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由于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 ,常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增高 ,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等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此 ,现将 1988年~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嗜铬细胞瘤 2 1例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2 1例病例中 ,男 12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8 7岁 (9~ 6 8岁 )。1·2 临床表现 血压增高 19例 ,占 90 5 % ;阵发性剧烈头痛 ,伴恶心、呕吐、大汗 12例 ,占 5 7 1% ;间有头晕、眼花、头痛 4例 ,占 19% ;视力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朱剑  陶沙  金星  马建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31-4932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5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意外瘤20例,高血压、血或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意外瘤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腹部B超异常14/15例,CT异常25/2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良性嗜铬细胞瘤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4例,肾上腺外肿瘤1例。结论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仍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行腹部B超以提高非典型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徐勇  崔国明 《工企医刊》1995,8(3):72-73
我院自1967—1992年共诊治嗜铬细胞瘤12例,均为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病人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为17—51岁。病程最常的5年,最短为3个月。1年内确诊为8例,2年确诊为4例。多具有头痛、心悸、多汗、高血压等典型症状。眼底检查为高血压改变。其中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提高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无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等典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尿香草扁桃酸升高占22%(9/41);影像学表现为回声、密度或信号均匀(直径≤2.0 cm)或不均匀(直径> 2.0 cm);13例行开放性手术,3例术中血压明显波动;29例行腹腔镜手术,1例术中血压明显波动.41例成功切除肿瘤,1例因肿瘤与肾、胰、脾等周围组织脏器粘连严重无法切除.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随访1~7年,1例复发,12例失访.结论 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内分泌检查阳性率较低,定性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帮助较大.怀疑嗜铬细胞瘤患者均应按嗜铬细胞瘤行术前准备,不能除外者,术中及术后加强监护.腹腔镜手术在减少术中高血压危象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效果满意,其中良性7例,恶性1例.随访3~60(23.56±6.18)个月,7例良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2年出现高血压症状并广泛转移死亡.结论 异位嗜铬细胞瘤少见,诊断比较困难,对有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警惕本病可能.24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测定对本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为首选,术前应控制血压、扩充血容量,术后监测血压、尿VMA及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并积极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控制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预防高血压危象等。结果15例患者如期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高血压27例,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3例。24小时尿VMA阳性率87.0%(27/31),血、尿儿茶酚胺阳性率80.7%(25/31);B超、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0.3%(28/31)及96.5%(29/30),MRI检查7例,均准确定住。28例行开放手术切除肿瘤,3例经腹腔镜切除肿瘤。结果肿瘤位于肾门区域11例,肾下极区3例,下腔静脉后方2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5例,腹主动脉前方肠系膜根部2例,膀胱壁3例,多发5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cm-13cm。随访8个月-12年。27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25例,仍有高血压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术后1年内均复发、转移,死亡4例,2例经131I间位碘代苄胍(MIBG)治疗后荷瘤生存。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获得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术前;隹备极为重要,术后应长期观察是否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胸闷、心悸2 d,加重4 h急症入院。患者入院前因饮酒过多心情激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剧烈头痛伴胸闷不适、心悸、出汗、活动后乏力。门诊以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58/97.5 mmHg,心率144次/min,心律不齐。化验检查:AST(天冬氨酸转氨酶)156.7U/L,CPK(肌酸磷酸激酶)793.7 U/L,LDH(乳酸脱氢酶)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例1,男,61岁。因右上腹包块1年,近期渐增大而就诊,病程中无高血压等特殊不适。查体:T36℃,P72次/min,BP16/10kPa,脐旁右上方触及1直径约6cm圆形包块,质硬、光滑、无压痛,包块活动度不大,B超诊断:腹部囊性包块。血糖正常,尿糖阴性。其它无异常。在连硬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瘤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10例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2例,肾门区域2例,膀胱1例,阴道1例,右肾上腺前下方1例,左肾下方1例,耻骨后1例(为复发,侵犯耻骨及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栩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苄胍(^131I-MIBG)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3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过程。术前均行超声、CT、膀胱镜及儿茶酚胺(CA)和香草基扁桃酸(VMA)检查,32例术前均获得定位及定性诊断。所有病例术前准备10-14d后,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3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无恶变;术后均随访1-7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超声、CT、膀胱镜是最主要的定位诊断,CA和VMA是最主要的定性诊断;手术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最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仍是嗜铬细胞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因为突然高血压,到医院就诊,医生考虑是"嗜铬细胞瘤"。请问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有什么特点?具有波动性。比如因为受到某种刺激后血压突然升高,或者是血压本来比正常高,但是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症状瞬间加重,波动性是这种高血压的一个很重要、明显的特点。症状出现时病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大汗、面色苍白等情况,而普通高血压患者不常见这些现象,虽然有些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这些情况,但是他们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而且经常会出现这些情况。药物难以控制。比如原发性高  相似文献   

14.
25例嗜铬细胞瘤(PCCT)所致心血管病变,10例诊断为儿茶酚胺心肌病,8例出现左心衰,2例发生心肌梗死。这是PCCT严重并发症,早期极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67%的患者有ECG异常。17例经手术治疗后血压及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ECG大多数于根治术后1~8周正常,所以PCCT所致高血压属于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但要警惕该病起病急,经过凶险,常因突然发作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故强调,早期诊断、切除肿瘤为最根本治疗方法。哌唑嗪可做为PCCT诊断性试验药物之一,可做为术前用药,联合使用α、β受体阻断剂是术前治疗PCCT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悸、多汗”的三联征和高血压等。该病是一种较少见但危害严重的疾病,患者可以由于长期高血压造成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危及生命,但如果可以早期诊断、治疗,它又是可以临床治愈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由于嗜铬细胞瘤涉及多系统,表现多样,不易诊断,所以对其深入探讨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88.8~2003.6我院共收治嗜铬细胞瘤4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6~62岁,平均44岁。病史3个月~10年。1.2 临床表现 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压以外的表现多种多样,许多病人以高血压之外的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3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其中24例经腰切口,9例经腹切口(膀胱嗜铬细胞瘤2例);32例采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良性58例.恶性7例.结论 B超、CT结合临床症状仍是诊断嗜铬细胞瘤主要依据.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但只要做到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术后根据中心静脉压补液扩容,持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均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49例(52枚)术前超声声像图.分析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表现.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嗜铬细胞瘤单侧肾上腺发病38例,双侧肾上腺者3例,异位者4例,漏诊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92.3%(48/52).肿块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较小肿块内部均匀,较大肿块回声不均,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形成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是该疾病的常见特征,实性部分血流信号较为丰富.结论 掌握嗜铬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伪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伪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具备以下特点:突然血压升高,伴随躯体不适症状,并非由紧张、情绪悲伤、恐惧或恐慌等直接引起,2例患者具有创伤史或消极的对应方式,排除嗜铬细胞瘤及酷似嗜铬细胞瘤症状体征的疾患,2例患者给予缬沙坦,2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例可疑抑郁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结果 4例患者治疗有效,发作性高血压终止或有效控制,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伪嗜铬细胞瘤有别于嗜铬细胞瘤及酷似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状况,β、α1受体阻滞剂、心理治疗必要时联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病理结果.结果 241例患者中,嗜铬细胞瘤223例(92.5%,223/241),副神经节瘤18例(7.5%,18/241).家族性嗜铬细胞瘤20例.有高血压症状193例,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130例,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170例.241例患者中病理回报恶性倾向30例,恶性8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75例.随访1~7年,术前有高血压症状者中24例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但仍稍偏高,口服降压药物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其余患者血压恢复正常;8例恶性嗜铬细胞瘤者中复发2例,死亡1例. 结论 嗜铬细胞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前药物扩容准备可以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后腹腔镜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已成为当前主要的和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