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基台材料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颗前牙缺损行种植修复的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纯钛组、氧化锆组和氧化铝组3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相应材料的基台种植并完成单冠修复。观察并比较3组修复术后12月的种植体留存率、临床牙周指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指数、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修复术后12月,纯钛组和氧化锆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机械并发症,氧化铝组1例基台断裂,留存率96.0%。3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龈乳头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纯钛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高于其他组(P<0.05);3组PE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化锆组>氧化铝组>纯钛组,WES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3D打印种植导板:患者术前锥形术CT数据与光学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数字化整合重建。根据牙槽骨条件及修复体位置设计种植体最佳位置,多层次连续打印生成的导板。 3D打印数字化口腔技术的优势:能控制种植体植入三维位置(方向、角度、深度),实现“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外科,增加修复效果的可预期性,以及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并可实现微创不翻瓣种植等优势。 背景:上前牙美学区常规种植难以获得理想三维位置,对种植精度要求较高。 目的:评价3D打印数字化导板在上前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86例需行牙种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52枚种植体)采用常规种植方法,试验组43例(52枚种植体)在3D打印数字化导板下种植。种植体植入后测量三维位置精度,修复后6个月时检查改良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以及记录患者对种植义齿的主观满意度。 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种植后顶端垂直向、水平向误差,根端垂直向、水平向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试验组的改良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8%(42/43),高于对照组86%(37/43);④结果表明,3D打印数字化导板用于口腔种植义齿中,可以提高种植后的三维位置精度,改善术后临床效果。 ORCID: 0000-0001-7095-9346(张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全冠修复体远期疗效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需行全冠修复的55例患者64颗基牙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29例患者32颗基牙,对照组为进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26例患者32颗基牙。检测两组修复前和修复后12个月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附着丧失。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修复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对照组修复12个月后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菌斑指数均高于修复前(P > 0.05)。修复12个月后,实验组龈沟液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对牙周组织健康基本无不良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背景:口腔种植修复中,种植体中基台角度的优化设计对骨吸收有重要影响,同时患者的高用力也对骨质的吸收重建有着重要影响。 目的:利用Ansys Workbench 13.0软件对上颌骨前牙区进行优化设计模型,探讨中切牙角度基台不同载荷对皮质骨和松质骨应力大小的影响。 方法:建立圆柱状V形螺纹种植体的上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基台角度为0°,5°,10°,15°,20°、25°,30°,设定加载应力为90,105,120,135,150,165,180,195,210 N。在种植体上模拟中切牙咬合,在修复体正中进行颊舌向力学加载,观察基台角度和加载应力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单因素影响下,以基台角度为变量逐渐增加时,在唇腭侧向加载中皮质骨和松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增幅分别为60.63%和69.30%;以加载应力为变量逐渐增加时,在颊舌向加载中皮质骨和松质骨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增幅分别为68.74%和69.30%。在基台角度和加载应力交互作用下,当加载应力小于  150 N,同时基台角度小于25°时,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响应曲线的切线斜率位于-1至0之间。所以从力学分析看来,松质骨的应力大小更易受到基台角度和加载应力的影响,螺纹种植体最佳的基台角度设计应小于25°,咬合力应小于150 N。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上颌后牙区种植时往往存在骨量不足的情况,采用骨增量技术时有时候因为手术创伤或者费用等原因,患者不愿意接受。为此有学者提出倾斜种植技术,但该技术尚未得到大家认可,缺乏相关科学依据。 目的:观察上颌后牙区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时种植体周围骨质的应变情况,分析种植体的安全系数,验证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的可行性。 方法: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的角度基台时,在相同的力量加载下,观察种植体的安全系数,观察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应力应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时,随着基台角度的增大,种植体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变值增加明显,种植体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建议上颌后牙区不要采用倾斜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TiO2-xNx薄膜对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及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目的:进一步评价TiO2-xNx薄膜托槽的抗菌性能。 方法:纳入10例正畸患者,将口内牙齿以上下中线分为左右两侧,分别粘接普通金属托槽和TiO2-xNx薄膜托槽,在矫治前、矫治后1,2,3,4周检测正畸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釉质脱矿指数。结果与结论:普通金属托槽组矫治后1,2,3,4周的正畸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釉质脱矿指数均高于矫治前(P < 0.05);TiO2-xNx薄膜托槽组矫治后3周的牙龈指数高于矫治前(P < 0.05),矫治后1,2,3周的龈沟出血指数高于矫治前(P < 0.05),矫治后2,3,4周的釉质脱矿指数高于矫治前(P < 0.05);TiO2-xNx薄膜托槽组矫治后1-4周的正畸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普通金属托槽组(P < 0.05),矫治后2-4周的牙龈指数、釉质脱矿指数均低于普通金属托槽组(P < 0.05)。表明TiO2-xNx薄膜托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可更好地控制和清除菌斑。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并不明确。目的:短期观察超短种植体应用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8例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5-68岁,平均余留牙槽骨高度为3.19 mm,均进行超短种植体植入结合上颌窦内提升治疗。通过用锥形束CT观察种植体修复后12 个月的骨结合能力,以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植入的21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完成义齿修复,均未发生软组织炎症。随访修复后12个月,21枚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分别为(-0.21±0.78),(-0.16±0.55) mm;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与修复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在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中应用超短种植体可取得良好的骨结合,同时能够维持种植体边缘骨量稳定,但仍需长期临床观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三维有限元分析角度基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各种角度基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建立含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咀嚼肌加载,用ALGOR软件分析直基台和10°、20°、30°角基台修复时,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的不同。结果发用数值和图的形式显示综合应力、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直基台修复时,综合应力集中于种植体颈部骨皮质,种植体底部次之。随基台角度的增加,种植体骨界面综合应力、最大和最小主应变值均从集中于种植体颈部转移至底部。结论随基台角度的增加,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均增大;30°角基台修复时,其应力、应变增大显著。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关于非贵金属烤瓷和贵金属烤瓷对牙龈、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纯钛与非贵金属、贵金属之间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烤瓷金属材料修复后基牙龈沟液中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后牙区(前磨牙和磨牙)患者60例,共80颗受试牙,按烤瓷金属内冠材料不同分为3组,钴铬合金组28颗、纯钛烤瓷组32颗、金铂合金烤瓷组30颗。在修复1,3个月后检测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1,3个月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修复前(P < 0.05)。修复后1,3个月纯钛组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P < 0.05),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修复后1,3个月金铂合金组的各项指标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纯钛组、金铂合金组(P < 0.05)。纯钛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金铂合金组(P < 0.05)。  相似文献   

10.
背景:金属烤瓷冠的修复材料种类很多,每种材料的性能及对牙周组织细胞毒性影响均不相同。 目的:观察金铂合金烤瓷冠修复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06/2010-01采用金铂合金烤瓷冠进行上颌切牙修复患者21例(26颗牙),以患牙对侧的同名健康牙为对照牙。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复诊。 结果与结论:修复体边缘的深度及密合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修复后患牙的菌斑指数和龈沟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对照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患牙探诊深度、龈沟内出血指数及龈沟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金铂合金烤瓷冠对患牙牙周组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peri-implant bone absorp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pair effe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dental implant systems on the peri-implant bone absorption. METHODS: 11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dental implant system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46 cases with 3I implant system, 40 cases with ITI implant system and 30 cases with BLB implant system. The peri-implant bone absorption, sulcus bleeding index and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of three groups were detected at 1, 3, 6, 9 and 12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peri-implant bone absorption of three groups within 1 year after implantation was in a rise, and the bone absorption of BL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TI and 3I groups at 3 and 12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teeth, the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of three groups were all increas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of BLB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al teeth at 6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the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 of thre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al teeth at 9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The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of three groups showed an ascending trend at 6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of three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al teeth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mplantation, which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6 and 9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 (P < 0.05). In conclusion, three kinds of dental implant systems exhibit differet effects on the peri-implant bone absorption, but all achieve excellent clinical efficacies.  相似文献   

12.
角度基台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比较一致接受的观点是在种植修复中使用角度基台会增加种植周围骨组织不利的应力分布。但是临床观察确没有发现角度基台对种植修复带来不良的影响。总结角度基台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角度基台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发现角度基台的应用不会带来不良的临床影响,但基台角度变化确实会给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带来一些变化,增大和减小种植体周围组织应力分布都是可能的。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角度基台带来有利的应力分布是以后口腔种植临床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背景:单端固定桥在临床修复牙列缺损时,对于种植体和桥体的数量、位置以及受力情况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前牙区单端固定桥的受力情况。 方法:应用计算机模拟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进行有限元分析,不同数量种植体以及种植体位于固定桥不同位置时,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应变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结果与结论:①当加载力量及角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种植体数量减少或桥体长度增加,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等效应力值逐渐增大,最小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当加载角度为22.5°时,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力值最小,最小安全系数为所有加载角度的最大,随着角度的继续增大,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最小安全系数又逐渐减小。②单端桥修复前后应力分布不均,基牙骨支持组织的应力均集中于其颈部。③3个单位缺牙区域,基牙数越多,修复成功率越高。合理选择单端固定桥和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New bone formation around US III OSSTEM implants after early and immediate loading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ree premolar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molars were first removed from the left mandible of five dogs. At 3 weeks after extraction of the teeth in the left mandible, the corresponding teeth in the right mandibles were removed. After 12 weeks of bone healing, five implants were placed in the left mandible. At 3 weeks after placement of implants in the left mandible, another five were placed in the right mandible. At the time of placing implants in the right mandible, four implants on each side were restored using a fixed provisional restoration. The anterior-most implant was not loaded and was used as controls. Periotest measurements per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implantation and after 16 weeks loading indicated implant stability for all groups tested. At 16 weeks after loading, the rate of peri-implant bone formation for the early loaded, immediately loaded (IL), and control implants were observed to be 75.00, 73.37, and 62.04%, respectively. It was thus concluded that early stability was achieved in early and IL implants using fixed provisional restoration, thereby resulting in the high rate of peri-implant bo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义齿基托设计对无牙下颌种植修复义齿的生物力学影响,为无牙颌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舌侧金属加强结构与无加强结构两种义齿基托设计的2颗种植体支持locator式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后牙中央窝垂直施加150 N载荷、斜向施加150 N载荷以及对前牙垂直施加150 N载荷,模拟正中咬合、左右侧方咀嚼以及前牙切割食物时两种模型各组织的受力情况。结果 后牙及前牙垂直向加载时,两种义齿基托设计模型各组织受到的应力分布较为接近,所受最大应力差别在0~0.16 MPa之间;偏侧咀嚼时,未添加金属加强杆的义齿基托、种植体和黏骨膜应力集中范围,以及种植体、种植体周围骨最大受力明显大于添加金属加强杆模型,所受最大应力差别在0.59~2.99 MPa之间。结论 在义齿基托舌侧添加金属加强杆,可以起到应力分散的作用,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骨吸收及基托折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对种植体周骨吸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判断尚缺乏临床实验数据支持。 目的:观察种植体植入后周围牙槽骨吸收的情况,评价时间因素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3/2010接受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病例的所有直接数字化全景片,筛选出其中可供分析的全景片,并将其分为种植后即刻,1,3,6和12个月片,对所有全景片进行测量,比较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速度的差异性。 结果与结论:种植体植入后1个月和6个月之间,3个月和6个月之间,1个月和12个月之间,3个月和12个月之间的种植体周骨吸收速度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种植体植入后1~3个月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