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HRV)对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75例为室速组,选正常体检者52名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全部进行24hHolter记录分析,对两组的HRT、HRV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室速组与对照组比T0值明显增高(P〈0.01),TS值、HRVI值均明显减低(P〈0.01),室速组的T0、TS及HRVI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O、TS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HRVI,而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HRVI,其中TS灵敏度和特异度又高于TO,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减弱或消失,尤其是TS值减低是一项比HRV更强、更精确的预测高血压高危患者猝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心率(HR)、心肌耗氧量指数(RPP)及血清NO、ET-1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后HRT及HRV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05),血清NO、ET-1水平及HR、RPP、HRT、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缺血变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HRT及HRV,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特点研究,探讨HRT与HRV在不同ACS患者中的特点及HRT与HRV间的相关性。方法ACS患者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各40例,选择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HRV指标SDNN、RMSSD、PNN50、HF及LF,同时分别研究TO或TS与SDNN、RMSSD、PNN50、HF及L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值升高,TS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率变异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CS患者行组间比较,3组TO、TS值及RMSSD、PNN5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STEMI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O与SDNN、HF、LF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F关系较为密切(r=-0.544)。TS与SDNN、RMSSD、PNN50、HF和LF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646)。结论ACS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表现尤为明显;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按收治先后随机法分为予四逆加人参汤治疗的治疗组21例,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对照组22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24h动态心电图改变。并随访3个月,了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用药后SMI总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用药后的心肌缺血总负荷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随访3个月后,对照组的SMI发作次数及总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和RPP均比用药后升高(均P〈0.01),但治疗组与用药后比较均无明显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安全有效的,且SMI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与评价可达灵片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可达灵组36例,常规组36例,另选择3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2周后,症状性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可达灵组与常规治疗组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TIB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组间比较可迭灵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HRV指标(SDNN、SDANN、SDNNindex)值可达灵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大(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亦明显增大(均P〈0.01)。但可达灵组增大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2组的MSSD、PNNSO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P〉O.05)。治疗期间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可达灵片对冠心痛患者不仅能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而且有改善其心率变异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减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DM)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HRV)。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测分析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41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老年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HRV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组患者HRV明显降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及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现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56例(A组),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AECG)、BNP测定,按结果分为SMI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体检时发现ST段改变50例(B组),但无任何症状的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并在运动前后分别测BNP,按结果分为SMI组和非SMI组。结果AECG检测:BNP值阳性对照组高于SMI组(P〈0.01),SMI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SMI组BNP值与心肌缺血总负荷呈正相关(r=0.881,P〈0.01);平板运动试验:SMI组的BNP值在运动前、运动后及运动后增加值(△BNP)均高于非SMI组(P〈0.01),且SMI组△BNP值与Duke评分呈负相关(r=-0.861,P〈0.01)。结论BNP可作为SMI筛选生化指标且升高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频发房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频发房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稳心颗粒冲剂1包,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片150mg,每8h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HRV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治疗后病人频发房性早搏得到有效控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P〉0.05),但HR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在有效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的同时可改善病人的HRV,从而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的45例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HRV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8天后心率变异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可以改善心率变异,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MHD患者101例,于透析次日安静、平卧状态下进行5rain短程HRV检测,观察时域指标SDNN、rMSSD、TI及频域指标TP、HF、LF、VLF、LF/HF,分析血透患者的短程HRV变化特点。结果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TP、HF、LF均显著低于正常值(P均〈0.01);101例患者中,33例合并有糖尿病,68例不舍并糖尿病,2组HRV指标TI、TP、HF、LF、VL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小于正常参考值,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均受损;合并糖尿病的M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现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I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I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III组)。三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PVS)后HRT的初始值(TO)、斜率(TS)、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以及心率变异的参数SDNN,比较三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按III组-II组-I组的顺序,TO呈逐渐增高趋势,而TS、SDNN则呈降低趋势,三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三组间TT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T0与SDNN均呈负相关(r=-0.547,P〈0.05);TS与SDNN呈正相关(r=0.695,P〈0.01);而TT与SDN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T明显减弱,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严重。HRT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心电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C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治疗组与对照组HRV各时域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HRV指标明显提高(P〈0.01),代表迷走神经功能HRV指标也有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以改善心率变异,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心肌梗死后S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应用常规治疗作为常规治疗(A)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作为灯盏细辛(B)组。两组常规治疗用硝酸异山梨酯、阿斯匹林与普伐他汀,疗程2周。结果:B组用药后SMI的发作次数显著降低(P〈0.01)及其持续总时间显著缩短(P〈0.01),同时室早也显著减少(P〈0.01),A组SMI发作次数也明显降低(P〈0.05)及持续总时间缩短(P〈0.05),但室早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B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0.01)。未见灯盏细辛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对心肌梗死后SMI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55例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占84.21%,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占15.7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栓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昼夜比较发现,以06:00~12:00频率最高,OO:OO~06:00频率最低,夜间心肌缺血发作的起始心率低,持续时间长,ST段下移明显(P〈0.05)。69例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40例,占57.97%,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29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检出11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睡眠结构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脑卒中患者睡眠结构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脑卒中的5l例患者应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和多导睡眠图进行全夜监测,并与24名正常相同年龄范围人群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患者HRV时域参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1);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REM期均明显减少(P均〈0.01),而觉醒期(WASO)明显增加(P〈0.01);与脑卒中后无睡眠结构紊乱组相比,脑卒中伴睡眠结构紊乱组SDNN、SDANN、RMSSD下降(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已存在交感神经激活的状态下,睡眠结构紊乱更增加了交感神经的张力,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猝死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心率变异(HRV)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25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组(观察组n=130)及单纯西药组(对照组n=126),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HRV的变化,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1月内的死亡率。结果入院第7天、第30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变异明显改善(P〈0.05),1月内的死亡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可改善AMI患者的HRV,并降低AMI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特点及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4例,设对照组22例及正常人组52例,对4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及52例健康者分别检查心率变异(HRV)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心率变异参数RMSSD、PNN50及HF高于正常组,SDNN及LF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HRV自主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宣肺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作用机理。方法 71例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哮喘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继续应用抗哮喘药物,治疗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取宣肺健脾益肾穴位:曲池、列缺、鱼际、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以平补平泻法,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域指标与肺功能变化,及部分患者(17例)首次针刺治疗前后的即刻效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出现明显增高,HRV测定表明机体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结论 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罗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对照组)和阿罗洛尔治疗组(治疗组),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QTd和HR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明显缩短(P〈0.05或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的平均数(SDNN index)、SDNN index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正常RR间期标准差≥50ms的百分数(PNN50)、变异系数(CoVr)、HF明显升高(P〈0.05或P〈0.01),LF/HF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SSD、HF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阿罗洛尔后能缩小心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并可提升HRV,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