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从禄  王晋文 《云南医药》1997,18(5):335-336
新月体肾炎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赵从禄王晋文殷玉敏杜艾蛟张曦新月体肾炎(CGN),病情凶险,发展迅速,预后差。如不及时诊治,多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肾功能衰竭。现将本组6例CGN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例新月体肾炎为1995年4月~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2.
新月体肾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通常认为多见于成年人,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发现小儿新月体肾炎并非少见.自1987~1996年我院共收治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儿1070例,其中12例为新月体肾炎(1.12%).现将其临床与病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蛋白A免疫吸附在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总结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方法对本院收治新月体肾炎并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患者8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其中护理干预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支持、透析前准备、保证血路通畅、防止破膜护理、防止溶血护理以及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变化。结果本组研究8例患者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IgG有不同程度下降,平均下降达31.5%。无严重并发症和操作失败案例发生。结论蛋白A免疫吸附对于治疗新月体肾炎疗效确切,而透析过程中全方位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月体肾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通常认为多见于成年人,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发现小儿新月体肾炎并非少见。自1987~1996年我院共收治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儿1070例,其中12例为新月体肾炎(1.12%)。现将其临床与病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一般资料见表1。按病理报告的新月体比率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8例,新月体比率为55%~74%; B组:4例,新月体比率≥75%。  相似文献   

5.
姚文丽  刘燕婕 《中国医药》2009,4(12):982-98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和在狼疮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132例SLE患者,其中59例为SLE稳定期、73例为SLE活动期患者的ANCA和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AnuA和His,分析ANCA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和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ANCA阳性的SLE患者伴新月体肾炎的发病率。结果ANCA在SLE活动期的阳性率为30.1%,且均为PANCA,并显著高于SLE稳定期(P〈0.05)。ANCA在SLE活动期阳性率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dsDNA、AnuA和His的阳性率呈成正相关。ANCA阳性患者中的SLE活动指数(SLEDAI)与ANCA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CA阳性的29例SLE患者中,病理切片显示有17例伴新月体肾炎(58.6%),103例ANCA阴性患者中,伴新月体肾炎20例(19.4%),ANCA阳性组中伴新月体肾炎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ANCA对判断狼疮活动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诊断SLE伴新月体肾炎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承治 《云南医药》1997,18(2):147-148
腹膜透析抢救急进性肾炎1例报告陆承治急进性肾炎简称RPG,是一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恶劣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改变以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为特点,故又称新月体肾炎。我科于1989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何××,男,7岁,以浮肿,血尿,尿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ANCA-)与ANCA阳性(ANCA )寡免疫复合物新月体肾炎(PICGN)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住院肾活检确诊的75例PICGN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ANCA一组发病年龄小于ANCA 组[(51.7±13.7)岁vs.(44.3±14.1)岁](P<0.05);②ANCA-组肉眼血尿发生率显著高于ANCA 组(56.7% vs.31.1%)(P<0.05),ANCA-组尿蛋白定量(3.7 g/d vs2.4g/d)和达到肾病范围蛋白尿患者比例(40.0% vs15.6%)均显著高于ANCA 组(P<0.05),ANCA一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9.2g/dl vs.7.8 g/dl)(P<0.01);③病理检查:ANCA-组新月体形成比例显著低于ANCA 组(63.5% vs.77.8%)(P<0.01);④ANCA-组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7~144个月),3例失访,无死亡病例.ANCA 组中位随访时间40月(6~120个月),3例失访,12例死亡.Kaplan-Meier图预测ANCA-组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ANCA 组(100.0% vs.58.0%).(P<0.01).结论 与ANCA 的PICGN相比,ANCA-患者尿检异常较重,然而肾活检新月体比例较低.慢性化病变较轻,肾外器官受累也较少,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肾炎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肾炎绝大部分呈自限性 ,预后良好。治疗上一般采用卧床休息、口服维生素 C、维生素 P、抗过敏治疗 ,一般可取得良好效果 ,但有部分病例治疗较困难 ,特别是病理类型的弥漫性系膜增生伴新月体形成 >5 0 %的过敏性紫癜肾炎 ,本文试用霉酚酸酯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并举 3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炎的病理特点及治疗过程。方法: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9例急进性肾炎,在入院1周内行肾活检术,根据病理诊断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有大量新月体形成者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判断临床效果及随访预后。结果: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1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和微小病变并肾间质水肿各2例,新月体肾炎4例;痊愈、好转7例,死亡1例,终末肾1例。结论:急进性肾炎病因复杂,肾活检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患者无明确诱因,隐匿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型多见,1/3患者伴有新月体形成,近半数患者伴有间质小管损害,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结论:紫癜性肾炎在成人中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对曾患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为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由多种原因所引起,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于6个月内死亡或需依赖透析,肾活检显示大多数肾小球球囊的大部分被新月体充斥,故有新月体肾炎之称。本病的发生率虽不高(只占肾穿刺患者的2%~7%,人群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七左右),但如能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及早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则可避免或减慢疾病快速演变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病理主要表现为局灶性坏死性的全层血管炎,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是其肾脏特征性改变。笔者对我院2010年收治的一例MP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伴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肾小球疾病。其预后差,如治疗不当,经数周或数月即进入尿毒症期,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ARF)的病理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肾脏转归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因ARF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年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和ATN-ISI评分是影响肾脏转归的临床因素.ARF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包括肾小球疾病(40.0%)、肾小管-间质病变(50.0%)、继发性肾脏病如血管炎及狼疮性肾炎等(10.0%).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是ARF最常见的原因.肾脏转归最好的是肾小管-间质病变,其肾功能恢复率达56.0%;最差的是新月体肾炎和血管炎,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9.1%和0.新月体肾炎、ATN-ISI评分和血清胱抑素是影响肾脏预后危险度的因素.结论 ARF病理类型多样,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尽早进行肾活检对于确定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甘利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但病理为Ⅱa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12例,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苷1mg/(kg·d),分3次口服。给予甘利欣5~10/mg/(kg·d),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5mg/(kg·d),分3次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3例;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2例;两组观察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甘利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孤立性血尿,病理Ⅱa级患儿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临床和病理确诊为HSN,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型和/或肾病综合征型,肾小球有袢坏死或新月体形成的8例患儿进行IV-CTX治疗,CTX剂量按0.5-0.75g/(m^2.次),每月1次,总疗程12次,累积剂量〈250mg/kg,治疗开始时联合使用强的松,随访5-32个月。结果8例尿蛋白转阴肉眼血尿消失,其中1例转为镜下血尿,镜检尿红细胞数个-+H  相似文献   

17.
新月体肾炎病情凶险,临床多数表现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少尿,进行性贫血,急速发展的肾功能不全。近年来,随肾活检的开展,特别是重症患者肾活检的例数增多,新月体肾炎的诊断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我科1982年至1996年6月,14年中经肾活检确诊的41例特发性新月体肾炎,就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 1 病人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41例均为住院病人。肾脏病理符合下列标准:①肾活检所取肾小球数≥10个;②新月体占所取肾小球总数50%以上;③新月体占肾小球囊表面积50%以上,为半月或环状新月体;④构成新月体的细胞或组织≥3层。  相似文献   

18.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振宇  韩亚荣 《中国药房》2010,(12):1115-1116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贝那普利组(ACEI组)和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组(联合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等。结果:治疗4个月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56.25%(P<0.05),联合组的24h尿蛋白低于ACEI组(P<0.05),2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短期使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又称恶性肾炎、毛细血管外肾炎、弥漫性新月体肾炎。1942年首先为Ellis所描述,Heptinstall 1966年明确了定义,1968年Bacani等人详细阐述了本病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少见的增殖性肾炎,在短期内有大量肾小球新月体形成,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情迅速进展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类型。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6例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观察穿刺肾组织肾小球个数、病理类型。结果肾组织标本合格率100%。病理类型前3位为Ig A肾病(38.9%),狼疮性肾炎(16.7%),新月体肾炎、增生硬化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及间质性肾炎(均为11.1%)。结论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肾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及时给予合适治疗方案,从而延缓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