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86-89
目的探讨阴式手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妇科收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8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式手术组(n=35)、阴式手术组(n=37)和腔镜手术组(n=8)。腹式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阴式手术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腔镜手术组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比较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阴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腔镜手术组和腹式手术组(P<0.05);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腹式手术组(P<0.05);阴式手术组与腹腔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腹式手术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用阴式手术、腹式手术及腔镜手术均能取得预期治疗目的,但是阴式手术更加快捷、微创、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进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有进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50例,开腹手术组46例。最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进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妊娠合并阑尾炎经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经腹手术组32例与腹腔镜手术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腹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3.7±8.6)min,腹腔镜手术组为(32.4±7.5)min,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1.9±7.3)m L,腹腔镜手术组为(10.2±3.4)m L,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腹腔镜手术组为10.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虹  王嘉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06-290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诊治方式。方法:对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行电视腹腔镜诊断治疗和经腹手术治疗。结果: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病例行腹腔镜手术,保留卵巢功能行子宫切除和根治术病例行经腹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的最好方式,对腹腔广泛粘连及严重子宫腺肌症者采用传统经腹手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茧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7~2010年我院11例腹茧症临床病例。结果 11例患者均表现为肠梗阻,行腹平片、腹CT等检查,梗阻原因未确诊。全部术中证实为腹茧症。10例一次手术后成功,另1例行二次手术后治愈。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对反复不明原因肠梗阻,应结合腹CT等改变,考虑有腹茧症可能。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开腹手术、完全阴式手术之优劣,分析适应证、并发症特点,总结术式选择、应用、管理经验。方法:2014年9月,医院共开展子宫切除术37例,开腹20例,阴式14例,腹腔镜下辅助阴宫3例。结果:不同手术子宫12孕周、手术史、适应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经腹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阴式手术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阴式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阴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阴式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例数少,需积极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胸和经腹两种术式切除贲门癌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分别对贲门癌经胸切除242例和经腹切除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灶上缘与上切缘之间长度:经胸组平均7.5cm,经腹组平均3.75cm。(2)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经胸组1例(0,41%),经腹组4例(2.90%)(P〈0.05)。(3)手术并发症:术后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在经胸组高于经腹组(均P〈0.05),且在60岁以上患者中,此差异尤为明显(均P〈0.005)。(5)手术死亡率:经胸组2例(0.83%),经腹组无死亡。结论贲门癌切除经胸术式具有较好的手术切除范围,能减少切缘癌残留的发生串;而经腹术式能减少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经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都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胸途径,治疗组采用经腹途径。结果两组都无手术死亡患者,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治疗组预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癌患者经腹手术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例1 :男 ,69岁。因呕吐胃内容物2天收入住院 ,伴上腹胀痛不适 ,肛门排气、排便减少。无畏寒、发热 ,无呕血、黑便 ,无皮肤、巩膜黄染。查体 :腹软、平坦 ,肝脾未及 ,中上腹轻压痛 ,全腹无反跳痛、肌紧张 ,墨非氏征( -)。全腹未扪及包块 ,可闻及胃震水声 ,肠鸣音减弱 ,  相似文献   

10.
那继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05-1706
目的分析总结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的病因及治疗,预防和遏制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至2005年间48例腹外科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吻合口出血,腹腔渗血,脏器切除及切口出血等,出血量200~800ml不等。22例分别经2次或3次手术止血,26例采用各种方法保守止血,总治愈率100%。结论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主要是术中止血不牢靠,其次是电刀等应用不当,凝血机制不好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腹手术与经胸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贲门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经胸手术,观察组46例行经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贲门癌治疗中,与经胸手术相比,经腹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康复速度更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贲门癌手术切口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径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37例贲门癌手术患者,经左胸72例,经腹103例,经胸腹联合62例,分析3种手术径路治疗结果。结果3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腹手术与经胸和经胸腹联合手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87~1999年在经腹直肌切口进腹手术病例中,有38例在腹内病变处理完毕后,因腹胀严重,腹膜水肿,关腹困难,为防止术后切口崩裂,我们采用了腹膜、腹直肌鞘滑车式缝合获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CSP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阴道组与经腹组,经阴道组使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经腹组使用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经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组(P〈0.05),经阴道组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病灶缩小的时间和月经复潮的时间均短于经腹组(P〈0.05),经阴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在治疗CSP方面可以取得与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相近的效果,但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5.
贲门癌经胸和经腹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峤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15-116
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胸两种手术入路临床疗效,探讨贲门癌根治术合理径路。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胸、经腹两种途径行贲门癌根治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胸组28例,经腹组32例,对两组手术情况、下切缘残留癌、术后并发症、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径路手术的切缘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经腹组明显占优(P〈0.05)。结论经腹手术可达根治目的,较经胸手术有优越性,在适应证范围内,应首先考虑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邵显玉  吕发辉 《安徽医药》2015,36(4):491-492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逖  张建都  王泰岳  陈剑 《河北医药》2009,31(19):2554-2555
目的探索贲门癌手术的合理径路。方法对1265例贲门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腹手术、经胸手术、胸腹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种手术径路切除率、上切端阳性率、下切端阳性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联合手术切除率最高,经腹手术切除率最低;上切端阳性率经腹手术最高;下切端阳性率经胸手术最高;吻合口瘘发生率经腹手术最高;肺部感染发生率经腹手术最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胸腹联合切口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刘茂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20-1520
腹茧症临床不多见.文献中几乎均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时确诊,并根据术中所见肠梗阻类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笔者1987年3月~2002年8月经治腹茧症3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底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附4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2003~2005年胃底贲门癌由经腹手术、经胸手术及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4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病例,经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前食道、胃吞钡 点片(GI)食管腹段受累较长,经腹腔手术无法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可选择经胸手术,但癌肿累及邻近脏器者,胸腹联合切口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容易。结论胃底贲门癌病例,经腹手术为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电极导向对丘脑腹外侧核(vim/vop核)苍白球腹后部(pvp核)联合毁损术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同侧丘脑腹外侧核(vim/vop)及苍白球腹后部(pvp)进行联合毁损术。结果:30例PD患者,其中不同症状改善率分别为:震颤100%,僵硬91.3%,运动迟缓87.3%,“关”状态76.3%,无永久的并发症。结论: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震颤、僵硬。运动迟缓及“开”“关”状态的PD患者行同侧vim/vop核和pvp核联合毁损手术,能全面改善PD患者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