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脘痛又称胃痛,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脱痛。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主要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常发生痛疼为主症,并伴有嗳气、吞酸、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其发病机制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传输。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皆可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胃脱痛、呕吐、呃逆、泄泻、腹胀等症状。根据胃脱痛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上分为3型:脾胃虚寒,肝气郁滞及食滞内停。本文按以上3型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常见病之一,现就胃脘痛辩证施护阐述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2例,男性102例,女性30例,其中肝郁气滞型49例,寒凝气滞型4例,脾胃虚塞型69例,淤血阻络型10例.2 护理要点2.1 注意观察胃脘痛的性质、时间与饮食、寒湿的关系,拒按喜按,注意观察大便的性质,次数,颜色等,并做好记录.2.2 饮食护理对胃脘痛患者尤为重要.虚寒性患者饮食应富于营养,容易消化.先半流后软食,以温热饮食为宜;同时少量多餐.饮食中可放适量的姜和胡椒粉,温胃散寒,忌生冷、辛辣刺激之食品.汤药应温热服,冲服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胃痛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5种不同证型,分别采用不同药物分型施治。结果痊愈32例,占57.1%;显效17例,占30.4%;有效5例,占8.9%;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结论胃脘痛采用中医辩证论治有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常因疼痛剧烈,时作时止,展转不安,而痛苦难忍。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绞痛,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黏膜脱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肠胃经官能症等病症。中医学认为此病多由神经刺激,饮食失调,疲倦过度,气血凝滞等所致。虽病机不同,但发病机制上又有共同点,即不通则痛,故除药物治疗外精心护理也很重要,要掌握基本护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症候、分型,辨证施治,结合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6例中痊愈16例,占18.6%;显效30例,占33.7;好转33例,占38.4%;无效8例,占9.3%;总有效率90.7%。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生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曲生教授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胃脘痛患者的疗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治愈43例,占44.8%;显效32例,占33.3%;有效17例,占17.7例;无效4例,占4.2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对于胃脘痛患者,以辨证为基础的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脘痛患者依不同证候辨证论冶。结果120例胃脘痛患者治愈85例,好转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胡永芳  程清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53-2954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是胃肠功能动力障碍性疾病又是消化系统中典型的心理疾病之一。其发病与物理化学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中医称之为胃脘痛、痞满、嘈杂、反胃等证范畴,起病多与情志、饮食、起居、外邪等有关。辨证治疗固然重要,正确的辨证施护也不容忽视,下面将胃脘痛分型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脘痛,又称“胃痛”,指上腹胃脘部出现疼痛不适的病状,为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病证,包括西医所称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及胃癌之类疾病,若以疼痛部位而言,尚包括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本证病因较复杂,证侯亦有寒热虚实、气滞血瘀之分,必须本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辨析其病机,分清证候,然后对证施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0.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其发生多由感受外邪、饮  相似文献   

11.
崔桂霞 《淮海医药》1998,16(3):51-51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的病症,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观察发现胃脘痛与饮食的关系极大,故饮食调养治疗胃脘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脘痛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方法应用自拟"脾胃宝汤"治疗并根据临床证候,将150例胃脘痛的病人分为四型:肝胃气滞型、脾胃虚寒型、胃阴虚型、中气不足型,并采取了辨证施护,使病人从精神、饮食规律、劳节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护理.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中药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护.治愈119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占90.7%.结论根据胃脘痛的临床证候进行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一旦饮食失宜,可引起胃痛。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部疼痛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脘部疼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针对2004年8月-2008年6月诊治的185例胃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经服药3~7个疗程,85%患者显效,10%患者好转,5%患者无明显改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部疼痛除能消除症状外.对机体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胃脘痛的治疗体会.方法 通过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胃脘痛120例.结果 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率97.64%.结论 理气和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虚证当以补虚为先;若属虚实夹杂,当予扶正祛邪,并根据正邪的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69例中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同时并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9例中风病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41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高达89.86%。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与精心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促进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快速康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巍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6):95-97,102
目的 探讨中药理气止痛方配合辨证干预治疗方案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苏州永鼎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93例胃脘痛肝气犯胃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雷贝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自拟理气止痛方配合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18.
19.
浆液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化脓性乳腺疾病。临床按一般炎症治疗,伤口经久不愈或反复红肿破溃,容易造成乳房瘘管、窦道或脓肿,是难治性疾患。作者就近几年来收集的12例浆液性乳腺炎患者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兼有纳差、嗳气、呃逆、腹胀、呕恶,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包含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炎,以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称为胃痛。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虽不困难,但易复发,中医治疗本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