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人纤维介素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Chen Y  Ning Q  Wang BJ  Zhang DS  Yan FM  Sun Y  Xi D  Yan WM  Hao L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46-450
目的 研究人纤维介素基因(hfgl2凝血酶原酶/墟皿)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蛋白及mRNA水平的特异性表达,hfgl2表达的细胞类型及其与纤维蛋白沉积、微血栓及肝细胞坏死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了23例重型乙型肝炎、13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外组织中蚓2的表达,同时制备hfgl2cDNA探针并对上述组织进行原位杂交以了解其在mRNA水平的表达。对枯否氏细胞表面标志CD68、纤维蛋白进行了检测。进一步对在重型肝炎肝组织中hfgl2凝血酶原阳性标本进行了hfgl2凝血酶原酶和纤维蛋白双染色。结果21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可见hfgl2表达,而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重型乙型肝炎肝炎的肝外组织均无hfgl2表达。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枯否氏细胞明显增生活化,主要分布于炎性坏死区,表达hfgl2之细胞主要为活化枯否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邻近组织发现有纤维蛋白的沉积和微血栓的形成。结论hfgl2在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活化枯否氏细胞中的异常表达,激活凝血酶原,启动局部的凝血过程,导致纤维蛋白的沉积、微血栓的形成、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炎性反应,并最终引发肝细胞大量坏死,提示hfgl2高表达是重型肝炎肝细胞坏死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纤维介素在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中人纤维介素[human子fibrinogen-like protein2(hfgl2)/fibroleuk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急性排斥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中hfgl2的表达情况,确定阳性表达细胞的细胞类型。做抗纤维蛋白染色、微血栓染色,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时纤维蛋白沉积及微血栓分布情况,同时做抗hfgl2和抗纤维蛋白双染色,观察hfgl2的局部促凝作用与纤维素沉积的关系。结果29例急性排斥标本中可见hfgl2表达,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浸润细胞和部分黏附、浸润于血管内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间的炎性细胞。间质中部分hfgl2阳性表达细胞的临近区域及部分hfgl2阳性肾小管的管腔内可见纤维蛋白沉积。结论hfgl2在人同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异常表达,局部激活了血管内、外的凝血酶,导致纤维蛋白的沉积和微循环障碍,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组织病理损害。hfgl2有可能成为干预急性排斥反应进程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微环境中的一些细胞因子(IFN-γ、IL-2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单核细胞(THP-1)hfg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HUVEC和THP-1在静息和细胞因子作用下人纤维介素(hfgl2)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并对细胞因子刺激前后细胞的促凝功能做了检测。结果 IFN-γ、IL-2均可明显增强hfgl2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且刺激后的细胞出现明显升高的促凝活性(PCA),刺激后细胞的PCA产生于X因子的下游,与Ⅱ因子密切相关。结论 IFN-γ、IL-2增强hfgl2蛋白和mRNA的表达,hfgl2能直接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进而通过凝血酶的凝血依赖及非依赖途径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RECK 基因在人骨肉瘤组织及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高低转移亚系中的表达,探讨RECK基因在骨肉瘤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RECK 蛋白的表达,再分别应用RT-PCR 方法检测细胞亚系中RECK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细胞MMP-2的活化水平、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RECK蛋白的吸光度值为(0.31±0.07),明显低于正常骨组织(P<0.01),RECK的表达与肺转移、生存率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高转移细胞组RECK mRNA 的含量明显低于低转移组(P<0.01),而MMP-2 活化水平、细胞侵袭力则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RECK基因异常低表达可能参与骨肉瘤侵袭、转移机制,RECK 基因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新的分子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神经营养蛋白受体相互作用的同源物(NRAGE)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4例CRC患者的临床病理材料,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R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RAGE的表达,分析癌组织中NRAGE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T-PCR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RC肿瘤细胞系HT29、SW480、SW620、LOVO及结直肠正常细胞系FHC中NRAGE mRNA及蛋白表达。MTT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NC组、过表达NRAGE组及NRAGE敲低组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qPCR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AKT、p-AKT、ERK1/2、p-ERK1/2、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癌组织中NRAGE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癌组织中NRAGE的表达与肿瘤分期、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FHC细胞相比,CRC肿瘤细胞系HT29、SW480、SW620、LOVO细胞中NRAGE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高(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多种肿瘤细胞系中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Northern blot检测、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10个人肿瘤细胞系及2个正常人细胞系RCAS1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实时定量PCR及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除了正常肝细胞LO2,各肿瘤细胞及正常人胚肾细胞293均见RCAS1 mRNA表达;免疫组化见各肿瘤细胞和293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RCAS1蛋白,但在LO2细胞中未见RCAS1蛋白;除了HuH-7和LO2细胞,其余10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RCAS1蛋白量均明显高于DMEM全培液(P<0.001).结论 RCAS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系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Seprase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7例胃癌肿瘤组织标本中Seprase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eprase在肿瘤细胞和邻近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Seprase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其表达与胃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在胃癌发生发展中Seprase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陈海滨  王立姣  赵鹏  赵建军  谭超 《西部医学》2022,34(2):235-239+244
目的 探讨内皮PAS结构域包含蛋白-1(EPAS-1)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在我院确诊为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的患者共78例,留取术后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留取距肿瘤标本肉眼可见的边缘>3 cm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PAS-1及观察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选择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和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系,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AS-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EPAS-1 mRNA 的表达。选择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建立小干扰RNA EPAS-1(siRNA EPAS-1组),并设立786-0细胞系的空白对照组(NC组),Western Blot检测PCNA蛋白,应用RT-PCR法检测PCNA mRNA。 结果 观察组中EPAS-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PAS-1的阳性率在不同Fuhrman分级、肿瘤最大径及PCNA增殖指数的表达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肾窦累犯、不同性别及年龄分组的表达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AS-1的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中EPAS-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系(P<0.05)。siRNA EPAS-1组中PCNA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C组(P<0.05)。 结论 EPAS-1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有差异。EPAS-1可能对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检测EPAS-1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4例癌旁组织中HPA mRNA的水平及蛋白表达定位,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PA mRNA检出阳性41例(60.3%),24例癌旁组织中HPA mRNA检出阳性1例(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A mRNA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分组中显著不同(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A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阳性率为77.9%(53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否分组中显著不同(P〈0.01)。结论 HP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浸润、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多种肿瘤细胞系中S 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Northern b lot检测、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10个人肿瘤细胞系及2个正常人细胞系RCAS1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实时定量PCR及Northern b lot结果显示,除了正常肝细胞LO2,各肿瘤细胞及正常人胚肾细胞293均见RCAS1 mRNA表达;免疫组化见各肿瘤细胞和293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RCAS1蛋白,但在LO2细胞中未见RCAS1蛋白;除了HuH-7和LO2细胞,其余10个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RCAS1蛋白量均明显高于DMEM全培液(P<0.001)。结论RCAS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系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介素在硬皮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硬皮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连续切片中的纤维介素和纤维蛋白。结果 病变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可见多量纤维介素表达,呈胞膜型和浆膜型;在纤维介素阳性区域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纤维蛋白沉积,微血栓处出现多量纤维蛋白沉积。结论 在硬皮病血管病变机制中,可能存在纤维介素介导的免疫凝血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在胰腺癌标本及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0例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MRP3的表达,同时通过RT—PCR检测7种肿瘤细胞及人胚肾293T细胞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抗MRP3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RP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各种胰腺癌标本中,MRP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阳性细胞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多(尸=0.03),表达强度明显增强(P=0.015),而在胞浆上二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2);MRP3mRNA在3种人胰腺癌细胞中皆有表达,在其他5种细胞无表达,MRP3蛋白在胰腺癌细胞系BxPC-3及AsPC-1中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8.5%和33.6%),而在PANC-1细胞中仅有5.4%表现为MRP3阳性。结论MRP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别主要在细胞核,而在培养细胞中可能以组织特异性的方式表达不同,BxPC-3细胞系是体外胰腺癌耐药研究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膜结合型透明质酸酶(PH-20)mRNA表达与消化道肿瘤侵袭能力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预测肿瘤侵袭危险度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原发癌、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癌(其中13例)及4例消化道良性病变和各种细胞系(SGC-7901、BGC823、LS-174-T、HCT8、95-D、A549、HFL、HEPG2、L-02)中PH-20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H-20mRNA在上述组织中均有表达,消化道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消化道肿瘤PH-20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有关,浸润性肿瘤的PH-20mRNA表达量高于浅表性肿瘤(P<0.01)。结论PH-20mRNA表达改变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的发展有关,高表达PH-20mRNA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14.
An J  Guo RF  Zhang L  Geng PL  Lü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384-1389
目的 明确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l)在胃癌、肝癌、大肠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在获得胃癌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胃癌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及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验证EGR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EGR1在20株肿瘤细胞系(胃癌7株、肝癌5株、大肠癌5株及食管癌3株)中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EGR1在179例癌组织及159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学意义.结果 在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GR1基因呈低水平或阴性表达,而在癌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胃癌基因表达谱信息一致.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癌组织中及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均存在EGR1的高表达.在检测的4种人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EGR1均主要表达于胞质,其中胃癌及癌旁分别为87%(49/56)和79%(43/54);肝癌及癌旁分别为83%(43/52)和79%(32/42);大肠癌和癌旁分别为78%(41/52)和63%(22/35);食管癌和癌旁分别为79%(15/19)和78%(14/18).EGR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在癌和癌旁配对正常组织中以胞质为主高表达而在非癌患者正常组织以胞核为主低表达,EGR1可能与癌变早期的细胞异常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以及肝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的4种XAGE-1异构体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以及80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的4种XAGE-1异构体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XAGE-1b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XAGE-1b和XAGE-1d mRNA在肝癌细胞株和部分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分别是35/80(43.75%)、6/80(7.50%)];而XAGE-1a和xAGE-1c mRNA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患者标本中均为阴性表达;在对照组组织标本(4例肝血管瘤,8例肝破裂)中4种xAGE-1异构体均为阴性表达.XAGE-1bmRNA在肝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并且其表达与肝癌TNM分期相关.结论 XAGE-1b在肝癌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同时在肝癌组织中呈高度阳性表达,预示XAGE-1b的表达与肝癌预后相关,可作为其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HIC-5/ARA55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局部黏着蛋白HIC-5/ARA55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HIC-5/ARA55 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用PCDNA4A-HIC-5/ARA55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HIC-5/ARA55对大肠癌Lovo细胞系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IC-5/ARA55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影响,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HIC-5/ARA55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IC-5/ARA55在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织(P<0.05),HIC-5/ARA55可以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凋亡,使凋亡促进蛋白Bax表达升高,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降低.HIC-5/ARA55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结论:HIC-5/ARA55可能是一种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降低,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亚型1-3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4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1-3mRNA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STR1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8.7%(9/48)和31.3%(16/48);SSTR2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1.6%(44/48)和93.7%(45/48);SSTR3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8%(11/48)和50.0%(24/48)。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大多数有一种以上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其中SSTR2为主要表达亚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其周围边组织中c -mycmRNA表达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 用RT -PCR方法检测了 12例胃癌和 16例肠癌标本肿瘤中心及周边组织中c-mycmRNA的表达。结果 肿瘤的各种分型与各个分期c -myc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周边组织中 ,距肿瘤边缘 4cm处c -mycmRNA表达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距肿瘤边缘 5cm以远表达率为 0。结论 根据c -mycmRNA表达 ,距肿瘤边缘 5cm处可定为肿瘤较安全的切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判定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38例人乳腺癌组织claudin-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以30例乳腺良性肿瘤作为对照。结果: claudin-6在HBL-100细胞株中有表达,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 MDA-MB231中均无表达;乳腺癌组织中claudin-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laudin-6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laudin-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一定的负性调控作用,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估计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