法结合临证,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9.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0.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下法的发展过程:下法理论起源于<内经>;汉·张仲景的承气汤首次将下法应用于临床;金元医家刘完素、张从正等拓展了下法的内容;明清时期的吴有性、叶天士总结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这些都为现代临床用下法治疗急重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吴瑭继承了张仲景下法思想,充分发挥和扩展了“三承气汤”下法适应证,使温病下法自成体系。现就《温病条辨》诸下法内容予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榴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68-2069
下法属八法之一,为临床治疗温热病的常用大法。在温病治疗中,及时使用下法,能及早祛温热病邪外出,对及时控制病情、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温病开窍法及通下法适应证的分析,认为在临床运用时,不要拘泥开窍法或开窍药的使用禁忌,不能以昏迷而界定开窍法的使用标准;对通下法则认为攻下燥粪只是下法的作用之一,并提出表证、湿温若能灵活运用通下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下法儿科临床应用举隅刘秀英(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050011)下法,温病称通下法。是泻下邪热,通导积滞的一种方法。凡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积聚等都可用下法下其实邪,则正气自安。前辈名医柳宝信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  相似文献   

15.
下法即运用泻下通便的方药,使病邪排除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下法的临床运用论述甚为详备,有关经文达50余条。其后如金元之刘完素、张子和以及清代温病学派,对下法用于急证亦多有创新和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论,下法在虚体病人的使用,大体主用于三类证候:一是温病壮热。古有“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柳宝诒谓:“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故温病壮热稽留不退者,常可用下法以通腑泄热。二是  相似文献   

17.
通下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八法之一。它原载于《内经》。汉·张仲景用之治疗热病,《伤寒论》详载三承气汤之辨法,即是其例。尔后则代有发挥,如吴又可指出:“温疫可下者三十余证”;叶天士亦谓:“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戴北山甚至认为“温病下不嫌早”。种种论说,均阐明通下法在温病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吴鞠通氏对温病运用通下法颇多创见,现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18.
余无言,又名余愚,字择明,江苏阜宁县人。余氏精于内,外科及伤寒温病。临证立法,以祛邪为先,认为邪有出路,其疾易愈,邪祛则正安,因而推崇张子和,擅用下法。《翼经经验录》一书中,计列内、外,妇、儿科急难重症临床治验55案,用下法占34案,扩大了下法的运用范围,对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19.
温病的下法,其理论溯源《黄帝内经》,其方药推崇《伤寒杂病论》,同时深受金元时期医家思想的影响,至明清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并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温疫祛邪下不厌早,温疫传染性、流行性强,且致病重,可早期运用下法快速祛除疠气;温热保津下之有度,温热类温病容易伤津,运用下法治疗当谨慎适度,防止津液的进一步损伤;湿热建中轻法频下,湿热类温病往往脾胃先伤再感湿热,运用下法清除湿热的同时当顾护脾胃、重建中州。  相似文献   

20.
通下逐邪法是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外泄之法,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围。该法在温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颇为重要的位置,主要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的病证,如热结肠腑、热瘀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