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究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基因靶标;于DisGeNET、DRUGBANK、GeneCards、OMIM 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利用 Venny 2.0 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与EMs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通过 STRING11.0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利用Cytosac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利用 DAVID数据库平台分析 KEGG 通路。通过子宫异位内膜大鼠模型进行相关验证,随机分为 6 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孕三烯酮组(阳性对照组)、裘氏内异方高剂量组(QNY-H组)、裘氏内异方中剂量组(QNY-M组)、裘氏内异方低剂量组(QNY-L组),每组 10只。不同药物处理 4周,测定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面积及病变的粘连评分,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测定各组经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最有可能的核心靶标和通路的靶蛋白和靶基因表达水平,以验证裘氏内异方治疗EMs的机制。结果 共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19种,对应裘氏内异方的240个靶标。3816个基因与EMs密切相关,其中132个与裘氏内异方的靶点重叠,被认为与治疗相关。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裘氏内异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苷、槲皮素、延胡索甲素、淫羊藿苷、山柰酚等,可能通过 AKT1、IL-6、VEGFA、EGFR、JUN等靶点,作用于 PI3K-AKT、雌激素等信号通路从而治疗EMs。动物实验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面积、Di Paola R评分、子宫HE评分、PI3K、Akt、VEGF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孕三烯酮组和裘氏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面积、Di Paola R评分、子宫HE评分、PI3K、Akt、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裘氏内异方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治疗EMs,干预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直是妇科领域的难治之症,国内外妇产科学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其发病机制,但至今尚无定论。Sampson于1921年首次提出经血逆流种植学说,被作为经典理论,但它无法解释80%一90%的妇女存在经血逆流现象,却只有10%-15%的人发生异位症的现实,分析可能还存在如遗传、环境、免疫等其他相关因素。近年我国郎景和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假说——在位内膜决定论,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一学说是对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的重大修正。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经血逆流是诱因,"黏附-侵袭-血管形成"是EM病灶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EM的发生是在位内膜的特质性决定的;免疫功能异常、多种细胞活性因子在EM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出了在位内膜学说、免疫学说及遗传学说等,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EM的发病机制。现就EM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求更新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A12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以及盆腔包块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纠正患者机体内分泌的紊乱,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陈静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24-125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内异症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和不育,严重影响着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可以简要地把内异症发病机制概括为转移理论和转化理论。转移理论包括植入性和侵入性。植入性指经血逆流种植,即Sampson学说;侵入性系内膜细胞经血流及淋巴运送。转化理论是指体腔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化生,通常在“原位”。但这些观点作为主导理论的经血逆流学说,实际上不能解释为什么多数人都有经血逆流而只有10%~15%的妇女具内异症。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近年来对其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临床上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满意。作者就雷公藤的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机制、临床疗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韦妙成 《海南医学》2014,(7):1007-100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雌激素依赖的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现有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复发率高。近年来大量学者不断进行基础和临床的深入研究,目前,EM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从不同的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阐述,但一直有较多争议。本文对EM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中医各家也众说纷纭,但以"血瘀"达成共识。而许多研究表明内异症与在位内膜论、遗传、免疫、激素等方面有关。近年来专家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骨髓瘤细胞株外泌体测序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四逆汤抑制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的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利用TCMSP在线平台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获取当归四逆汤主要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借助GeneCards获取多发性骨髓瘤血管新生相关靶点基因,经与当归四逆汤作用靶点匹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当归补血汤作为化疗后辅助用药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查询当归补血汤中的成分,并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筛选出活性成分,通过中药成分靶点数据库(HIT)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进行成分靶点的垂钓,通过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查询肺癌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成分-靶点等多层次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中共筛选得到27个活性成分,其中23个属于黄芪,4个属于当归,黄芪中的山奈酚、槲皮素、芒柄花素可能是辅助治疗肺癌比较重要的成分,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细胞色素P450 19A1(CYP19A1)、雌激素受体α(ESR1)可能是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肺癌比较重要的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涉及到170个生物过程相关条目、30个细胞组成相关条目、54个分子功能相关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通路(pathwanys in cancer)、癌症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in cancer)、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是比较重要的通路。[结论]当归补血汤中的活性成分山奈酚、槲皮素、芒柄花素可能通过作用于MAPT、CYP19A1、ESR1发挥辅助治疗肺癌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辅助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的镇痛作用及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热板镇痛法、尾尖部压痛法、扭体法、甩尾法等4种方法,用小鼠和大鼠两种动物全面验证当归四逆汤的镇痛效果.[结果]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对热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所诱发的动物疼痛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现一定时效、量效关系.其中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且中剂量、高剂量组作用可持续至360min;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降低作用(P<0.05),且高剂量组的扭体抑制率达到53%.[结论]当归四逆汤对热板镇痛法、尾尖部压痛法、扭体法、甩尾法等四种疼痛模型都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与高危病之一,西医西药治疗难以完全控制,治疗成本较高。当归四逆汤属中医传统经方,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临床应用者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包括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性因子、血管内皮保护及抗凝血等方面。结合近年来对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当归四逆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目前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探五味清浊散加减方治疗功能性腹泻(FD)的潜在活性化合物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路。方法:运用TCMSP和ETCM数据库获取和筛选五味清浊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在PubChem中查询其结构信息,再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uper Pred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运用Drug Bank、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FD作用靶点;选择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五味清浊散加减方作用机制与FD作用靶点通路。结果:共收集到FD相关靶点371个,五味清浊散加减方的活性成分靶点227个,涉及治疗FD靶点5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五味清浊散加减方可能作用于SRC、PTPN11、PIK3R1、AKT1、MAPK1、STAT1、SYK等靶点,并通过免疫相关通路、炎症相关通路、扩张平滑肌、癌症等多条通路达到其治疗FD目的。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证明五味清浊散加减方对FD的改善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调治疗疾病的特点,为临床应用五味清浊散加减方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金银花干预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探讨金银花干预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关于金银花中的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作为筛选金银花活性成分的标准。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Heart Failure”,筛选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将金银花作用的靶点与心力衰竭相关的靶点取交集,得到金银花干预心力衰竭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Cytoscape3.8.2软件分析PPI网络中核心靶点,然后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 1.2.0、Discovery Studio 2021、PyMol 2.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结果:检索TCMSP 数据库得到金银花的23个化学活性成分,共有213个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作用靶点。经GO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金银花主要参与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等多种生物途径,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cAMP 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过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显示金银花干预心力衰竭的主要成分是secologanicdibutylacetal_qt和dinethylsecologanoside,排名较高的靶点有AKT1、PIK3R1、PIK3CA。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上述两种成分与AKT1和PIK3R1结合活性较好。结论: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secologanicdibutylacetal_qt和dinethylsecologanoside可能是通过参与调节AKT1、PIK3R1基因,干预PI3K-Akt 、cAMP、TNF等信号通路实现多靶点、多通路干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
郑建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89-289,293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笔者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医案2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2组均给予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当归四逆汤,各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后神经毒性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7.5%(P0.05);治疗后2组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分别为33.3%、62.5%(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导致的神经毒性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