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尿液中角蛋白19(CK19)片段对诊断泌尿系统肿瘤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80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59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及84名健康体检者尿液中CK19片段含量,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以99%可信度界定尿CK19临界值为3.9μg/L,泌尿系统肿瘤组尿CK19阳性率92.5%,急性尿路感染组50.8%,正常对照组无1例阳性。随机抽取26例患者动态观察,1月内17例尿CK19水平下降,9例升高。经确诊,17例下降者均为尿路感染,9例升高者中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克隆病浸润伴尿路感染,后者阳性率从50.8%降到3.3%。结论 动态观察尿CK19片段含量变化可降低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假阳性率,提高尿CK19片段对泌尿系统肿瘤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
任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67-3968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女性患者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使得尿路感染存在假阳性的结果,往往延误治疗,如何区分尿路感染和生殖道感染,获得一份良好的尿液标本,妇科白带涂片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统感染即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之一,发病率约2%,多见女性,尤其是育龄妇女和女婴。尿路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并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
老年尿路感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占我国人口的0.9%。由于人的寿命延长,老年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文就我校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来本中心就诊的36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强化对老年尿路感染的认识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何丽 《中外医疗》2013,32(6):150-150,152
泌尿系统感染为老年人常见病,老年女性的发病率约5%,男性为1%~2%。按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严重的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仅凭临床及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常不可靠。引起老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多样,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该文为此具体综述了老年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治验举隅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导师朴志贤教授从事临床研究三十余年,尤其擅长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顽固性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对顽固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为法,采用自拟方(土茯苓、白茅根、大小蓟、蒲公英、紫花地丁、虎杖、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蝉蜕、地龙、益母草、黄柏、栀子、甘草等)治疗,效果颇佳,经临床疗效统计分析,总有效率达85%.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3例尿路感染伴细菌L型感染人进行分析,引起泌尿系统的细菌L型以G^+球菌为主,对干扰蛋白质及核酸合成的抗菌素敏感,疗程需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统住院病人的构成比、发展趋势及转归特征。方法:对我院20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人数逐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急性肾炎居首位,但90年代后有逐年下降趋势;肾病综合征(肾病)居第二位,90年代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肾衰患者分别居第三、四、五位,逐年呈均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尿路感染是常见感染性疾病,仅次子上呼吸道感染。女性尤为多见。我国1982年13个省市自治区188697人泌尿系统疾病普查,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为2.25%,其中尿路感染占40.4%,排首位。尿路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如急性肾盂肾炎可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重要病因,重症肾盂肾炎并肾乳头坏死可引起  相似文献   

10.
62例小儿急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李华(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贺州市542800)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培养;小儿疾病尿路感染在我国是儿童时期第3位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若不及时治疗,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现将我科1994年1月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内尿路感染发病情况、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845例住院患者的医院内尿路感染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845例患者中有99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感染率为1%。病原菌中,G-杆菌占46.73%。泌尿系统感染主要与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和人群易感性有关。结论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重在预防,应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对病原菌的分析监测和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八正合剂治疗小儿下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下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因湿热秽浊之邪郁遏下焦,壅滞膀胱所致,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于2003—2006年应用八正合剂治疗小儿下尿路感染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 将774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尿路感染分为尿路感染组(n=57)和非尿路感染组(n=717),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有创诊治措施、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74例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7.36%,2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疾病、有创诊治措施、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60岁、有创诊治措施≥2次、留置尿管时间>14 d、应用抗菌药物≥2种、合并疾病≥2种均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妇女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在其一生中,约占10%~20%。其中有部分妇女是在她们性生活频繁时以及老年后经常出现反复的尿路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伴有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等症状;少数病人有腰痛、下腹部不适及发热。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常由于有泌尿系统及其周围病变所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中机体各器官萎缩,生理功能及抗病能力减退,故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其中尿路感染是老年人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第二位。1发病率据1981年全国泌尿系统疾病调查协作组对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华东六大区188697人普查结果,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为2.25%,其中尿路感染占0.91%,居肾脏疾病的首位。尿路感染男性发病率为0.23%,女性为2.37%,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10倍。60岁以上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可高达1.09%[1]。许乃贵等近年发现,70岁以后男女两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后尿道损伤在泌尿系统中较为少见,多为男性患,常合并骨盆骨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排尿功能及性功能,而且导致尿路感染及肾功能衰竭。我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5月共收治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在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患者的尿路感染[1]。该病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病情易反复发作。笔者应用头孢呋辛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尿路感染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控制,常可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顽固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常为耐药菌株,故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受药物敏感性及肾功能状况双重限制。现将我们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急性肾衰并严重尿路感染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例病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1~42岁。病因:死胎1例,流行性出血热3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3,(11):1741-1742
目的:探讨中药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典型病案分析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结果:白花蛇舌草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老年性复发尿路感染及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结论:白花蛇舌草为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多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留置尿管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是各种大手术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潴留的有效措施。在留置导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的时间有关,行1次导尿术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是1%~2%,而留置导尿4d以上则有50%~70%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若超过10d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将达到95%以上[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