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年以前人们就知道某些病理情况下,强声或压力传至内耳可诱发前庭症状。Minor等首次报告上半规管骨裂可产生一组综合症状,包括由声音和(或)压力导致眩晕的前庭症状及骨导听觉过敏与传导性聋而声反射正常的听力障碍,部分作者称之为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本文称之为上半规管骨裂(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ony dehiscence,SSCD),为一种新揭示的内耳疾病实体。笔者就此病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在外耳道、中耳或颅内压力变化时会发生眩晕和眼震,原因在于上半规管骨质缺损。本文旨在研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迷路压力敏感性的机制,并建立手术修复的绒鼠模型。该作者观察上半规管开窗前后、开窗修补术后外耳道压力变化时绒鼠前庭传入神经激动值的变化,结果发现上半规管开……  相似文献   

3.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在外耳道、中耳或颅内压力变化时会发生眩晕和眼震 ,原因在于上半规管骨质缺损。本文旨在研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迷路压力敏感性的机制 ,并建立手术修复的绒鼠模型。该作者观察上半规管开窗前后、开窗修补术后外耳道压力变化时绒鼠前庭传入神经激动值的变化 ,结果发现上半规管开窗前外耳道压力变化对水平半规管或耳石传入器无影响 ,只有占 1/9的上半规管传入器对压力变化有反应。上半规管开窗后 ,所有上半规管传入器受正压激动 ,被负压抑制 ;18个耳石器中的 9个和 33个水平半规管中的 2 1个传入器不受压力影响。上半规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诊断的6例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体征、听力学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中4例患耳表现为低频听力下降,声反射均能引出;1例合并有中耳炎表现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另1例听力正常。2例次患者有明显的自声增强,不能耐受自己说话的声音。5例次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眩晕持续时间数小时不等,程度不一。2例次患者主诉不能耐受外界噪声。4例次患者利用强声能诱导眩晕。所有患者在强声刺激或增加中耳压力、捏鼻鼓气时能观察到慢相向健侧的垂直旋转性眼球运动,其中1例患者强声刺激能诱发头部运动。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检查,并行上半规管重建显示上半规管表面不同程度的骨质缺损。2例患者全身麻醉下行上半规管裂填塞修补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颞骨高分辨率CT提示上半规管表面覆盖的骨质缺损,同时患者具有相关的前庭耳蜗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发作性眩晕患者(女2例,男1例),经常规检查2例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手法复位和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好转;1例误诊为梅尼埃病,对症给予脱水治疗,病情缓解。因对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认识不足,缺乏上半规管多层面重组CT检查和特征性前庭功能检查辅助诊断而误诊。结论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临床少见且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上半规管多层面重组CT检查是诊断本病并区别于其他眩晕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mial,VEM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一组正常人和膜迷路积水、镫骨足板活动过度和上半规管裂等三种疾病的VEMP阈值,用以判断VEMP的正常阈值以及变化.结果 正常人VEMP阈值为80~100 dB nHL,平均为(85.7±5.1)dB(n=21).三种疾病膜迷路积水、镫骨足板活动过度和上半规管裂均可出现VEMP阈值降低的现象.结论 上半规管裂时内耳和周围结构之间存在异常交通,膜迷路积水和镫骨足板活动过度则可能系球囊与镫骨足板之间的距离变近,可出现对声音或压力敏感性眩晕.VEMP阈值的变化可以对这类眩晕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Tullio现象是由眩晕和异常的眼球和 /或头部运动联合产生的 ,这种运动由声音刺激引起。这种对声音的前庭反应由 Tullio在 192 6年研究鸽子的迷路瘘管时首先描述 ,之后 Huizinga在 1935年证实。人们提出两个 Tullio现象可能的病因 :耳石症和半规管刺激。Tullio现象与梅尼埃综合征、先天性内耳异常、感染如梅毒和慢性耳疾、外伤、外淋巴漏和医源性瘘如开窗术等有关。最近 Minor等报道 7例伴 Tullio现象患者出现上半规管缺裂 ,表现为与上半规管刺激一致的垂直旋转的眼球运动。作者报道 1例上半规管缺裂的病例 ,伴有孤立的 Tullio现象 ,表现…  相似文献   

8.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以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7%~20%,普遍认为该病是由变性、脱落的耳石聚集在半规管内,并随头位改变在半规管中不断移动而引起。直立位时半规管与椭圆囊的空间位置关系决定了此病最好发于后半规管(PSC),水平半规管次之,前半规管(ASC)罕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3例ASC-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用自主研制的SRM- 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 ional ver t igo,BPPV)诊疗系统在上半规管BPPV的诱发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中将367例高度怀疑BPPV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81例依序进行Dix-Hallpike试验及SRM-IV BPPV诊疗系统采用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和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检查,有20例被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另一组186例检查顺序相反,共有21例被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观察并记录该41例确诊为上半规管BPPV的每位患者每种体位下的特异性眼震,计算每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并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i x-Hal lpike试验中有26(63.4%)例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SRM-IV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中有28例(68.3%)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SRM-IV上半规管BPPV中有35例(85.4%)患者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Dix-Hallpike试验与SRM-IV后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M-IV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对上半规管BPPV检出率高于其余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RM-IV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对上半规管可产生有效的刺激,对诊断上半规管BPPV敏感性高,此方法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引起眩晕的内耳疾病中最常见,BPPV因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分类,后半规管BPPV (PC-BPPV)最多见,外半规管BPPV (HC-BPPV)次之,上半规管BPPV较少,其中两种半规管或两种以上组合较少.BPPV中HC-BPPV占10%~ 42%[1,2],比以前文献报道更为多见,1985年Cipparrone及McClure首次报道HC-BPPV,本文主要报道HC-BPPV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对HC-BPPV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12例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与24例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比较.结果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表现为由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而Dix-Hallpike诱发试验未见相应的眼震,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的潜伏期(-x±s,下同)为(4.42±2.02)s,持续时间(-x±s,下同)为(8.67±4.31)s,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分别为(3.20±1.18)s和(14.75±4.9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t=3.61,P<0.01).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1.7%(11/12),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9.2%(19/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需的颗粒复位手法次数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1.75±1.08)次(-x±s,下同),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为(3.38±1.0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O.01).随访5~29个月,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2例复发,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组7例复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客观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比,前者眩晕发作潜伏期长、持续时间短,治疗所需的循环数更少,前者治疗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直悬头位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然后行垂直悬头位试验,并研究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24例BPPV患者中,经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确诊为多半规管受累的BPPV 53例(16.36%,53/324)中合并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的BPPV患者27例;单半规管BPPV271例(83.64%,271/324)中,通过Dix-Hallpike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85例(26.23%,85/324),通过滚转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120例(37.04%,120/324),而前两项试验阴性,通过垂直悬头位试验诱发眩晕及眼震或仅诱发眩晕的患者66例(20.37%,66/324),该66例患者沿矢状位快速翻转复位后随访1周和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57/66)和83.33%(55/66)。结论垂直悬头位试验使本组BPPV患者的检出率提高了20.37%(66/324),其对上半规管BPPV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对于Dix-Hallpike和滚转试验阴性但疑为BPPV的患者,应行垂直悬头位试验。  相似文献   

13.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检查法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2008年4月1日到5月29日根据经典或者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均首先进行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如结果为阴性后继续行经典Dix-Hallpike检测证实为后半规管性BPPV。比较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的阳性率。结果2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中,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诱发实验的阳性率为78.57%(22/28)。结论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BPPV可以有效地简化诊治程序,并减轻部分患者诱发的眩晕及眼震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其阳性率低于经典方法,故在临床上不能完全代替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1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主要表现为随头位变化出现的短暂性眩晕发作,该病分为后半规管型、外半规管型、上半规管型及多半规管.其中后半规管BPPV最常见,其次为外半规管BPPVo外半规管BPPV根据发病机制、原理、眼震方向等有多种分类方法.近年来外半规管BPPV的手法复位逐渐被熟悉,但一些患者复位后效果不佳,如外半规管嵴帽结石症,部分患者行常规手法复位后发作性眩晕仍然存在.我们将这部分手法复位后眩晕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类型归结为难治型外半规管嵴帽结石症.本文主要围绕外半规管BPPV的概念及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复位方法,尤其对于难治型外半规管嵴帽结石症的复位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半规管阻塞术是在半规管骨管上开窗后,用骨蜡、骨屑、筋膜、生物胶或激光阻塞或阻断内淋巴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其疗效已得到了肯定.在用后半规管阻塞术成功地治疗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后,有人进行了三半规管阻塞,旨在探索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本文了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的特点、发病机制、半规管阻塞术的方法、与其它手术的比较、引起听力损失和保存听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上半规管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复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SRM-Ⅳ模拟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28例(68.3%),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19例,不伴有扭转成分9例;SRM-Ⅳ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35例(84.6%),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30例,不伴有扭转成分5例。在所有41例患者中有38例能通过两种诱发试验对受累侧别做出判断,其中因诱发眼震伴有扭转成分而判断侧别30例,单侧诱发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且不伴有扭转成分3例,双侧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5例,且不伴有扭转成分,但因眩晕及眼震的强度有明显差别而判断出侧别,患者对受累侧别不能判断3例。在能判断出侧别的38例患者中有左侧上半规管受累25例,右侧上半规管受累13例。对41例采用SRM-Ⅳ上半规管BPPV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一次治疗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 上半规管BPPV 临床上被越来越重视,应用SRM-ⅣBPPV诊疗系统对上半规管BPPV进行诊治效果好,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unt综合征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半规管损伤频率特征以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在评估其前庭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Hunt综合征伴眩晕患者26例(病例组)分别进行高频vHIT、中频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和低频冷热试验(caloric test);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vHIT.以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unilateral weakness,UW)、摇头试验诱发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HSN)、vHIT的增益值(video head impulse test gain,vHIT-G)为观察指标,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对照组vHIT-G、病例组的三项试验结果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6个半规管的vHIT-G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分析,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P<0.01);双侧前、水平和后半规管平均vHIT-G((x)±s,下同)分别为16.80%±9.80%、16.57%±10.30%、16.52%±11.12%;病例组的患耳前、水平和后半规管vHIT-G分别为46.96%±34.54%、75.35%±35.29%、41.65%±32.87%,均符合正态分布,与对照组对应半规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vHIT、摇头试验和冷热试验阳性者分别为23例(88.46%)、22例(84.61%)和24例(92.31%),双侧确切概率法x2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W与水平半规管vHIT-G之间存在正相关(r=0.692,P<0.01).结论 Hunt综合征伴眩晕患者的半规管功能损伤呈多频或近乎全频性损伤,具有传导阻滞性神经损伤特点;vHIT可以作为Hunt综合征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评定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重力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及特征性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1],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2]。本病可累及3个半规管,其中以后半规管多见,上半规管最为罕见[3]。该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而最常见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通常采用Epley复位法[4]。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阻塞方法对眩晕的控制及听力保留率,为梅尼埃病的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328例行半规管阻塞术的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标准,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单侧梅尼埃病,行规范化药物保守治疗至少1年以上,但眩晕仍反复发作。其中三个半规管阻塞术302例,两个半规管阻塞术21例,包括水平半规管联合后半规管阻塞15例,水平半规管联合上半规管阻塞6例;一个半规管阻塞术5例,均为水平半规管阻塞。采用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c VEMP)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估,通过内耳MRI膜迷路水成像观察阻塞术后膜迷路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8.0%(296/302),A级81.8%(247/302),B级16.2%(49/302),听力保留率70.2%(212/302);两个半规管阻塞术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85.7%(18/21),A级61.9%(13/21),B级23.8%(5/21),听力保留率76.2%(16/21);一个半规管阻塞对眩晕控制的总有效率为60.0%(3/5),A级40.0%(2/5),B级20.0%(1/5),听力保留率80.0%(4/5)。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高于两个半规管阻塞或一个半规管阻塞术(P<0.05)。听力保留率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半规管阻塞术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三个半规管阻塞术眩晕控制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