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骨密度及基本体质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04-03/06选择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男生100人和英语系男生60人作为观察对象。以运动项目及运动频率为条件分成3组,体育专业组,体育人口组和对照组。体育专业组100人(中长跑专项组15人,排球专项组28人,足球专项组21人,短跑专项组16人,武术专项组20人;运动频次为大于5次/周);体育人口组30人(英语系体育人口,运动频次为每周三四次,对照组30人(英语系非体育人口,运动项目一般为排球和足球,运动频次一般为第周一两次,每次运动时间为不少于半小时的适于自身个体的强度运动)。年龄19~22岁。于运动处方实施2周后采用单光子吸收法测量观察对象的非优势手臂桡骨中远1/3处的骨密度;采用标准体质测量法对其基本体质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身高,坐高,体质量,胸围,腰围,臀围(三围精密度为0.5cm),皮褶厚度为观察对象的肩胛骨下缘和上臂后部的脂肪厚度(测量精密度为0.1mm)。组间比较经双尾检验,P<0.05为显著性水平判断的标准。结果:160人均完成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骨密度差异比较:体育人口组、中长跑专项组、排球专项组、足球专项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短跑专项组、武术专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②各组基本体质指标值的差异比较:对照组的身高、坐高显著低于体育专业组;体质量和腰围明显小于体育专业组;胸围和握力明显低于体育人口组,显著低于体育专业组;而对照组上臂皮褶厚度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大于体育人口组和体育专业组相比。③骨密度与基本体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握力指标、握力/身高指标与骨密度值有显著正相关(r=0.661,r=0.623,P<0.01),骨密度与其他体质指标(身高,坐高,体质量,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褶厚度,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骨密度值有上升的规律。②握力、握力/身高与其骨密度值有显著正相关,握力和握力/身高可作为评价人体骨健康状况的间接指标。③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频率≥3次/周、运动时间≥30min/次的适宜于自身个体的高强度运动可作为年轻时期增进骨健康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运动,骨密度”,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highwire press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exercise,bone densit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密度与运动和年龄相关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运动对各年龄段骨密度影响的文章。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健康人群不包括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的文章和重复研究。共检索到532篇关于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最终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变化与运动的干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提示,目前关于运动对骨量增长期及衰老下降期的研究较多,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结论: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是肯定的,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是对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以及儿童青春期的研究,而对于在人体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很少,且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预防骨质疏松,探讨运动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制CM-100型超声波跟骨骨密度测定装置,对跟骨的超声波传导速度(SOS)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日本制TBF-300体内脂肪测定仪进行了体脂肪率和身高、体重的测定。结果运动组的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非运动组(P<0·001);骨密度还与体脂肪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运动可使跟骨骨密度明显提高,促进峰值骨量增加,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与运动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运动形式对骨密度的影响各异,高冲击性的训练优于低强度的耐力训练。振动训练作为新兴的运动形式,备受科学界的关注,而且对其与骨密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是由于运动强度、时间、频率等因素的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抗阻训练研究国内鲜有报道,急需在这方面多做研究。振动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从而对骨骼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振动训练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有关骨代谢调控基因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与运动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有待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郭梁  王震  谭先明  任占兵 《中国康复》2014,29(4):257-259
目的:观察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绝经后女性106名分为运动组37例和对照组69例。运动组进行广场舞、爬山、慢跑等运动干预,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试其全身及各部位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并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干预8个月后,运动组全身BMD和BMC值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全身BMD和BMC值均较8个月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胸椎的BMD、BMC和盆骨的BMC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腰椎的BMD、BMC和盆骨的BMD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腰椎、盆骨的BMD、BMC均较8个月前明显下降(P<0.05),而胸椎的BMD、BMC 8个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上肢优势侧BMD、BMC和下肢双侧BMD、BMC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 P<0.05),而上肢非优势侧BMD、BMC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肢非优势侧BMD、BMC均较8个月前及上肢优势侧BMD明显下降(P<0.05),而上肢优势侧BMC和下肢双侧BMD、BMC 8个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运动可显著提高绝经后女性胸椎 BM D和BM C ,而只能维持其腰椎和盆骨的BM D、BM C;上下肢、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活动不均衡可影响相关部位 BM D和BM C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低体质指数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选取在健康体检中的柳州市常住人口162例,其中男71例,年龄(71.17±7.57)岁;女91例,年龄(67.03±7.43)岁。均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及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1.2方法采用意大利GK公司生产的U n igam a p lus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头颈的骨密度(BM D)的平均T值,并测定每例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 I)。BM I=体重(kg)/身高(m)2。BM I<18.5为消瘦;18.5≤BM I<23.99为正常体重;24≤BM I<27.99为超重;BM I≥28为肥胖。1.3统计学…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汤加运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桡骨远端骨密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01/2004—07铁岭市中心医院骨科门诊就诊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仅服用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则做有计划的运动并服用补肾通络汤。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桡骨远端骨密度[(0.69&;#177;0.58)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55&;#177;0.42)g/cm^2](t=2.16,P&;lt;0.05)。结论补肾通络汤加运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桡骨远端骨密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切除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组织形态、血清生化指标以及骨密度的表达情况,了解运动训练对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对象: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去势组以及运动训练组,每组15只。②实验方法:单纯去势组、运动训练组分离出双侧卵巢并结扎,摘除,分层缝合切口。正常对照组大鼠仅行手术进入腹腔,切除少量脂肪组织后关闭腹腔。运动训练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跑步训练,跑道速度为15m/min。每日上下午各训练1h。各组动物于术后第12周麻醉下处死采血,收集骨骼标本。③实验评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第3腰椎骨组织形态;DPX-IQ704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第4腰椎骨密度;甲基百里香酚蓝法测定血清钙水平;硫酸亚铁法测定血清磷水平;磷酸苯二钠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放免法测定骨钙素水平。结果:单纯去势组和运动训练组各有1只动物死亡。其余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腰椎骨密度:运动训练组明显高于单纯去势组[(0.2443±0.0202),(0.2004±0.0408)g/cm2,P<0.01]。②血清中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运动训练组钙离子、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去势组[(2.440±0.232),(3.053±0.172)mmol/L;(1.962±0.173),(2.350±0.195)μkat/L;(23.43±3.78),(27.86±4.43)μg/L,P<0.01]。③骨组织形态:运动训练组骨小梁数目增加,小梁的厚度增加,视野下穿孔的数量少于单纯去势组。结论:经过适量运动训练,大鼠去卵巢后体内骨改建的高转换状态可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春后期女大学生通过跑步和羽毛球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后其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为青春后期女性骨骼健康和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名健康青春后期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羽毛球组和跑步组,每组20人。所有受试者均参加学校安排的基础体育课程,此外,羽毛球组和跑步组分别还需参加每周3次,每次30~40min,共10周的羽毛球或跑步运动。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检测腰椎和双髋的骨密度、血清雌2醇(E2)、睾酮(T)、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结果各组试验后骨密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试验后,跑步组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351,P0.05),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852,P0.05),血清TRA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0.854,P0.05)。试验前、后比较,跑步组血清E2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TRACP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组血钙和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试验前(P0.05),其他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周的跑步或羽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的骨密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这些运动可以明显影响其骨密度的相关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明,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骨代谢、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加骨密度。目的:从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运动对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骨密度的影响及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等方面,就运动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PubMed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sis;Bone Density;Bone Diseases,Metabolic;Exercise Therapy";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症;运动干预;骨密度;骨代谢"。根据纳入标准保留33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运动对骨代谢影响的实验提示中等强度运动刺激和雌激素都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发生程度,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减缓及治疗有积极意义。经过适量运动训练,大鼠去卵巢后体内骨改建的高转换状态可以得到缓解。运动对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显示,运动和雌激素均能显著提高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但运动能够更好地提高骨硬度和增强骨抵抗变形的能力。说明运动训练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骼和肌肉有良好的刺激效果,肌肉的增大对骨骼质量也有良性的刺激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参加体育活动越早,有可能获得的骨峰值越高,任何时候开始有规律的运动,对维持一定的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运动作用效果不同,儿童期增加骨量,成人期获得骨量并保存骨量,老年期保存骨量减少骨丢失,因此,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频率对骨密度的影响也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太极拳练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0名老年人(60~70岁)分为太极拳练习组(n=28)和普通老年组(n=32),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L2~4侧位骨密度(BMD)和股骨颈,大粗隆,Wards区的BMD。结果老年男性、女性太极拳练习组各部位骨密度高于普通组,且有显著性差异(t=-6.63~-2.23,P<0.05,P<0.01);太极拳练习年限超过5年以上,锻炼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关系(t=0.08~1.60,P>0.05)。结论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地增高老年人的骨密度;随着锻炼年限的延长,太极拳练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体骨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目的:归纳总结运动对不同人群骨密度影响研究现状,为运动健身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985/2009)和Medline database(1985/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45篇文章.从运动对青少年儿童、中年、老年不同人群的骨密度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其骨密度的质量对骨密度的峰值及成年之后骨质疏松的情况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年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会影响运动对骨量变化的作用.有氧运动对维持骨矿含量和延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有良好的影响.运动对各人群的骨骼骨密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运动对骨密度影响不同,负重运动明显较非负重运动有益于骨密度增长;长期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应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健身运动处方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为运动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2-09/2004-09选择鞍山市铁东区和立山区在公共场所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男性老年人268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4人,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包括强壮功、保健体操、急走、八段锦、倒退走、自由活动6个项目,对照组134人按习惯锻炼。根据《中国老年人体质调研》测试指标测量实验前后1年参与者的形态类指标、素质类指标及功能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对象268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素质类指标测试结果:实验后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握力、摸背、闭眼站立均大于对照组犤(236.28±38.31),(223.67±52.52)N;(-4.56±4.22),(-11.01±4.16)cm;(13.04±5.17),(11.12±8.70)s犦,手眼协调、反应时小于对照组犤(12.07±3.17),(13.08±4.13)s;(0.248±0.042),(0.262±0.082)s犦。②功能类指标测试结果:实验后实验组肺活量大于对照组犤(2132±365),(2020±423)N犦,坐站试验安静心率;运动后即刻10s,60~90s,120~150s,180~210s心率均小于对照组犤(78.63±8.25),(80.21±6.98)次/min;(17.16±5.27),(18.52±4.78)次/10s;(44.17±8.12),(46.63±7.35)次/30s;(42.01±6.78),(43.72±5.67)次/30s;(40.51±6.18),(42.36±7.35)次/30s犦。结论:采用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可使老年人的握力、摸背、闭眼站立等各素质类指标及反映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类指标显著改善,从而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7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大鼠腹腔手术去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高、中、低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股骨进行骨重量、骨矿物质含量及骨密度的测定,并作X线片。结果:各组大鼠的股骨长度和重量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对照组大鼠股骨中钙和磷的含量犤(143.60±8.80),(87.94±7.46)mg/g犦与正常对照组犤(174.88±20.01),(107.97±9.46)mg/g犦相比显著降低(t=14.69,21.07,P<0.05);大豆异黄酮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骨钙、骨磷含量与对照组接近。X线片和骨密度测定发现大鼠去除卵巢后,股骨的骨量尤其是股骨干骺端的骨量明显丢失,骨密度显著下降,给予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后骨量丢失得到抑制,骨密度变化不大。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处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体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体能恢复.方法:将120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运动,实验组按护士为其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规律锻炼.分别在入院时、术后1周、术后5周、术后9周对患者进行体能指标的测定.结果:实验组术后的心功能、肺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握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处方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体能储备,此方法也为I临床提高乳腺癌患者体能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BMI)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2395例腰椎前后位和髋部骨密度检查结果的T值与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学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无论总体分析或按年龄组分析都显示骨密度T值与体重指数呈线性正相关.低体重指数者(BMI≤20)骨密度T值低于较高体重指数者(BMI>20),差异具有显著性.骨密度T值随体重指数变化在髋部较脊柱更明显.结论体重指数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低体重指数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髋部不同体位的骨密度值(BMD)、骨矿含量(BMC)的测量,了解体位变化对髋部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观察患者15例,在下肢中立位、内旋15°、内旋30°状态下分别测量髋部BMD、BMC,比较不同体位下髋部BMD、BMC的变化。结果随着下肢旋转角度的改变,髋部BMD、BMC测量值均有变化,从中立位到15°及30°内旋时,股骨头BMD值逐渐升高,而BMC仅轻微升高。结论髋部BMD、BMC测量受体位变化的影响,其中BMD受体位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致的扫描体位对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