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单克隆抗体 EIA 法检测80例慢性 HBsAg 携带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 PreS_2和抗-PreS_2,与乙肝病毒其它标志的检测作对比分析。PreS_2在慢性 HBsAg 携带者中约半数可检出阳性,各种慢性携带者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与 HBsAg 的滴度不呈平行关系,与 HBeAg、PHSA-R 及 HBV-DNA 有相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一个新标志;抗-PreS_2在各种慢性 HBsAg 携带者中也都有相当的检出率,与 HBeAg、PHSA-R 及 HBV-DNA 无明显相关,抗-PreS_2在慢性 HBsAg 携带者中的作用和意义,还应深入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血清中HBsAg及抗-BHs同时阳性是一种少见的现象。国外学者曾对这种血清学模式进行过研究;近年来,我们连续检测46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的其他乙肝病毒标志时,发现伴存抗-HBs者共30例。兹将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46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取自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各型  相似文献   

3.
1720例乙肝病毒前S1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再阳  张德文 《重庆医学》2005,34(3):428-429
目的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720份血清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HBV标志5项,(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及乙肝病毒PreS1.结果 1 720例标本中检出HBsAg阳性319例,占18.5%:乙肝病毒PreSl阳性154例,占9.0%;HBsAg( )319例中PreSl阳性152例(阳性率47.6%);血清HBV标志5项全阴性1 140例中PreSl无阳性.结论乙肝病毒PreSl可与HBsAg、HBeAg、HBV-DNA同时作为HBV在机体内存在的标志,可作为乙型肝炎诊断、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赵英仁  李兴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10):619-620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6例慢性肾炎肾衰患者,对比观察29例急性肾炎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结果表明:慢性肾炎肾衰患者HBV感染率和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肾炎及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从急性肾炎向慢性肾炎肾衰发展过程中患者具有一定清除病毒的能力,随着抗-HBs产生,HBsAg和抗-HBs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可能促进了肾损害的发生或加重了原有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1988年上海地区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暴发流行中,我们对食毛蚶引起甲肝40例进行了抗HA-IgM,乙肝病毒标志(HBsAg、抗-HBs、抗HBc-IgM,抗HBc-IgG、HBeAg、抗-HBe),尿巨细胞包涵体以及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76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进行HBV标志检测。母血HBeAg和PHSA-R阳性率分别为48.9%和52.9%。婴儿脐血HBsAg阳性率9.8%(27/276)。对276例新生儿按0、1、3、6月程序,每次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0μg进行阻断研究。生后9月龄,脐血HBsAg阴性组212例抗-HBs阳转率86.8%,随访24月龄时抗-HBs阳性率91.4%。脐血HBsAg阳性组27例抗HBs阳转率51.9%,9例HBsAg持续阳性。母血HBV标志和婴儿性别对疫苗阻断效果无明显影响。抗-HBs阳转组婴儿血清PHSA-R和HBV-DNA检测均阴性。表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乙肝病毒(HBV)颗粒内部或与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经开壳处理可检出,它是比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更为可靠的HBV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我们搜集了259例HBcAg阳性资料,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HBcAg与HBV其它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和抗HBs)同时性的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4204例HBsAg阳性病例的血清HBsAg、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其e抗体(HBeAg和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4204例HBsAg阳性病例的血清中,有98例(2.3%)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这98例中HBeAg阳性占60%(59/98),抗HBe阳性占28.5%(28/98)。HBeAg、抗HBe阴性占11.5%(11/98)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可发生于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血清中。结论:HBsAg阳性者即使有抗HBs的存在,也需要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方法:应用时间分辨技术(TRFIA)对19例仅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体(抗-HBc)为阳性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者7例,HBsAg、HBe—Ab、抗-HBc均为阳性者8例,而HBsAg、抗-HBc为阳性者只有4例。5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检出数前者均高于后者。结论:应用时间分辨技术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代替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吉安市公务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1485名公务员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标志物.结果 HBsAg阳性172例,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11.58%,单项抗-HBs722例,阳性率为48.62%.结论 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11.58%,高于全国人群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9.75%水平,单项抗-HBs阳性率为48.62%,高于全国抗-HBs阳性率27.4%水平,表明我市乙肝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乙型肝炎的防治任务还很艰巨,要加强管理和乙肝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孙占芹 《中外医疗》2009,28(14):165-165
目的了解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分布状态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疲分析技术对662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确定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标志模式。结果6620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共597例,其中HBsAg在5mg/mL以下者共129例,占受检者总人数1.9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61%。在129例低水平HBsAg病人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中,以HBsAg.HBeAb和HBcAb阳性为主,共99例占76.71%.单纯HBsAg阳性者5例,占3.87%。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有相关比例的患者HBsAg的含量呈低水平状态,提高HBsAg检测的灵敏度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蔺淑梅 《肝博士》2011,(5):21-21
乙肝传染性和预后估计的重要标志 说到乙肝,就不得不提到“两对半”,这是让无数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牵肠挂肚的一项检查,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相似文献   

13.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状态的主要依据之一。HBsAg阴性HBV感染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其发病率约占乙肝患者的 10 %~ 2 5 % ,因此 ,我们对HBs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了对比实验。1 实验对象临床病人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4 4例。取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检验。2 实验方法2 .1 乙肝病毒标志物 包括HBsAg、抗 HBs、HBeAg、抗 HBe ,抗 HBcIgM试剂盒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 .2 血清HBV PCR检测 ,采用试剂盒为上海复兴实业有公司生产。3 实验结果4 4例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组合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316例HBV感染者血清同时进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学标志物和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98.59%。HBsAg(+)抗-HBe(+)抗-HBc(+)组阳性率为36.84%,HBsAg(+)抗-HBc(+)组阳性率为29.66%,而在HBsAg(-)组中阳性率为5.88%(2/34)。结论必须把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结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肝脏中HBV-DNA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对76例晚血患者血清HBsAg、抗-HBc、抗-HBs3项乙肝标志与肝活组织地依红HBsAg染色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血清乙肝标志1项以上阳性51例,标志模式多样化,以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最多共29例,单项抗-HBc阳性者次之为11例,2例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3例HBsAg、抗-HBc和抗-HBs同时阳性,表明存在着不同HBsAg亚型的双重感染或慢性持续性感染出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提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活组织地依红染色HBsAg阳性者共38例,其中25例具有1项以上血清乙肝标志,13例3项血清乙肝标志均阴性。26例具有1项以上血清乙肝标志者,肝活组织地依红染色HBsAg均为阴性,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乙型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362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检测,按照不同的乙肝病毒标志阳性情况分级后,进行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研究。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 HBeAg 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97.7%,拷贝数在10^4-10^8之间;HBsAg HBeAb HBcAb阳性组阳性率56%,拷贝数在10^2-10^7之间;HBsAg HBcAb阳性组阳性率54%,拷贝数在10^2-10^7之间;HBsAg HBeAg组阳性率100%,拷贝数在10^7之间;HBeAb HBcAb组3例,有1例阳性,拷贝数10^2;HBsAb组阳性率14.3%,拷贝数在10^3-10^7之间;189例全阴性有2例阳性(1.06%),拷贝数在10^4-10^5之间。结论 HBV DNA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阳性血清甚至全阴性的血清中均可检出,但检出率相差甚大,从1.06%-100%;HBV DNA乙肝病毒标志中HBeAg阳性者其HBV DNA阳性率及拷贝数较高;HBsAg及其抗体阳性者仍可检出HBV DNA,说明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67例HBsAg阳性的血清作前S1抗原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等5种模式中,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60.5%(245/405)、59.8%(52/87)、14.3%(72/504)和7.0%(5/71)。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前S1抗原检出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同时亦能反映HBeAg阴性患者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传统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8.
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中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存在的状况及演变.方法回顾分析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及HBV-DNA、肝功能检测资料,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114例HBV血清学标志及HBV-DNA结果无变化,8例HBsAg转阴,其中6例HBV-DNA转阴;10例抗-HBs转阴,肝功能变化与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现象客观存在,并可长期保持,乙肝恢复期HBsAg与抗-HBs并非一定序贯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HBV、HCV、HIV的感染率。方法HBV感染指标全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间接法。结果206例性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标志为81.55%(168/206),HBsAg阳性率达25.73%(53/206),抗-HCV阳性率达8.74%(18/206),HCV合并HBV感染率达66.67%,抗-HIV阳性1例;203名就业查体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标志为53.20%(108/203),HBsAg阳性率7.88%(16/203);抗-HCV阳性率为0.99%(2/203),抗-HIV全部阴性。结论性传播途径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HCV感染率,应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临床上一般以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HBV的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及其产生的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来诊断是否存在HBV感染或预后判断.长期以来,医学上对乙肝病毒标志(HBVM)的两对半模式有了具体的认识,从而掌握了诊断HBV感染轻重程度的两对半常见模式,但临床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常见的两对半模式,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