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hs-CRP、TNF-a、IL-6水平以及LVI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TNF-a、IL-6水平、LVIDd、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少炎性因子的刺激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丁对各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37例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学会(American New York Heart Academy,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组,所有患者在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丁40 mg.d-1,连续口服10个月,在加用氟伐他丁治疗前后做心脏彩超检查,并测定CRP水平。结果:治疗10个月后,各级心力衰竭患者CRP水平较加药前下降,心功能有所改善。结论:氟伐他丁能降低炎症因子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尤其对NYHAⅣ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氟伐他汀治疗),每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及BN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血浆BNP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周期均为8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情况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能够进一步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对CHF的治疗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8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及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YHA分级,CRP、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接近;对照组治疗前后的NYHA分级、CRP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的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CRP、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有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7-13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氟伐他汀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T-Pro 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 BNP、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血浆NT-Pro BNP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短期应用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对56例CHF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成他汀亚组和常规亚组,治疗28 d后,重复上述检测。结果:血清TNF-α和IL-18水平CHF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28天治疗后,他汀亚组与常规亚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18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短期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TNF-α和IL-18水平,改善心功能,其机制考虑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血浆NT-proBNP、炎症因子(IL-6、IL-10、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E/A),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判断疗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NT-proBNP及炎症因子(IL-6、IL-10、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 LVEDD显著降低(P< 0.05),而LVEF和E/A显著升高(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力衰竭对照组、小剂量氟伐他汀组和大剂量氟伐他汀组,除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外,余3组均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正常对照组与心力衰竭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小剂量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5 mg/(kg·d),大剂量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20 mg/(kg·d).6周后检测大鼠局部心肌组织AngⅡ及BNP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对照组AngⅡ和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力衰竭对照组比较,大、小剂量氟伐他汀组AngⅡ和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氟伐他汀组心肌组织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和BNP水平,说明他汀类药物能改善心功能,延缓左室重构,并且大剂量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雷 《中国药房》2012,(32):3020-3021
目的:观察短期应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2组疗程均为28d。治疗前后分别测量TNF-α、IL-18、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8、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应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CHF患者的TNF-α和IL-18水平,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HF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常毳  刘聪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95-19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和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结果治疗组1年后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左卡尼汀。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LVE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LVEDD明显改善(P〈0.05),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CRP、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LVEF、LVEDD改善较对照组明显,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RP、BNP水平差异及LVEF、LVED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6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CRP、BNP水平,发挥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观察12周。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12周后行心脏彩超,测定LVEF,测量6min步行距离,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s-CRP均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s-CRP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LVEF显著提高、6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LVEF,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炎性反应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某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而研究组则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曲关他嗪,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及炎性反应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疗效确切,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炎症反应的减轻、运动耐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南理工大学校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氟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结果观察组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14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及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后LVED和LVEF,血浆BNP、IL-1、IL-6、TNF-α、CRP水平。治疗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症状改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彩超示曲美他嗪组LVED及LVEF均较入组时显著改善(P<0.05)),且血浆BNP、IL-1、IL-6、TNF-α、CRP水平均较入组时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及IL-1、IL-6、TNF-α、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成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n=31)和对照组(n=32),共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统计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1)治疗后,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2)治疗后两组的LVEDD和心功能分级均有下降(P均〈0.05),LVEF均有增加(P均〈0.05),但氟伐他汀组的心功能分级和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3)氟伐他汀.组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再给予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CRP、IL-6、LVEF、LVEDD指标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RP、IL-6、LVEF、LVEDD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疗法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快速有效改善症状,与其多途径清除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春花  林勇 《北方药学》2020,(3):121-12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尿毒症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1月—2019年1月尿毒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曲美他嗪治疗组选择曲美他嗪治疗,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选择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NYHA心功能分级进步2级的时间;用药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不良反应。结果: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治疗组疗效较高(P>0.05)。用药前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LVEDV、LVEF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LVEDV、LVEF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进步2级时间更有优势(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不良反应与曲美他嗪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尿毒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提高运动耐力,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