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剂量环孢素治疗重度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探讨环孢素在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治疗无效病例中的作用、用药方法以及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危险的意义.方法:对3例确诊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并应用环孢素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环孢素用药方案及其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总结用药经验、临床疗效、血药浓度意义.结果:3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激素治疗失败后应用低剂量环孢素治疗,用药期间血药浓度检测在有效安全范围内,平均1周后临床表现均获得改善,但组织学变化不一,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对激素治疗无效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有效,低剂量有助于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德惠  徐萍 《江西医药》2006,41(7):485-486
目的为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变化,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不同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14例正常对照者血浆白介素-1β的含量。结果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血浆白介素-1β的含量与肠易激综合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而肠易激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白介素-1β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检测血浆白介素-1β对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和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海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02-10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其中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均通过电子肠镜确诊,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环孢素转换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糖皮质激素抵抗患者的治疗经过,协助医师进行转换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环孢素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剂量,监测临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并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结果 选择环孢素作为转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8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P〈0.05)。结论: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对其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芝  赵建兰 《医药世界》2009,(12):842-843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食物失调、感染、劳累及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现将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32例再入院率的影响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9-01/2009-05在我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重点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的复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就诊的门诊、住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3例(31例次),应用复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剂,共用药60天,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疗效综合评定:平均起效时间为3.8±0.8天,总有效率为90.3%,除1例引起药物热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剂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病例173例,根据Truelove评分分为轻、中、重度,正常对照组39例,统计各组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分级有关。结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价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反复脓血便2月余,全身皮疹1周”入院,诊断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后停用所有治疗药物,置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混悬液(SP)1 500 mL/天,鼻饲,治疗一月后,腹泻无缓解,临床药师建议肠内营养制剂调整为:能量密度为1 kcal·mL-1的肠内营养混悬液(TPF)1 500 mL/天,治疗15天后,每日腹泻减少至6次,每次约50~100 mL,经过26天后,腹泻减少至4次,全身皮疹逐渐消退,皮肤愈合,于治疗第30天出院。  相似文献   

10.
TNF-α、IL-6、IL-8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TNF-α、IL-6及IL-8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及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既往腹痛、腹泻病史2年。2005-06住我院,经结肠镜等检查确诊为全结肠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经美沙拉秦、泼尼松等治疗,腹痛、腹泻减轻。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治疗。2005-12-12出现腹痛,褐色便,每日10余次,伴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12-21出现意识模糊,22日来我院就诊,以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查体:嗜睡,反应迟钝,其余无异常所见。第2日出现昏迷,双侧Babinski征阳性。脑电图检查为重度异常,背景波率普遍减慢,各导为弥散性θ波及复形慢波。MRI:双侧尾核、壳核、丘脑、右侧中脑及侧脑室周围片状长T1、长T2信号。M…  相似文献   

12.
徐海燕  代高举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701-1702
笔者采用巴柳氮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为观察对象:(1)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均有肠镜及组织学证据;(2)活动期:轻、中、重度病例,磺胺类药物过敏者除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给药方案,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巴柳氮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为观察对象:(1)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均有肠镜及组织学证据;(2)活动期:轻、中、重度病例,磺胺类药物过敏者除外.  相似文献   

15.
1999~2000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20例,女18例,年龄27~65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个月。患者均以急性发作收入院,以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均无肠外并发症。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究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化验,并结合临床作出诊断和疗效评价。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34例,全结肠4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后常规静滴抗生素5天,药物  相似文献   

16.
<正>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病均有上升趋势,是发生结肠癌的高危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占所有结肠癌的1%~2%,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死亡原因的15%[1],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甚至有终生复发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意义重大。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情况做一统计分析,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联合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41例活动期和17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比较临床病情程度对CRP的影响。结果活动性UC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为(8.58±2.43)mg/L,其中重度UC患者CRP水平为(14.38±4.46)mg/L,中度UC患者CRP水平为(6.68±2.35)mg/L,轻度UC患者CRP水平为(4.94±1.21)mg/L,而缓解期UC患者CRP水平为(3.05±0.88)mg/L。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2,P〈0.05);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高于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亦高于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能反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中血小板计数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病例173例,根据Truelove评分分为轻、中、重度,正常对照组40例,统计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活动性U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有关(P〈0.05)。血小板计数、一氧化氮分别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分级有关,并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抑制NO在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沙拉嗪治疗156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A组1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美沙拉嗪片0.5g,3次/天,口服。B组144例患者用柳氮磺胺吡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204)1.0g,4次/天,口服。疗程均为6周。结果:A组显效110例,有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9.7%;B组显效96例,有效16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77.8%,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梁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1):1018-1022
目的:观察乳酸乳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121名中度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酸菌胶囊(主要含短乳酸乳杆菌),每天3次,服药时间为1年。观察试验开始和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结肠镜黏膜分数、灌洗液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同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的细菌数。结果:在经过1年治疗后,通过结肠镜检验,发现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状况有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中MPO(myeloperoxidase)、粪便中的肠杆菌数量和pH值均显著降低。结论:使用活性乳酸乳杆菌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状况,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